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关节术后肌力训练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用康复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骨关节术后肌力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进行部分骨科手术后,如膝关节置换手术,容易出现股四头肌肌力下降、肌肉萎缩、下肢肿胀甚至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等问题。所以需要进行一定的肌力训练,从而有利于患者恢复,然而现有的肌力训练装置结构简单,不便于调节,灵活性较差,无法满足使用者的实际需求,为解决上述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骨关节术后肌力训练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骨关节术后肌力训练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骨关节术后肌力训练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底部通过铰座与底板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板远离铰座的一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贯穿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部固定有把手杆,所述活动板的顶部固定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侧面开设有通槽,所述活动板的顶部设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端部贯穿于通槽,所述活动杆的外侧固定有防滑套,所述活动杆的两端均固定有活动块,所述限位板的两端均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活动块的侧面均固定有扣环,所述固定块与活动块之间设有拉簧,所述拉簧的端部与扣环相挂接,所述活动块的底部活动安装有支撑轮,所述活动块的侧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活动贯穿有导轨杆,所述导轨杆的端部与固定块相固定。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底端为半圆球形,所述螺纹杆与活动板相垂直。优选的,所述限位板的数量为两个,两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关节术后肌力训练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设有活动板(2),所述活动板(2)的底部通过铰座(3)与底板(1)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板(2)远离铰座(3)的一端开设有螺纹孔(17),所述螺纹孔(17)的内部螺纹贯穿有螺纹杆(4),所述螺纹杆(4)的顶部固定有把手杆(5),所述活动板(2)的顶部固定有限位板(6),所述限位板(6)的侧面开设有通槽(7),所述活动板(2)的顶部设有活动杆(8),所述活动杆(8)的端部贯穿于通槽(7),所述活动杆(8)的外侧固定有防滑套(9),所述活动杆(8)的两端均固定有活动块(10),所述限位板(6)的两端均固定有固定块(11),所述固定块(11)与活动块(10)的侧面均固定有扣环(12),所述固定块(11)与活动块(10)之间设有拉簧(13),所述拉簧(13)的端部与扣环(12)相挂接,所述活动块(10)的底部活动安装有支撑轮(14),所述活动块(10)的侧面开设有通孔(15),所述通孔(15)的内部活动贯穿有导轨杆(16),所述导轨杆(16)的端部与固定块(11)相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关节术后肌力训练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设有活动板(2),所述活动板(2)的底部通过铰座(3)与底板(1)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板(2)远离铰座(3)的一端开设有螺纹孔(17),所述螺纹孔(17)的内部螺纹贯穿有螺纹杆(4),所述螺纹杆(4)的顶部固定有把手杆(5),所述活动板(2)的顶部固定有限位板(6),所述限位板(6)的侧面开设有通槽(7),所述活动板(2)的顶部设有活动杆(8),所述活动杆(8)的端部贯穿于通槽(7),所述活动杆(8)的外侧固定有防滑套(9),所述活动杆(8)的两端均固定有活动块(10),所述限位板(6)的两端均固定有固定块(11),所述固定块(11)与活动块(10)的侧面均固定有扣环(12),所述固定块(11)与活动块(10)之间设有拉簧(13),所述拉簧(13)的端部与扣环(12)相挂接,所述活动块(10)的底部活动安装有支撑轮(14),所述活动块(10)的侧面开设有通孔(15),所述通孔(15)的内部活动贯穿有导轨杆(16),所述导轨杆(16)的端部与固定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必勇,甄东,张涛,邓必祥,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骨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