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站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3310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0 07: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站仪装置,包括底架、横向移动结构、全站仪本体,所述横向移动结构在底架上横向移动,并带动全站仪本体做横向移动,所述横向移动结构上设置有剪切式升降平台和驱动剪切式升降平台垂直升降的驱动机构,所述全站仪本体安装于剪切式升降平台表面,所述升降平台表面转动设有转盘,所述全站仪本体安装在转盘上,且所述转盘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全站仪本体的中心轴线重合。实现对全站仪在横向、纵向以及自身周向上至少三个维度上的测绘调整,以便获得更好的测量效果,适用不同的测绘工况。

A total st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站仪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测量
,尤其是涉及一种全站仪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现代精准测绘作业领域内,全站仪系统是一种经常用到的,集水平角、垂直角、距离(斜距、平距)、高差测量功能于一体的测绘仪器系统,广泛用于地上大型建筑和地下隧道施工等精密工程测量或变形监测的场合。现有技术中,在授权公告号为CN105571574B的一篇中国专利文件中,记载了一种用于盾构自动导向系统的可移动全站仪测量平台,包括辅助装置、测绘仪器装置、导轨系统、驱动系统、控制系统,测绘仪器装置包括全站仪、自动整平基座、强制归中支撑饼,导轨固定座上装有导轨,导轨中间上面装有齿条,驱动系统给安装在导轨和齿条上,并与导轨导向滑动连接以及与齿条传动连接,滑轨安装在强制归中支撑饼底部,限位块安装在导轨两端,测绘仪器装置固定在驱动系统在导轨上能横向移动,保证测量可视通道的畅通。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测绘仪器装置仅能在轨道上横向移动,在更复杂的测绘环境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满足测绘所需要的更多维度的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站仪装置,实现对全站仪在横向、纵向以及自身周向上至少三个维度上的测绘调整,以便获得更好的测量效果,适用不同的测绘工况。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全站仪装置,包括底架、横向移动结构、全站仪本体,所述横向移动结构在底架上横向移动,并带动全站仪本体做横向移动,所述横向移动结构上设置有剪切式升降平台和驱动剪切式升降平台垂直升降的驱动机构,所述全站仪本体安装于剪切式升降平台表面,所述剪切式升降平台表面转动设有转盘,所述全站仪本体安装在转盘上,且所述转盘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全站仪本体的中心轴线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向移动结构在底架的横向上实现全站仪装置的横向位移,剪切式升降平台在底架的垂直方向上升降,可调节全站仪装置的垂直高度,以适应不同场地的测量使用,配合横向移动结构以及全站仪本体可以在转盘上实现自转,实现对全站仪在横向、纵向以及自身周向上至少三个维度上的测绘调整,以便获得更好的测量效果,适用不同的测绘工况。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所述转盘的表面开设有插槽,所述全站仪本体包括与插槽插接安装的支撑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脚插接安装到插槽内,通过插装的方式,实现全站仪本体与转盘之间的固定安装,全站仪本体不易产生倾斜或意外倒下,使全站仪本体可以得到稳定放置。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槽内侧面固定嵌设有磁铁,所述支撑脚由磁性金属材料制成,且与磁铁磁性相吸。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支撑脚磁性固定在插槽内,从而实现全站仪本体与转盘之间牢固的安装,获得的安装效果更佳,便于全站仪本体的拆装取放。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剪切式升降平台表面表面凹陷形成有圆形凹槽,所述转盘转动安装于圆形凹槽内,且所述剪切式升降平台表面与所述转盘的表面共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转盘表面设置与剪切式升降平台表面共面,在支撑架不插放在插槽内,也可以平稳的放置在剪切式升降平台的表面,即使三个支撑点在转盘和剪切式升降平台表面上,也不影响全站仪本体的平稳放置,使全站仪本体放置更加的平稳。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架包括两个分布于横向移动结构相对两侧且可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支撑部件,每一所述支撑部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且位于横向移动结构同一侧的支撑组件,每一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沿底架横向延伸设置的套筒部,位于横向移动结构相对两侧的套筒部相对设置,所述横向移动结构包括四个横臂,每一所述横臂与每一所述套筒部套接且在底架的横向上滑移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臂在套筒部内横向滑移,调节横向移动结构在底架的横向上位置,并且支撑组件对横向移动结构起到支撑作用,同时达到横向位移和支撑作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向移动结构还包括四根分别与横臂一端相固定的支撑臂、与四根支撑臂的顶部固定的承载平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动设置于承载平台内的齿轮轴组件、驱动齿轮轴组件运动以带动剪切式升降平台做剪切式升降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臂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齿轮轴组件和驱动组件运动配合,驱动剪切式升降平台的升降,从而带动全站仪装置的升降,实现对全站仪装置升降高度行程的可控性,具有更好的可调节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齿轮轴组件包括主动轴、从动轴、环形链条,所述主动轴与从动轴相平行且分布于承载平台的两端,所述主动轴的一端部同轴固定有主动齿轮,所述从动轴的一端部上同轴固定有通过环形链条与主动齿轮实现联动的从动齿轮,所述剪切式升降平台的一侧底部与环形链条连接,所述驱动组件通过主动齿轮带动环形链条沿底架横向方向运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动轴与从动轴通过环形链条实现联动,驱动组件带动环形链条运动,链条和齿轮传动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可以带动剪切式升降平台稳定、安全的进行升降调节。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动轴的另一端部上同轴固定连接有啮合齿轮,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齿条、驱动齿轮、驱动件,所述齿条与所述支撑臂在支撑臂的高度方向上滑移配合,所述驱动齿轮转动设置于支撑臂内,所述驱动齿轮、啮合齿轮与齿条相互啮合,所述驱动件通过驱动齿轮带动齿条沿着支撑臂高度方向升降,所述齿条与所述啮合齿轮啮合以带动主动轴自转。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齿轮、啮合齿轮均与齿条相互啮合,不断的通过齿轮、齿条啮合,实现驱动组件与剪切式升降平台之间稳定的传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所述驱动件包括与驱动齿轮同轴固定的手轮,所述手轮位于所述支撑臂外。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轮方便人员在支撑臂外部完成对驱动组件的操作,从而实现对剪切式升降平台的升降调节,操作更为方便、快捷。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对全站仪装置实现在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上的位置调节,以便获得更好的测量效果,保障测量工作的正常进行;支撑脚插接安装到插槽内,通过插装的方式,实现全站仪本体与转盘之间的固定安装,全站仪本体不易产生倾斜或意外倒下,使全站仪本体可以得到稳定放置。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爆炸示意图一;图2是图1中A部放大示意图,用于展示转盘与放置平台之间的安装结构;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B部放大示意图,用于展示开口的位置形状;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爆炸示意图二;图6是图5中C部放大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横向移动结构和底架的爆炸示意图,用于体现驱动组件的构成;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爆炸示意图三,用于展示剪切式升降平台的构造形状;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用于展示从动轴的安装位置;图10是图9中D部放大示意图,用于展示环形链条上的链孔及滑动块上的插接孔位置。图中,1、底架;1.1、套筒部;1.2、支撑腿;1.3、支撑组件;1.4、支撑部件;2、横向移动结构;2.1、承载平台;2.2、支撑臂;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站仪装置,包括底架(1)、横向移动结构(2)、全站仪本体(4.1),所述横向移动结构(2)在底架(1)上横向移动,并带动全站仪本体(4.1)做横向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移动结构(2)上设置有剪切式升降平台(3)和驱动剪切式升降平台(3)垂直升降的驱动机构(5),所述全站仪本体(4.1)安装于剪切式升降平台(3)表面,所述剪切式升降平台(3)表面转动设有转盘(16),所述全站仪本体(4.1)安装在转盘(16)上,且所述转盘(16)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全站仪本体(4.1)的中心轴线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站仪装置,包括底架(1)、横向移动结构(2)、全站仪本体(4.1),所述横向移动结构(2)在底架(1)上横向移动,并带动全站仪本体(4.1)做横向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移动结构(2)上设置有剪切式升降平台(3)和驱动剪切式升降平台(3)垂直升降的驱动机构(5),所述全站仪本体(4.1)安装于剪切式升降平台(3)表面,所述剪切式升降平台(3)表面转动设有转盘(16),所述全站仪本体(4.1)安装在转盘(16)上,且所述转盘(16)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全站仪本体(4.1)的中心轴线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站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转盘(16)的表面开设有插槽(18),所述全站仪本体(4.1)包括与插槽(18)插接安装的支撑脚(4.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站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18)内侧面固定嵌设有磁铁(19),所述支撑脚(4.3)由磁性金属材料制成,且与磁铁(19)磁性相吸。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全站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切式升降平台(3)表面表面凹陷形成有圆形凹槽(15),所述转盘(16)转动安装于圆形凹槽(15)内,且所述剪切式升降平台(3)表面与所述转盘(16)的表面共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站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包括两个分布于横向移动结构(2)相对两侧且可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支撑部件(1.4),每一所述支撑部件(1.4)包括两个相对设置且位于横向移动结构(2)同一侧的支撑组件(1.3),每一所述支撑组件(1.3)包括沿底架(1)横向延伸设置的套筒部(1.1),位于横向移动结构(2)相对两侧的套筒部(1.1)相对设置,所述横向移动结构(2)包括四个横臂(2.4),每一所述横臂(2.4)与每一所述套筒部(1.1)套接且在底架(1)的横向上滑移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忠原牛华凤沈凯健王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啸崇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