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振动控光的发光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3573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0 0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振动控光的发光杯,属于杯具领域,可振动控光的发光杯,杯体卡接在杯座上,电控元件固定在杯座内,可变光LED灯组、MCU模块以及振动传感器分别与电路印刷板相固接且电导通,振动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电路印刷板的印刷电路与MCU模块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MCU模块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电路印刷板的印刷电路与可变光LED灯组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可振动控光的发光杯,采用可变光LED灯组,结合MCU模块以及振动传感器实现振动发光,可根据不同的振动方式调控灯源实现不同的发光效果,发光效果更丰富多样,提升用户体验性。

A light-emitting cup with vibration and light contr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振动控光的发光杯
本技术涉及杯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振动控光的发光杯。
技术介绍
杯具可以作为盛放酒、水、茶等液体的器皿,多为圆筒状或喇叭状,材质多为木、金属、玻璃、陶瓷或塑料等。一般的杯具只具有盛放液体的功能,但随着人们对新鲜事物的追求,市面上出现了一种可以在夜间发光的杯具,这种发光杯时尚美观,经常被使用在酒吧、舞厅、KTV等娱乐场所中。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CN201436933U公开的一种立体图画发光杯,包括塑胶杯外壳、塑胶杯内胆与底盖及上盖,塑胶杯内胆位于塑胶杯外壳内,立体图画发光杯内设有立体图画部份及冷光片部份,立体图画部份及冷光片部份粘成一个整体并粘附在塑胶杯内胆上,冷光片电路板安装于塑胶杯内胆底部,再与塑胶杯外壳超声或热熔再装底盖及上盖构成整体。上述立体图画发光杯振动后,通过立体图画部份发光使杯体实现发光。但是,上述立体图画发光杯采用单一冷光片实现发光,灯光颜色较为单一,无法变换灯光颜色,降低用户的体验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可振动控光的发光杯,采用可变光LED灯组,结合MCU模块以及振动传感器实现振动发光,可根据不同的振动方式调控灯源实现不同的发光效果,发光效果更丰富多样,提升用户体验性。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振动控光的发光杯,包括杯体、杯座以及电控元件,杯体卡接在杯座上,电控元件固定在杯座内,电控元件包括电路印刷板、可变光LED灯组、MCU模块以及振动传感器,可变光LED灯组、MCU模块以及振动传感器分别与电路印刷板相固接且电导通,振动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电路印刷板的印刷电路与MCU模块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MCU模块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电路印刷板的印刷电路与可变光LED灯组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可变光LED灯组包括蓝灯模块、绿灯模块以及红灯模块,蓝灯模块、绿灯模块以及红灯模块的信号输入端分别通过电路印刷板的印刷电路与MCU模块的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电路印刷板上电性连接有电源模块,电源模块的电源输出端通过电路印刷板的印刷电路分别与可变光LED灯组、MCU模块以及振动传感器的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杯体的下端插接有遮光片,遮光片的下端插接在电路印刷板上。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杯体的下端设有杯体插脚,杯体通过杯体插脚插接在遮光片上。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遮光片上开设有遮光片插孔,杯体插脚插接在遮光片插孔内。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遮光片的下端设有遮光片插脚,遮光片通过遮光片插脚插接在电路印刷板上。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电路印刷板上开设有电路板插孔,遮光片插脚插接在电路板插孔内。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杯体通过O型密封圈与杯座紧密配合。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杯体的下端外壁具有母头端,杯座的上端外壁具有公头端,母头端与公头端拼接配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可振动控光的发光杯,包括杯体、杯座以及电控元件,杯体卡接在杯座上,电控元件固定在杯座内,电控元件包括电路印刷板、可变光LED灯组、MCU模块以及振动传感器,可变光LED灯组、MCU模块以及振动传感器分别与电路印刷板相固接且电导通,振动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电路印刷板的印刷电路与MCU模块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MCU模块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电路印刷板的印刷电路与可变光LED灯组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采用可变光LED灯组,结合MCU模块以及振动传感器,使用户可以通过振动杯身来控制灯光,灯光控制方式更简单便捷,且可根据不同的振动方式调控灯源实现不同的发光效果,发光效果更丰富多样,提升用户体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可振动控光的发光杯的结构爆炸图;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电控元件的结构正面图;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电控元件的结构背面图;图4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用于可振动控光的发光杯的控制方法的控制原理流程图。图中:1、杯体;11、杯体插脚;12、母头端;2、杯座;21、公头端;3、电控元件;31、电路印刷板;311、电路板插孔;32、可变光LED灯组;321、蓝灯模块;322、绿灯模块;323、红灯模块;33、MCU模块;34、振动传感器;35、电源模块;4、遮光片;41、遮光片插孔;42、遮光片插脚;5、O型密封圈;S1、步骤一;S2、步骤二;S3、步骤三;S4、步骤四;S5、步骤五;a、蓝灯模式;b、绿灯模式;c、红灯模式;d、三色变灯模式;e、待机模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可振动控光的发光杯,包括杯体1、杯座2以及电控元件3,杯体1卡接在杯座2上,电控元件3固定在杯座2内,电控元件3包括电路印刷板31、可变光LED灯组32、MCU模块33以及振动传感器34,可变光LED灯组32、MCU模块33以及振动传感器34分别与电路印刷板31相固接且电导通,振动传感器34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电路印刷板31的印刷电路与MCU模块33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MCU模块33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电路印刷板31的印刷电路与可变光LED灯组32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为了使可振动控光的发光杯可以通过振动杯身来控制灯光,灯光控制方式更简单便捷,发光效果更丰富多样,提升用户体验。进一步地,用户通过摇晃杯体1或杯座2时,使杯座2内的振动传感器34感应到振动信号,此时,振动传感器34将信号传输给MCU模块33,MCU模块33经过分析处理后,通过电路印刷板31的印刷电路控制可变光LED灯组32的灯光变换。通过上述过程,使可振动控光的发光杯可以通过振动杯身来控制灯光,灯光控制方式更简单便捷,发光效果更丰富多样,提升用户体验。为了使可变光LED灯组32可以切换多种灯光模式。进一步地,可变光LED灯组32包括蓝灯模块321、绿灯模块322以及红灯模块323,蓝灯模块321、绿灯模块322以及红灯模块323的信号输入端分别通过电路印刷板31的印刷电路与MCU模块33的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MCU模块33通过分析振动传感器34传输的信号,并结合MCU模块33内所设定的灯光程序,根据不同的振动信号,通过切换电路印刷板31的不同印刷电路,在蓝灯模块321、绿灯模块322以及红灯模块323中切换其中一种模块进行连通,使可变光LED灯组32可以实现蓝、绿、红光交替切换,灯光模式更加丰富多样,提升用户体验感受。为了给电路印刷板31上的电子元件提供电源,保证其正常工作。进一步地,电路印刷板31上电性连接有电源模块35,电源模块35的电源输出端通过电路印刷板31的印刷电路分别与可变光LED灯组32、MCU模块33以及振动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振动控光的发光杯,包括杯体(1)、杯座(2)以及电控元件(3),所述杯体(1)卡接在所述杯座(2)上,所述电控元件(3)固定在所述杯座(2)内,其特征在于:/n所述电控元件(3)包括电路印刷板(31)、可变光LED灯组(32)、MCU模块(33)以及振动传感器(34);/n所述可变光LED灯组(32)、所述MCU模块(33)以及所述振动传感器(34)分别与所述电路印刷板(31)相固接且电导通;/n所述振动传感器(34)的信号输出端通过所述电路印刷板(31)的印刷电路与所述MCU模块(33)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n所述MCU模块(33)的信号输出端通过所述电路印刷板(31)的印刷电路与所述可变光LED灯组(32)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振动控光的发光杯,包括杯体(1)、杯座(2)以及电控元件(3),所述杯体(1)卡接在所述杯座(2)上,所述电控元件(3)固定在所述杯座(2)内,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控元件(3)包括电路印刷板(31)、可变光LED灯组(32)、MCU模块(33)以及振动传感器(34);
所述可变光LED灯组(32)、所述MCU模块(33)以及所述振动传感器(34)分别与所述电路印刷板(31)相固接且电导通;
所述振动传感器(34)的信号输出端通过所述电路印刷板(31)的印刷电路与所述MCU模块(33)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
所述MCU模块(33)的信号输出端通过所述电路印刷板(31)的印刷电路与所述可变光LED灯组(32)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振动控光的发光杯,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变光LED灯组(32)包括蓝灯模块(321)、绿灯模块(322)以及红灯模块(323);
所述蓝灯模块(321)、所述绿灯模块(322)以及所述红灯模块(323)的信号输入端分别通过所述电路印刷板(31)的印刷电路与所述MCU模块(33)的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振动控光的发光杯,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印刷板(31)上电性连接有电源模块(35);
所述电源模块(35)的电源输出端通过所述电路印刷板(31)的印刷电路分别与所述可变光LED灯组(32)、所述MCU模块(33)以及所述振动传感器(34)的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朝吉夏熙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朝吉塑胶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