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片弹簧健身轮,包括中心轴,所述钢片弹簧健身轮还包括固定在一起形成一空心滚轮的左碗形体和右碗形体,该左碗形体的中心位置和该右碗形体的中心位置均设有穿孔,该中心轴间隙配合的穿设在2个穿孔内,且该中心轴相对于该空心滚轮不可左右移动,以及,该左碗形体的内腔右侧面上和/或该右碗形体的内腔左侧面上固定有套筒,套筒内设有一钢片弹簧,钢片弹簧的一端连接在该中心轴上、另一端连接在相应的套筒的内腔侧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具有回弹和限位作用,使用者误操作时具有反向保护功能。
Steel spring fitness whe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片弹簧健身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健身器材
,尤其是涉及一种钢片弹簧健身轮。
技术介绍
健身轮,又称为健腹轮,是一种可锻炼肌肉、关节、减轻体重的小型推动器。材质一般为优质工程塑料,设计简洁、外形美观、坚固耐用、使用方便,用于锻炼腹部、腰臀部、手臂上等身体各部位的赘肉。由于锻炼时所需要的场地简单,便于居家使用。较为常见的健身轮的使用方式包括以下几种:1、标准跪姿式:将膝盖放在跪垫上,双手紧握健腹轮手柄,向前推动健腹轮至身体水平于地面,然后回收归位,反复操作。2、标准站姿式:将双脚并拢站于水平地面,双手紧握健腹轮手柄,向前推动健腹轮至身体水平于地面,然后回收归位,反复操作。3、练习小腿:坐在椅子上,两脚放在健腹轮手柄上,用脚推动健腹轮,向前延伸,然后回收归位,反复操作。4、瑜伽式训练:坐在地上,两脚张开成V字型,抓住健腹轮手柄身体向前或向右延伸到最大限度,然后回收归位,反复操作。5、后背式训练:坐在地上,将健腹轮放在背后,两手抓住健腹轮手柄推动健腹器,使身体向后最大限度延伸,然后回收归位,反复操作。6、轻强度训练:面向墙壁,举起健腹轮向墙壁推动,向上延伸,然后回收归位,反复操作。然而,无论采用哪种锻炼方式,均会存在力量较小的锻炼者难以使用;以及,动作回复时,易于出现回复距离较大,继而伤害锻炼者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片弹簧健身轮,它具有具有回弹和限位作用的特点。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钢片弹簧健身轮,包括中心轴,所述钢片弹簧健身轮还包括固定在一起形成一空心滚轮的左碗形体和右碗形体,该左碗形体的中心位置和该右碗形体的中心位置均设有穿孔,该中心轴间隙配合的穿设在2个穿孔内,且该中心轴相对于该空心滚轮不可左右移动,以及,该左碗形体的内腔右侧面上和/或该右碗形体的内腔左侧面上固定有套筒,套筒内设有一钢片弹簧,钢片弹簧的一端连接在该中心轴上、另一端连接在相应的套筒的内腔侧壁上。所述中心轴的左端部和右端部均固定有一手柄套,2个手柄套将该空心滚轮卡在中间。本专利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具有回弹和限位作用。本专利技术的钢片弹簧健身轮通过在空心滚轮内固定相对于中心轴能够旋转的套筒,且在套筒内设置钢片弹簧,而钢片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中心轴和套筒,使一旦空心滚轮旋转,则钢片弹簧会收紧而具有一定的回弹力,从而即便是力量较小的锻炼者,亦可轻松的复位。同时,当反向旋转空心滚轮时,钢片弹簧会趋于变得更加松散继而其直径变得更大,当直径达到一定程度后,钢片弹簧会受到套筒内腔侧壁的限制,使空心滚轮无法继续反向旋转,相当于形成了一定的限位,较好的保护了锻炼者,使其不易因动作过大或不易掌控而拉伤。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钢片弹簧健身轮的主视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套筒以及位于其内的钢片弹簧的主视剖视图;图3是图2的右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见图1至图3所示:钢片弹簧健身轮,包括中心轴10。进一步的讲:该钢片弹簧健身轮还包括通过扣合或螺钉连接等方式固定在一起形成一空心滚轮20的左碗形体21和右碗形体22。该左碗形体21的中心位置和该右碗形体22的中心位置均设有穿孔23。该中心轴10间隙配合的穿设在2个穿孔23内。即,该中心轴10和该空心滚轮20同轴心线,且该中心轴10的左部和右部均延伸至该空心滚轮20的外部。该中心轴10相对于该空心滚轮20不可左右移动。比如,该中心轴10上设有若干用于限位的台阶。本实施例中,该中心轴10的左端部和右端部均固定有一手柄套50,2个手柄套50的端面直径大于穿孔23的内径从而2个手柄套50将该空心滚轮20卡在中间。更具体的:该左碗形体21的内腔右侧面上和/或该右碗形体22的内腔左侧面上固定有套筒30。套筒30最好具有底部,且通过螺钉固定于相应的左碗形体21或右碗形体22上。或者说,套筒30实质上和相应的左碗形体21或右碗形体22形成了一体结构。套筒30内设有一钢片弹簧40,钢片弹簧40必然套设在该中心轴10上,且钢片弹簧40的一端连接在该中心轴10上、另一端连接在相应的套筒30的内腔侧壁上。这样,当锻炼者双手握持该中心轴10的两端部向前俯姿趴下时,该空心滚轮20向前滚动,钢片弹簧40会被收紧继而集聚了足够的势能,这种势能形成的回弹力则有利于锻炼者回收复位的动作。但是,当回收复位时,该空心滚轮20反转到足够程度后,钢片弹簧40的直径还会变大,直至受到套筒30内腔侧壁的足够限制后,该空心滚轮20即无法继续回转,相当于形成了限位。亦即,该空心滚轮20不会过度向前滚动,也不会过分向后滚动,极大保证了锻炼者的安全。优化的:经实际使用的反复验证,可以根据实验结果,合理设定钢片弹簧40的展开长度,以该空心滚轮20的运动行程为1300-1850mm。这样,能够确保该空心滚轮20的移动距离较为科学,使用者更为舒适和安全。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钢片弹簧健身轮,包括中心轴(10),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片弹簧健身轮还包括固定在一起形成一空心滚轮(20)的左碗形体(21)和右碗形体(22),该左碗形体(21)的中心位置和该右碗形体(22)的中心位置均设有穿孔(23),该中心轴(10)间隙配合的穿设在2个穿孔(23)内,且该中心轴(10)相对于该空心滚轮(20)不可左右移动,以及,该左碗形体(21)的内腔右侧面上和/或该右碗形体(22)的内腔左侧面上固定有套筒(30),套筒(30)内设有一钢片弹簧(40),钢片弹簧(40)的一端连接在该中心轴(10)上、另一端连接在相应的套筒(30)的内腔侧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钢片弹簧健身轮,包括中心轴(10),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片弹簧健身轮还包括固定在一起形成一空心滚轮(20)的左碗形体(21)和右碗形体(22),该左碗形体(21)的中心位置和该右碗形体(22)的中心位置均设有穿孔(23),该中心轴(10)间隙配合的穿设在2个穿孔(23)内,且该中心轴(10)相对于该空心滚轮(20)不可左右移动,以及,该左碗形体(21)的内腔右侧面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广挺,
申请(专利权)人:吕广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