一种纳米气泡水体除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3666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0 0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纳米气泡水体除味机,涉及纳米气泡水体除味机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纳米气泡水体除味机的除味效果不明显,智能化程度低和安全性能差的问题。所述固定底座的上方设置有机体,所述机体的前端设置有检修门,所述检修门的前端面设置有开关锁,所述机体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机体的另一侧设置有液晶显示屏模块,所述机体的上方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的外部设置有进气固定座,所述驱动机构的内部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的一侧设置有风管所述臭氧发生器与水箱之间设置有连接软管,所述通气室的下方设置有气管,所述水箱内部的上表面设置有紫外线灯板,所述紫外线灯板的下方设置有臭氧传感器。

A nano bubble water deodoriz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气泡水体除味机
本技术涉及纳米气泡水体除味机
,具体为一种纳米气泡水体除味机。
技术介绍
纳米气泡是含有多个氧原子的纳米级水气泡,它使水分子的原子团变得更小,纳米气泡中的氧极容易融入原子团的间隙中,同时氧分子团打破了水的界面,使超氧纳米气泡更容易溶入水中;水分子团始终进行着“布朗运动”,不断的进行不规则冲撞,使大量超微细气泡在水中溶解,破裂时瞬间产生能量和大量的氧离子、羟基自由基,破裂溶解时散发出异味,纳米气泡水体除味机可进行纳米气泡水体的异味祛除,因此,纳米气泡水体除味机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市面上的纳米气泡水体除味机,对纳米气泡水体中的异味气体的除味效果不明显,除味机除味过程中智能化程度低,需要大量人工操作,并且操作麻烦,并且安全性能差,满足不了使用者的需求,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纳米气泡水体除味机来帮助人们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纳米气泡水体除味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纳米气泡水体除味机的除味效果不明显,智能化程度低和安全性能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纳米气泡水体除味机,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上方设置有机体,所述机体的前端设置有检修门,所述检修门的前端面设置有开关锁,所述机体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机体的另一侧设置有液晶显示屏模块,所述机体的上方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的外部设置有进气固定座,所述驱动机构的内部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的一侧设置有风管,所述风管上设置有转速传感器,所述机体的内部设置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的下方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下方设置有活性炭填充物,所述活性炭填充物的下方设置有聚酯过滤板,活性炭填充物与聚酯过滤板之间设置有干粉过滤器,所述聚酯过滤板的下方设置有通气室,所述通气室的一侧设置有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发生器的下方的一侧设置有水箱,所述臭氧发生器与水箱之间设置有连接软管,所述通气室的下方设置有气管,所述水箱内部的上表面设置有紫外线灯板,所述紫外线灯板的下方设置有臭氧传感器。优选的,所述转速传感器和臭氧传感器的输出端均与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均与风机和臭氧发生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液晶显示屏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风管的一端贯穿机体,且风管的一端延伸至水箱的内部,所述气管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水箱的内部。优选的,所述水箱与紫外线灯板固定连接,所述臭氧发生器与水箱通过连接软管密封连接。优选的,所述机体均与通气室和臭氧发生器焊接连接,所述干粉过滤器均与活性炭填充物和聚酯过滤板黏合连接,所述干粉过滤器与机体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底座与机体焊接连接,所述机体与检修门铰接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纳米气泡水体除味机通过设置活性炭填充物、臭氧发生器和紫外线灯板,通过不同的结构来实现了废气的过滤,其中活性炭填充物可以对气体的气味进行吸附过滤,过滤后的废气进入水箱内,利用紫外线灯板可以对气体进行杀菌照射,与此同时,臭氧发生器工作,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通过连接软管进入水箱,可以对气体进行杀菌操作,然后利用水箱内的水将气体内可溶的成分和多余的臭氧进行水溶,进一步对气体完成杀菌和除味的操作,除味效果明显,解决了传统纳米气泡水体除味机的除味效果不明显的问题。2.该纳米气泡水体除味机通过设置控制模块、臭氧传感器和转速传感器,除味过程中,其中转速传感器可以对风机内电机的转速进行感应,并将感应信号发送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再次控制风机停止转动,避免水箱气压过低而发生爆炸现象,具有很好的安全性,臭氧传感器可以对水箱内的臭氧浓度进行感应,然后将感应信号发送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控制臭氧发生器的臭氧供给量,液晶显示屏模块可以将风机内电机的转速和水箱内的臭氧浓度进行显示,整个除味过程,智能化程度得到了极大地提高,解决了传统纳米气泡水体除味机智能化程度低和安全性能差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纳米气泡水体除味机的原理示意图。图中:1、固定底座;2、机体;3、驱动机构;4、进气口;5、进气固定座;6、检修门;7、开关锁;8、通气室;9、风机;10、风管;11、转速传感器;12、水箱;13、紫外线灯板;14、臭氧传感器;15、控制模块;16、隔板;17、活性炭填充物;18、臭氧发生器;19、干粉过滤器;20、聚酯过滤板;21、连接软管;22、液晶显示屏模块;23、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纳米气泡水体除味机,包括固定底座1,固定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机体2,机体2的前端设置有检修门6,检修门6的前端面设置有开关锁7,机体2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机构3,机体2的另一侧设置有液晶显示屏模块22,液晶显示屏模块22采用型号为FS9721液晶显示屏模块22,机体2的上方设置有进气口4,进气口4的外部设置有进气固定座5,驱动机构3的内部设置有风机9,风机9采用型号为GDF的风机9,风机9的一侧设置有风管10,风管10上设置有转速传感器11,转速传感器11采用型号为W10L的转速传感器11,机体2的内部设置有控制模块15,控制模块15的下方设置有隔板16,隔板16的下方设置有活性炭填充物17,活性炭填充物17的下方设置有聚酯过滤板20,活性炭填充物17与聚酯过滤板20之间设置有干粉过滤器19,将气体内可溶的成分和多余的臭氧进行水溶,进一步对气体完成杀菌和除味的操作,除味效果明显,聚酯过滤板20的下方设置有通气室8,通气室8的一侧设置有臭氧发生器18,臭氧发生器18采用型号为GZ02的臭氧发生器18,避免水箱12气压过低而发生爆炸现象,具有很好的安全性,臭氧发生器18的下方的一侧设置有水箱12,臭氧发生器18与水箱12之间设置有连接软管21,通气室8的下方设置有气管23,水箱12内部的上表面设置有紫外线灯板13,紫外线灯板13的下方设置有臭氧传感器14。进一步,转速传感器11和臭氧传感器14的输出端均与控制模块15的输入端电性连接,臭氧传感器14采用型号为OX-B431的臭氧传感器14,控制模块15的输出端均与风机9和臭氧发生器18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控制模块15采用型号为FM355C的控制模块15,控制模块15的输出端与液晶显示屏模块2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智能化程度得到极大的提高。进一步,风管10的一端贯穿机体2,且风管10的一端延伸至水箱12的内部,气管23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水箱12的内部,结构之间的运转效率大大提高。进一步,水箱12与紫外线灯板13固定连接,臭氧发生器18与水箱12通过连接软管21密封连接,结构之间的密封性更加好。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米气泡水体除味机,包括固定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机体(2),所述机体(2)的前端设置有检修门(6),所述检修门(6)的前端面设置有开关锁(7),所述机体(2)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机构(3),所述机体(2)的另一侧设置有液晶显示屏模块(22),所述机体(2)的上方设置有进气口(4),所述进气口(4)的外部设置有进气固定座(5),所述驱动机构(3)的内部设置有风机(9),所述风机(9)的一侧设置有风管(10),所述风管(10)上设置有转速传感器(11),所述机体(2)的内部设置有控制模块(15),所述控制模块(15)的下方设置有隔板(16),所述隔板(16)的下方设置有活性炭填充物(17),所述活性炭填充物(17)的下方设置有聚酯过滤板(20),活性炭填充物(17)与聚酯过滤板(20)之间设置有干粉过滤器(19),所述聚酯过滤板(20)的下方设置有通气室(8),所述通气室(8)的一侧设置有臭氧发生器(18),所述臭氧发生器(18)的下方的一侧设置有水箱(12),所述臭氧发生器(18)与水箱(12)之间设置有连接软管(21),所述通气室(8)的下方设置有气管(23),所述水箱(12)内部的上表面设置有紫外线灯板(13),所述紫外线灯板(13)的下方设置有臭氧传感器(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气泡水体除味机,包括固定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机体(2),所述机体(2)的前端设置有检修门(6),所述检修门(6)的前端面设置有开关锁(7),所述机体(2)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机构(3),所述机体(2)的另一侧设置有液晶显示屏模块(22),所述机体(2)的上方设置有进气口(4),所述进气口(4)的外部设置有进气固定座(5),所述驱动机构(3)的内部设置有风机(9),所述风机(9)的一侧设置有风管(10),所述风管(10)上设置有转速传感器(11),所述机体(2)的内部设置有控制模块(15),所述控制模块(15)的下方设置有隔板(16),所述隔板(16)的下方设置有活性炭填充物(17),所述活性炭填充物(17)的下方设置有聚酯过滤板(20),活性炭填充物(17)与聚酯过滤板(20)之间设置有干粉过滤器(19),所述聚酯过滤板(20)的下方设置有通气室(8),所述通气室(8)的一侧设置有臭氧发生器(18),所述臭氧发生器(18)的下方的一侧设置有水箱(12),所述臭氧发生器(18)与水箱(12)之间设置有连接软管(21),所述通气室(8)的下方设置有气管(23),所述水箱(12)内部的上表面设置有紫外线灯板(13),所述紫外线灯板(13)的下方设置有臭氧传感器(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薄勇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德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