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车灯用防水雾汽密性汽车电线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3418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0 08: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车灯用防水雾汽密性汽车电线生产工艺,具体生产工艺步骤如下:步骤一:采用先进的热冷拉结合工艺将优质高温钼原料加工成丝;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钼丝配合多股铜丝进行绞合;步骤三:将步骤二中绞合好的导体利用压紧模具压实之间的间隙;步骤四:利用环氧树脂与聚碳酸酯混合物制备导体绝缘层;步骤五:对步骤三中压实后导体进行预热,利用加压型挤出机将导体与步骤四中的导体绝缘层材料紧密押出;步骤六:将步骤五中得到的电线内充入保护气体。该发明专利技术汽车车灯用防水雾汽密性汽车电线生产工艺,将电线充入气体保持不漏雨气,有效防止电线进水,引起车灯起雾,成本较低,能耗小,实用性高,适合广泛推广。

A production process of waterproof fog and vapor tightness automobile wires for automobile lamp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车灯用防水雾汽密性汽车电线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线生产工艺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车灯用防水雾汽密性汽车电线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铜导线是汽车通电设备中的重要部件,为了适应不同的环境,需要铜导线的性能也有所差异,形状较为曲折,拐角较多,现有的铜导线的生产工艺都采用手工模具成型,由于工艺较为粗糙,导致铜导线表面的绝缘漆层易遭损坏,绝缘防腐性差,并且抗拉强度低,防潮密闭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车灯用防水雾汽密性汽车电线生产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铜导线的生产工艺都采用手工模具成型,由于工艺较为粗糙,导致铜导线表面的绝缘漆层易遭损坏,绝缘防腐性差,并且抗拉强度低,防潮密闭性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车灯用防水雾汽密性汽车电线生产工艺,具体生产工艺步骤如下:步骤一:采用先进的热冷拉结合工艺将优质高温钼原料加工成丝;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钼丝配合多股铜丝进行绞合;步骤三:将步骤二中绞合好的导体利用压紧模具压实之间的间隙;步骤四:利用环氧树脂与聚碳酸酯混合物制备导体绝缘层;步骤五:对步骤三中压实后导体进行预热,利用加压型挤出机将导体与步骤四中的导体绝缘层材料紧密押出;步骤六:将步骤五中得到的电线内充入保护气体;步骤七:对步骤六生产出的电线进行随机抽检,检测电线的防汽密性。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二中利用变频束丝机将铜丝与钼丝进行绞合,并且铜丝设置的数量为4-8组,钼丝设置的数量为1组。进一步地,所述步骤四中环氧树脂与聚碳酸酯混合物中加入增塑剂和稳定剂。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五中压实后导体进行预热的温度为110-115℃。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三中压紧模具压实,紧压系数为0.96,紧密的绞合节距PITHC=10D。进一步地,所述步骤六中充入的气体为氦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绞合导线通过压紧后无间隙,防止水汽通过导体间隙进入车灯内,造成线路损坏,影响车灯的正常工作。2、用钼材料做受力丝,具有超高抗拉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从而保证汽车电线的抗拉性能,避免出现断丝的情况发生。3、利用环氧树脂与聚碳酸酯混合物制备导体绝缘层,原料来源广泛,易于加工,性能可靠,并且绝缘防腐效果显著,有效的延长电线的使用寿命。4、对电线内充入保护气体,保持不漏雨气,有效防止电线进水,引起车灯起雾,成本较低,能耗小,实用性高,适合广泛推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汽车车灯用防水雾汽密性汽车电线生产工艺,具体生产工艺步骤如下:步骤一:采用先进的热冷拉结合工艺将优质高温钼原料加工成丝;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钼丝配合多股铜丝进行绞合;步骤三:将步骤二中绞合好的导体利用压紧模具压实之间的间隙;步骤四:利用环氧树脂与聚碳酸酯混合物制备导体绝缘层;步骤五:对步骤三中压实后导体进行预热,利用加压型挤出机将导体与步骤四中的导体绝缘层材料紧密押出;步骤六:将步骤五中得到的电线内充入保护气体;步骤七:对步骤六生产出的电线进行随机抽检,检测电线的防汽密性。其中,所述步骤二中利用变频束丝机将铜丝与钼丝进行绞合,并且铜丝设置的数量为4-8组,钼丝设置的数量为1组。其中,所述步骤四中环氧树脂与聚碳酸酯混合物中加入增塑剂和稳定剂。其中,所述步骤五中压实后导体进行预热的温度为110-115℃。其中,所述步骤三中压紧模具压实,紧压系数为0.96,紧密的绞合节距PITHC=10D。其中,所述步骤六中充入的气体为氦气。本专利技术工作时:绞合导线通过压紧后无间隙,防止水汽通过导体间隙进入车灯内,造成线路损坏,影响车灯的正常工作;用钼材料做受力丝,具有超高抗拉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从而保证汽车电线的抗拉性能,避免出现断丝的情况发生;利用环氧树脂与聚碳酸酯混合物制备导体绝缘层,原料来源广泛,易于加工,性能可靠,并且绝缘防腐效果显著,有效的延长电线的使用寿命;对电线内充入保护气体,保持不漏雨气,有效防止电线进水,引起车灯起雾,成本较低,能耗小,实用性高,适合广泛推广。实施例2一种汽车车灯用防水雾汽密性汽车电线生产工艺,具体生产工艺步骤如下:步骤一:采用先进的冷拉结合工艺将优质高温钼原料加工成丝;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钼丝配合多股铜丝进行绞合;步骤三:将步骤二中绞合好的导体利用压紧模具压实之间的间隙;步骤四:利用环氧树脂与聚碳酸酯混合物制备导体绝缘层;步骤五:对步骤三中压实后导体进行预热,利用加压型挤出机将导体与步骤四中的导体绝缘层材料紧密押出;步骤六:将步骤五中得到的电线内充入保护气体;步骤七:对步骤六生产出的电线进行随机抽检,检测电线的防汽密性。其中,所述步骤二中利用变频束丝机将铜丝与钼丝进行绞合,并且铜丝设置的数量为4-8组,钼丝设置的数量为1组。其中,所述步骤四中环氧树脂与聚碳酸酯混合物中加入增塑剂和稳定剂。其中,所述步骤五中压实后导体进行预热的温度为110-115℃。其中,所述步骤三中压紧模具压实,紧压系数为0.96,紧密的绞合节距PITHC=10D。其中,所述步骤六中充入的气体为氦气。本专利技术工作时:绞合导线通过压紧后无间隙,防止水汽通过导体间隙进入车灯内,造成线路损坏,影响车灯的正常工作;用钼材料做受力丝,具有超高抗拉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从而保证汽车电线的抗拉性能,避免出现断丝的情况发生;利用环氧树脂与聚碳酸酯混合物制备导体绝缘层,原料来源广泛,易于加工,性能可靠,并且绝缘防腐效果显著,有效的延长电线的使用寿命;对电线内充入保护气体,保持不漏雨气,有效防止电线进水,引起车灯起雾,成本较低,能耗小,实用性高,适合广泛推广。实施例3一种汽车车灯用防水雾汽密性汽车电线生产工艺,具体生产工艺步骤如下:步骤一:采用先进的热冷拉结合工艺将优质高温钼原料加工成丝;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钼丝配合多股铜丝进行绞合;步骤三:将步骤二中绞合好的导体利用压紧模具压实之间的间隙;步骤四:利用环氧树脂与聚乙烯混合物制备导体绝缘层;步骤五:对步骤三中压实后导体进行预热,利用加压型挤出机将导体与步骤四中的导体绝缘层材料紧密押出;步骤六:将步骤五中得到的电线内充入保护气体;步骤七:对步骤六生产出的电线进行随机抽检,检测电线的防汽密性。其中,所述步骤二中利用变频束丝机将铜丝与钼丝进行绞合,并且铜丝设置的数量为4-8组,钼丝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车灯用防水雾汽密性汽车电线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生产工艺步骤如下:/n步骤一:采用先进的热冷拉结合工艺将优质高温钼原料加工成丝;/n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钼丝配合多股铜丝进行绞合;/n步骤三:将步骤二中绞合好的导体利用压紧模具压实之间的间隙;/n步骤四:利用环氧树脂与聚碳酸酯混合物制备导体绝缘层;/n步骤五:对步骤三中压实后导体进行预热,利用加压型挤出机将导体与步骤四中的导体绝缘层材料紧密押出;/n步骤六:将步骤五中得到的电线内充入保护气体;/n步骤七:对步骤六生产出的电线进行随机抽检,检测电线的防汽密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车灯用防水雾汽密性汽车电线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生产工艺步骤如下:
步骤一:采用先进的热冷拉结合工艺将优质高温钼原料加工成丝;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钼丝配合多股铜丝进行绞合;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绞合好的导体利用压紧模具压实之间的间隙;
步骤四:利用环氧树脂与聚碳酸酯混合物制备导体绝缘层;
步骤五:对步骤三中压实后导体进行预热,利用加压型挤出机将导体与步骤四中的导体绝缘层材料紧密押出;
步骤六:将步骤五中得到的电线内充入保护气体;
步骤七:对步骤六生产出的电线进行随机抽检,检测电线的防汽密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车灯用防水雾汽密性汽车电线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利用变频束丝机将铜丝与钼丝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权禄马友权陈大存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兴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