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神经外科病人用肢体训练装置。所述神经外科病人用肢体训练装置包括支撑机构、护板、支架、连接机构、训练机构、加热线圈和按摩机构;所述连接机构转动连接所述支架的侧壁;所述训练机构转动连接所述支架的侧壁,所述训练机构包括连接套、气囊、弹簧、连接杆和橡胶块,所述支架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侧壁安装纺锤形的所述气囊,所述气囊的内侧壁对称抵触半球形的所述橡胶块,且相邻的所述橡胶块之间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所述橡胶块的一端安装所述弹簧,且所述弹簧固定于所述连接机构的侧壁;所述加热线圈安装于所述支撑机构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神经外科病人用肢体训练装置体积小、方便病人锻炼手臂。
A limb training device for neurosurgery pati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外科病人用肢体训练装置
本技术涉及神经外科
,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外科病人用。
技术介绍
神经外科是外科学中的一个分支,是在外科学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基础上,应用独特的神经外科学研究方法,研究人体神经系统,如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以及与之相关的附属机构,如颅骨、头皮、脑血管脑膜等结构的损伤、炎症、肿瘤、畸形和某些遗传代谢障碍或功能紊乱疾病。在病人进行神经外科手术后,病人需要经常锻炼以便快速恢复,现有的一些肢体训练装置体积较大,且需要病人从病床下来进行锻炼,病人运动量过大,不利于病人的恢复。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神经外科病人用肢体训练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体积小、方便病人锻炼手臂的神经外科病人用肢体训练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神经外科病人用肢体训练装置包括:支撑机构、护板、支架、连接机构、训练机构、加热线圈和按摩机构,所述护板安装于所述支撑机构顶面的一端;所述支架安装于所述支撑机构顶面的另一端;所述连接机构安装于所述支架的侧壁;所述训练机构转动连接所述支架的侧壁,所述训练机构包括连接套、气囊、弹簧、连接杆和橡胶块,所述支架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侧壁安装纺锤形的所述气囊,所述气囊的内侧壁对称抵触半球形的所述橡胶块,且相邻的所述橡胶块之间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所述橡胶块的一端安装所述弹簧,且所述弹簧固定于所述连接机构的侧壁;所述加热线圈安装于所述支撑机构的内部;所述按摩机构滑动连接所述护板的内部,且所述按摩机构连通所述连接机构和所述支撑机构。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安装板、螺杆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面两端分别安装所述护板和所述支架;所述支撑板的底面对称安装所述安装板,且所述安装板与所述螺杆之间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凹槽和连通管,所述支架的侧壁安装所述连通管,所述连通管贯穿所述气囊且与所述气囊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连通管的侧壁等距安装圆台形的所述凹槽。优选的,所述连通管的一端连通中空的所述支撑板,且所述支撑板的内部安装所述加热线圈。优选的,所述按摩机构包括橡胶杆、连接管和限位块,所述护板和所述支撑板的内部倾斜安装所述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内部滑动连接工字型的所述橡胶杆;所述连接管的内部安装半球形的所述限位块,且所述限位块抵触所述橡胶杆。优选的,所述连接管连通所述支撑板的内部,且所述橡胶杆的最大直径等于所述连接管的内径。优选的,所述连通管的侧壁等距对称安装所述弹簧,且所述连接管位于所述气囊的内部居住处。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神经外科病人用肢体训练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神经外科病人用肢体训练装置,当病人需要锻炼手臂时,使用所述支撑机构将所述护板固定在病床上,病人的小臂放入所述护板的内部,病人的手指握紧所述支架侧壁的所述气囊,病人挤压所述气囊,使所述气囊收缩,所述气囊的内侧壁挤压所述橡胶块,使所述橡胶块挤压所述连接机构侧壁的所述弹簧,所述弹簧反向挤压所述橡胶块和所述气囊,随着病人的握力也越来越大,所述气囊收缩程度越来越大,所述弹簧受到挤压的力越来越大,使病人锻炼手臂肌肉,且相邻的所述橡胶块之间安装所述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增加所述橡胶块之间的稳定性,从而增大所述气囊内部的稳定性,使气囊均匀的收缩,方便病人锻炼,松开所述气囊,所述弹簧伸长推动所述气囊膨胀复位,随着病人在病床上不停挤压所述气囊,使病人不停的锻炼手臂肌肉,且挤压所述气囊运动量较小,有利于病人前期手术恢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神经外科病人用肢体训练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训练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护板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护板,2、按摩机构,21、橡胶杆,22、连接管,23、限位块,3、支架,4、训练机构,41、连接套,42、气囊,43、弹簧,44、连接杆,45、橡胶块,5、支撑机构,51、安装板,52、螺杆,53、支撑板,6、连接机构,61、凹槽,62、连通管,7、加热线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神经外科病人用肢体训练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训练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护板内部结构示意图。神经外科病人用肢体训练装置包括:支撑机构5、护板1、支架3、连接机构6、训练机构4、加热线圈7和按摩机构2;所述护板1安装于所述支撑机构5顶面的一端;所述支架3安装于所述支撑机构5顶面的另一端;所述连接机构6安装于所述支架3的侧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1所述,训练机构4,所述训练机构4转动连接所述支架3的侧壁,所述训练机构4包括连接套41、气囊42、弹簧43、连接杆44和橡胶块45,所述支架3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套41,所述连接套41的侧壁安装纺锤形的所述气囊42,所述气囊42的内侧壁对称抵触半球形的所述橡胶块45,且相邻的所述橡胶块45之间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44;所述橡胶块45的一端安装所述弹簧43,且所述弹簧43固定于所述连接机构6的侧壁;所述加热线圈7安装于所述支撑机构5的内部;所述按摩机构2滑动连接所述护板1的内部,且所述按摩机构2连通所述连接机构6和所述支撑机构5。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1所述,所述支撑机构5包括安装板51、螺杆52和支撑板53,所述支撑板53的顶面两端分别安装所述护板1和所述支架3;所述支撑板53的底面对称安装所述安装板51,且所述安装板51与所述螺杆52之间螺纹连接,为了方便将所述支撑板53放在病床上的扶手上,使所述支撑板53侧壁的所述安装板51与扶手的侧壁接触,旋转所述螺杆52,使所述螺杆52贯穿两个所述安装板51,使所述安装板51挤压扶手,从而将所述支撑板53固定在扶手上。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2所述,所述连接机构6包括凹槽61和连通管62,所述支架3的侧壁安装所述连通管62,所述连通管62贯穿所述气囊42且与所述气囊42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连通管62的侧壁等距安装圆台形的所述凹槽61,为了方便挤压所述气囊42,使所述气囊42内部的气体贯穿所述凹槽61进入所述连通管62的内部,且松开所述气囊42,所述气囊42使所述连通管62内部的气体贯穿所述凹槽61进入所述气囊42的内部,使所述气囊42快递膨胀。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3所述,所述连通管62的一端连通中空的所述支撑板53,且所述支撑板53的内部安装所述加热线圈7,为了方便所述加热线圈7使所述支撑板53内部温度升高,使所述支撑板53内部的气体与所述气囊42内部的气体相互连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3所述,所述按摩机构2包括橡胶杆21、连接管22和限位块23,所述护板1和所述支撑板53的内部倾斜安装所述连接管22,所述连接管22的内部滑动连接工字型的所述橡胶杆21;所述连接管22的内部安装半球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外科病人用肢体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撑机构(5);/n护板(1),所述护板(1)安装于所述支撑机构(5)顶面的一端;/n支架(3),所述支架(3)安装于所述支撑机构(5)顶面的另一端;/n连接机构(6),所述连接机构(6)安装于所述支架(3)的侧壁;/n训练机构(4),所述训练机构(4)转动连接所述支架(3)的侧壁,所述训练机构(4)包括连接套(41)、气囊(42)、弹簧(43)、连接杆(44)和橡胶块(45),所述支架(3)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套(41),所述连接套(41)的侧壁安装纺锤形的所述气囊(42),所述气囊(42)的内侧壁对称抵触半球形的所述橡胶块(45),且相邻的所述橡胶块(45)之间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44);所述橡胶块(45)的一端安装所述弹簧(43),且所述弹簧(43)固定于所述连接机构(6)的侧壁;/n加热线圈(7),所述加热线圈(7)安装于所述支撑机构(5)的内部;/n按摩机构(2),所述按摩机构(2)滑动连接所述护板(1)的内部,且所述按摩机构(2)连通所述连接机构(6)和所述支撑机构(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外科病人用肢体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机构(5);
护板(1),所述护板(1)安装于所述支撑机构(5)顶面的一端;
支架(3),所述支架(3)安装于所述支撑机构(5)顶面的另一端;
连接机构(6),所述连接机构(6)安装于所述支架(3)的侧壁;
训练机构(4),所述训练机构(4)转动连接所述支架(3)的侧壁,所述训练机构(4)包括连接套(41)、气囊(42)、弹簧(43)、连接杆(44)和橡胶块(45),所述支架(3)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套(41),所述连接套(41)的侧壁安装纺锤形的所述气囊(42),所述气囊(42)的内侧壁对称抵触半球形的所述橡胶块(45),且相邻的所述橡胶块(45)之间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44);所述橡胶块(45)的一端安装所述弹簧(43),且所述弹簧(43)固定于所述连接机构(6)的侧壁;
加热线圈(7),所述加热线圈(7)安装于所述支撑机构(5)的内部;
按摩机构(2),所述按摩机构(2)滑动连接所述护板(1)的内部,且所述按摩机构(2)连通所述连接机构(6)和所述支撑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外科病人用肢体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5)包括安装板(51)、螺杆(52)和支撑板(53),所述支撑板(53)的顶面两端分别安装所述护板(1)和所述支架(3);所述支撑板(53)的底面对称安装所述安装板(51),且所述安装板(51)与所述螺杆(5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盟,陈英贤,
申请(专利权)人:徐建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