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伞菌类真菌孢子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3507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0 0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伞菌类真菌孢子收集装置,包括底座、锥形内套、支架、隔离罩,所述内套内嵌于圆桶形或支架形的底座内,所述隔离罩罩扣于包括内套在内的底座上或罩扣在锥形内套的外侧,所述支架一端设置于底座且另一端穿过锥形内套的底部并向内延伸,或者支架一端与隔离罩连接且另一端从开口端向锥形内套内延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巧妙的设计了一个锥形内套,伞菌类真菌子实体通过支架固定在锥形内套内,孢子成熟后自然下落集中到锥形内套的底部,方便收取,而配套罩扣于锥形内套的隔离罩,即能有效隔离外界杂菌的污染,同时透明或顶部设置透明过滤窗口的隔离罩能避免风将细小的孢子吹走,而且也便于观察子实体的成熟情况,以便调整孢子采集时间。

A collection device of agaric fungi spor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伞菌类真菌孢子收集装置
本技术属于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收取和分离便捷、孢子洁净度和回收率高的伞菌类真菌孢子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真菌(Fungus)是一种真核生物。常见的真菌是各类蕈类。伞菌(Agarics)一般指具有菌盖和菌柄的肉质伞状子实体的真菌。子实体(fruitingbody,sporocarp,fructification)是高等真菌的产孢构造,即果实体,由已组织化了的菌丝体组成。无论是有性生殖还是无性生殖,无论结构简单或复杂,都称其产孢结构为子实体。天麻(GastrodiaelataBl.)是一种无根和叶片,自身不含叶绿素,本身没有吸收和制造养分营养物质的器官,不能自养,在正常情况下依靠消解入侵其皮层与中柱细胞内的蜜环菌(Armillariamellea(Vahl)P.Kumm.)菌丝作营养来源而生长的兰科天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蜜环菌的生长根据不同的阶段可分为子实体和菌丝体,菌丝体在不良的环境条件下或生长后期发生的适应性变态形成菌索,菌索着生在树皮下,在温度和湿度适宜的条件下,形成子实体。子实体是蜜环菌繁殖的主要途径,繁殖分离有子实体组织培育分离和孢子分离两种,虽然孢子分离具有活力强和萌发率高的优点,但是通常因为每个子实体能得到的孢子量很少,同时孢子非常小,肉眼难于辨识,采集比较困难,所以子实体组织分离是目前最为常见的分离方式。目前,伞菌类真菌孢子主要采用套袋收集法、孢子印收集法、弹射收集法等。传统的孢子印收集法及套袋收集法,都存在收集过程中子实体与收集纸或套袋有接触,难以保证收集孢子的洁净度,另外收集到的孢子难以从收集纸或套袋转移,而且套袋收集法由于收集环境相对密闭,子实体易腐败,不适合伞菌类真菌孢子的收集;传统的弹射收集法通过扫集弹射于地面的真菌孢子,不仅获得的孢子含有泥沙等杂质,而且由于开放式收集,容易因风而导致孢子回收率降低。因此,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分离便捷、孢子洁净度和回收率高的收集装置,不仅能简单可靠的收集伞菌类真菌孢子,特别是蜜环菌子实体的孢子,而且能保障蜜环菌孢子的活力,对促进天麻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收取和分离便捷、孢子洁净度和回收率高的伞菌类真菌孢子收集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底座、锥形内套、支架、隔离罩,所述内套内嵌于圆桶形或支架形的底座内,所述隔离罩罩扣于包括内套在内的底座上或罩扣在锥形内套的外侧,所述支架一端设置于底座且另一端穿过锥形内套的底部并向内延伸,或者支架一端与隔离罩连接且另一端从开口端向锥形内套内延伸。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巧妙的设计了一个锥形内套,伞菌类真菌的子实体通过支架固定在锥形内套内,孢子成熟后自然下落集中到锥形内套的底部,既方便收取又便于从锥形内套转移;而且配套罩扣于锥形内套的隔离罩,即能有效隔离外界杂菌及大气的污染,同时透明材质或顶部设置透明过滤窗口的隔离罩还能避免风将细小的孢子吹走,从而提高孢子的回收率,而且也便于观察子实体的成熟情况,以便调整孢子的有效采集时间,避免腐烂的子实体污染收集到的孢子。因此,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收取和分离便捷、孢子洁净度和回收率高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之结构原理示意图之一;图2为图1之局部放大图;图3为技术之结构原理示意图之二;图4为技术之结构原理示意图之三;图5为技术之结构原理示意图之四;图中:1-底座,2-锥形内套,201-开口,202-密封膜,3-支架,301-U形叉,302-托环,303-倒刺,4-隔离罩,401-通孔,402-过滤窗口,5-振动装置,6-电池,7-支撑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技术加以限制,基于本技术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更或改进,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包括底座1、锥形内套2、支架3、隔离罩4,所述内套2内嵌于圆桶形或支架形的底座1内,所述隔离罩4罩扣于包括内套2在内的底座1上或罩扣在锥形内套2的外侧,所述支架3一端设置于底座1且另一端穿过锥形内套2的底部并向内延伸,或者支架3一端与隔离罩4连接且另一端从开口端向锥形内套2内延伸。所述锥形内套2的底部设置有开口201,所述开口201上设置有阀门、弹性塞或外侧设置有可拆卸的密封膜202。所述弹性塞为橡胶塞、硅胶塞或软木塞。所述支架3一端设置于底座1且另一端穿过开口201并向锥形内套2内延伸。所述支架3一端与底座1铰接或直接放置于底座1表面且与开口201上的阀门或外侧的密封膜可活动的密封连接,所述支架3在底座1与开口201之间的部分连接振动装置5,所述振动装置5与电池6或电源电气连接。所述支架3向锥形内套2内延伸的一端设置成U形叉301或托环302。所述隔离罩4顶端设置有通孔401,所述支架3穿过通孔401吊挂于隔离罩4内;或者支架3一端可活动的吊挂于隔离罩4内。所述隔离罩4内吊挂的支架3近隔离罩4的一侧连接有振动装置5,所述振动装置5与电池6或电源电气连接。所述支架3与隔离罩4的通孔401可活动的密封连接,所述支架3在隔离罩4外的一侧连接振动装置5,所述振动装置5与隔离罩4外的电池6或电源电气连接。所述支架3向锥形内套2内延伸的一端设置有倒刺303。所述隔离罩4为透明结构或顶部设置有可透光、通气的过滤窗口402。本技术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本技术巧妙的设计了一个锥形内套,伞菌类真菌的子实体通过支架固定在锥形内套内,孢子成熟后自然下落集中到锥形内套的底部,既方便收取又便于从锥形内套转移;而且配套罩扣于锥形内套的隔离罩,即能有效隔离外界杂菌及大气的污染,同时还能避免风将细小的孢子吹走,从而提高孢子的回收率。进一步,锥形内套的底部设置有开口,开口上设置有阀门或外侧设置有可拆卸的密封膜;锥形内套的底部开口有利于采集后将孢子从开口与锥形内套的内壁相分离,便于集中孢子,避免分离时孢子与空气接触面过大而飘散,从而提高孢子的回收率;而口上的阀门或外侧的密封膜,既能避免收集时外界的污染,又便于收集后的分离。更进一步,支架设置于底座且穿过开口并向锥形内套内延伸,支架及固定于支架的子实体安装操作简单,整体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再进一步,支架一端与底座铰接或直接放置于底座表面且与开口上的阀门或外侧的密封膜可活动的密封连接,支架在底座与开口之间的部分连接有振动装置;通过振动装置经支架将振动传递到真菌子实体,从而促进孢子的分离,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孢子的回收率和缩短孢子的收集时间。进一步,支架向锥形内套内延伸的一端设置成U形叉或托环,既能使真菌子实体固定于预计的高度而不下落,又能避免收集后期子实体开始腐化变软后下落污染收集的孢子。进一步,支架穿过隔离罩顶端的通孔吊挂于隔离罩内,或者支架一端可活动的吊挂于隔离罩内;穿过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伞菌类真菌孢子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锥形内套(2)、支架(3)、隔离罩(4),所述内套(2)内嵌于圆桶形或支架形的底座(1)内,所述隔离罩(4)罩扣于包括内套(2)在内的底座(1)上或罩扣在锥形内套(2)的外侧,所述支架(3)一端设置于底座(1)且另一端穿过锥形内套(2)的底部并向内延伸,或者支架(3)一端与隔离罩(4)连接且另一端从开口端向锥形内套(2)内延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伞菌类真菌孢子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锥形内套(2)、支架(3)、隔离罩(4),所述内套(2)内嵌于圆桶形或支架形的底座(1)内,所述隔离罩(4)罩扣于包括内套(2)在内的底座(1)上或罩扣在锥形内套(2)的外侧,所述支架(3)一端设置于底座(1)且另一端穿过锥形内套(2)的底部并向内延伸,或者支架(3)一端与隔离罩(4)连接且另一端从开口端向锥形内套(2)内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伞菌类真菌孢子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内套(2)的底部设置有开口(201),所述开口(201)上设置有阀门、弹性塞或外侧设置有可拆卸的密封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伞菌类真菌孢子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一端设置于底座(1)且另一端穿过开口(201)并向锥形内套(2)内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伞菌类真菌孢子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一端与底座(1)铰接或直接放置于底座(1)表面且与开口(201)上的阀门或外侧的密封膜可活动的密封连接,所述支架(3)在底座(1)与开口(201)之间的部分连接振动装置(5),所述振动装置(5)与电池(6)或电源电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孟华张昌飞胡德分丁培超杨新周余显伦
申请(专利权)人:昭通市天麻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