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3359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0 07:54
本发明专利技术获得一种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与加热模式时包含在辊隙范围内的导热部的长度和定影模式时包含在辊隙范围内的导热部的长度相同的情况相比,能够在加热模式时缩短发热板达到规定温度所需的时间。移动部使加压部移动,以使加热模式时包含在辊隙范围内的导热部的长度比定影模式时包含在辊隙范围内的导热部的长度短。

Fix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定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定影装置,其是使承载有未定影显图像的记录材及定影薄膜(film)通过加热体与加压构件之间的辊隙(nip)部,以对显图像进行加热定影,其中,在加热体的背面设有高导热构件。[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05-28955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有一种定影装置,其包括:环形带,进行旋转,且以外周面与所搬送的记录介质接触;以及发热板,以表面与环形带的内周面接触,且形成有发热部,所述发热部产生热,以对环形带的内周面的一部分进行加热。进而,所述定影装置包括:导热部,接触至在记录介质的搬送方向上与形成有发热部的部分不同的部分的发热板的背面,在轴方向上传导由发热部所产生的热;以及施力部,朝向发热板对导热部施力。而且,所述定影装置包括加压部,所述加压部与环形带之间形成辊隙,将记录介质加压至环形带的外周面。在如上所述的定影装置中,在通过加压部的移动而对环形带进行加热的加热模式(启动模式)时,与将图像定影至记录介质的定影模式时相比,有时要缩窄辊隙的辊隙宽度。具体而言,在加热模式时,缩窄辊隙宽度,以免发热部产生的热传导至加压部。此处,在加热模式时,若在辊隙的范围内包含导热部的全部,则发热板与导热部之间的热传递率高,发热部产生的热会传导至导热部。因此,在加热模式时,加热环形带所需的时间将变长。换言之,在加热模式时,加热发热板所需的时间将变长。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与加热模式时包含在辊隙范围内的导热部的长度和定影模式时包含在辊隙范围内的导热部的长度相同的情况相比,在加热模式时,缩短发热板达到规定温度所需的时间。[解决课题的技术手段]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包括:环形带,在周方向上旋转,以外周面与所搬送的记录介质接触;发热板,形成有在所述环形带的轴方向上延伸且产生热的发热部,以表面与所述环形带的内周面接触并在所述轴方向上延伸;导热部,与记录介质的搬送方向上形成有所述发热部的部分不同的部分的所述发热板的背面接触,在所述轴方向上传导所述发热部产生的热;施力部,对所述导热部朝向所述发热板施力;加压部,夹着所述环形带而配置在所述发热板的相反侧,与所述环形带之间形成辊隙,将所搬送的记录介质加压至所述环形带;以及移动部,使所述加压部相对于所述环形带而相对移动,在对所述环形带进行加热的加热模式时,使所述辊隙的辊隙宽度比将图像定影至记录介质的定影模式时窄。在所述加热模式时,把在记录介质的搬送方向上包含在所述辊隙的范围内而产生热的所述发热部的长度设为L1,把在所述搬送方向上包含在所述辊隙的范围内的所述导热部的长度设为S1,在所述定影模式时,把在所述搬送方向上包含在所述辊隙的范围内而产生热的所述发热部的长度设为L2,把在所述搬送方向上包含在所述辊隙的范围内的所述导热部的长度设为S2,则满足下述式(1),L2-L1<S2-S1……(1)。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是根据第1实施方式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长度L1与所述长度L2为同样的值。本专利技术的第3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是根据第1或第2实施方式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轴方向的长度不同的多个所述发热部是在所述搬送方向上排列,在所述加热模式时,在所述搬送方向上,在所述辊隙的范围内包含在所述轴方向上为最长的所述发热部。在所述加热模式时,由在所述轴方向上为最长的所述发热部来产生热。本专利技术的第4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是根据第3实施方式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在所述加热模式时,所有的所述发热部在所述搬送方向上包含在所述辊隙的范围内。在所述加热模式时,由所有的所述发热部来产生热。本专利技术的第5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是根据第4实施方式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在所述轴方向上为最长的所述发热部是配置在所述加热模式时,所述搬送方向上的所述辊隙中央侧的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第6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是根据第1或第2实施方式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轴方向的长度不同的多个所述发热部是在所述搬送方向上排列。在所述加热模式时,在所述搬送方向上最靠近所述导热部的所述发热部不产生热,而由与最靠近所述导热部的所述发热部不同的所述发热部来产生热。本专利技术的第7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是根据第6实施方式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在所述加热模式时,由在所述搬送方向上距所述导热部最远的所述发热部产生热。本专利技术的第8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是根据第1~第7实施方式中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长度S1的长度为零。本专利技术的第9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形成部,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以及根据第1至8实施方式中任一实施方式的所述的定影装置,将形成于记录介质的图像定影至记录介质。[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与加热模式时包含在辊隙范围内的导热部的长度和定影模式时包含在辊隙范围内的导热部的长度相同的情况相比,能够在加热模式时缩短发热板达到规定温度所需的时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与发热部的长度L1相对于发热部的长度L2较短的情况相比,能够在加热模式时缩短发热板达到规定温度所需的时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3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与产生热的发热部相对于其他发热部较短的情况相比,能够在加热模式时缩短发热板达到规定温度所需的时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4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与在加热模式时存在不产生热的发热部的情况相比,能够在加热模式时缩短发热板达到规定温度所需的时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5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与最长的发热部配置在加热模式时,搬送方向上的辊隙端侧部分的情况相比,能够在加热模式时缩短发热板达到规定温度所需的时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6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与在加热模式时仅由最靠近导热部的发热部产生热的情况相比,能够在加热模式时缩短发热板达到规定温度所需的时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7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与在加热模式时仅由与距导热部最远的发热部不同的发热部产生热的情况相比,能够在加热模式时缩短发热板达到规定温度所需的时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8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与在加热模式时具有长度S1的长度的情况相比,能够在加热模式时缩短发热板达到规定温度所需的时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9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与具备加热模式时包含在辊隙范围内的导热部的长度和定影模式时包含在辊隙范围内的导热部的长度相同的定影装置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输出启动后的最初一张所需的时间。附图说明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是加热模式时的放大剖面图。图2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是定影模式时的放大剖面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的发热板的平面图。图4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是加热模式时的剖面图。图5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是定影模式时的剖面图。图6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环形带,在周方向上旋转,以外周面与所搬送的记录介质接触;/n发热板,形成有在所述环形带的轴方向上延伸且产生热的发热部,以表面与所述环形带的内周面接触并在所述轴方向上延伸;/n导热部,与记录介质的搬送方向上形成有所述发热部的部分不同的部分的所述发热板的背面接触,在所述轴方向上传导所述发热部产生的热;/n施力部,对所述导热部朝向所述发热板施力;/n加压部,夹着所述环形带而配置在所述发热板的相反侧,与所述环形带之间形成辊隙,将所搬送的记录介质加压至所述环形带;以及/n移动部,使所述加压部相对于所述环形带而相对移动,在对所述环形带进行加热的加热模式时,使所述辊隙的辊隙宽度比将图像定影至记录介质的定影模式时窄,/n在所述加热模式时,把在记录介质的搬送方向上包含在所述辊隙的范围内而产生热的所述发热部的长度设为L1,把在所述搬送方向上包含在所述辊隙的范围内的所述导热部的长度设为S1,/n在所述定影模式时,把在所述搬送方向上包含在所述辊隙的范围内而产生热的所述发热部的长度设为L2,把在所述搬送方向上包含在所述辊隙的范围内的所述导热部的长度设为S2,则满足下述式(1),/nL2-L1<S2-S1……(1)。/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912 JP 2018-1702591.一种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环形带,在周方向上旋转,以外周面与所搬送的记录介质接触;
发热板,形成有在所述环形带的轴方向上延伸且产生热的发热部,以表面与所述环形带的内周面接触并在所述轴方向上延伸;
导热部,与记录介质的搬送方向上形成有所述发热部的部分不同的部分的所述发热板的背面接触,在所述轴方向上传导所述发热部产生的热;
施力部,对所述导热部朝向所述发热板施力;
加压部,夹着所述环形带而配置在所述发热板的相反侧,与所述环形带之间形成辊隙,将所搬送的记录介质加压至所述环形带;以及
移动部,使所述加压部相对于所述环形带而相对移动,在对所述环形带进行加热的加热模式时,使所述辊隙的辊隙宽度比将图像定影至记录介质的定影模式时窄,
在所述加热模式时,把在记录介质的搬送方向上包含在所述辊隙的范围内而产生热的所述发热部的长度设为L1,把在所述搬送方向上包含在所述辊隙的范围内的所述导热部的长度设为S1,
在所述定影模式时,把在所述搬送方向上包含在所述辊隙的范围内而产生热的所述发热部的长度设为L2,把在所述搬送方向上包含在所述辊隙的范围内的所述导热部的长度设为S2,则满足下述式(1),
L2-L1<S2-S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长度L1与所述长度L2为同样的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柳圣佐藤贵亮井上彻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