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动椅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319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是,在使倾动椅子的座部以一定周期倾动的情况下,一旦将用于产生倾动的支持轴设置在离开通常就座状态下的坐骨结节部支持位置的位置,随着座部的周期的倾动,就座者的上半身就会作较大的上下运动,使视线变动,有可能引起目眩等。解决的手段是,将使座部3以一定周期倾动的倾动椅子100的支持轴61d设置在通常的就座状态下的坐骨结节部HB的附近。另外,作为具体的位置,将该支持轴61d设置在距离靠背主体21前面向前方的50mm~180mm的范围,从而减轻了就座者的臀部、大腿部、腰背部的疲劳及下肢的肿胀。同时也减少了目眩的发生。(*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座部可以周期地前后倾动(倾斜运动)从而缓解就座者疲劳的椅子。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在多为从事事务性业务的情况下,就座状态的作业时间比较长,由于维持长时间的坐姿,多会引起身体疲劳。鉴于此,人们提出了一种椅子,针对目前的长时间的作业情况,为了缓和就座者的疲劳,让座部在一定的周期慢慢地运动。这种椅子通过支持轴等支撑座部,另外,通过在一定周期升降座部的前方,使座部慢慢地倾动,从而减轻就座者臀部、大腿部、腰背部的疲劳以及下肢的肿胀,更详细地说,将座部的倾动机构转换成机械运动的机构,使座面机械地沿前后和/或左右方向反复倾动运动,连续地改变与座位姿势有关的胯关节角度(躯体大腿角)、腰骶角(骶角)和/或躯体侧曲角度(躯体大腿角),借此提高肌肉的可动性,缓和以腰背部为主的骨盆周围肌肉持续的紧张,另外,移动与座面接触的部位,从而减轻臀部及大腿的疼痛或下肢的肿胀。但是,在让这样的倾动椅子的座部以一定的周期倾动的情况下,如将倾动用的支持轴设置在离开通常就座状态的坐骨支持位置的位置,随着座部的周期的倾动,就座者的上体就会大幅度地上下运动,引起视线变动,有可能导致目眩。另外,可以理解,因体格的不同,在坐骨结节部的位置也存在着个人差别。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就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减轻目眩等不舒适感、适当地减轻疲劳的倾动椅子。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椅子,在具有可倾动地支撑座部的支持部,并且设有使通过该支持部支撑的座部以一定周期倾动的倾动机构,从而减轻就座者臀部、大腿部、腰背部的疲劳及下肢的肿胀的倾动椅子中,其特征在于,将上述支持部支撑的座部的倾动支点位置设置在座部前后方向中心位置的后方的坐骨结节部附近、即设置在使就座状态下就座者的上体的上下运动可小的位置。根据这种结构,由于是以坐骨结节部附近为中心使座部周期地倾动的,所以,可以防止就座者的上体的上下运动,减少目眩的发生。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另一种形式,举出有,在通过包括可倾动地支撑就座的支持部,并且设置有使由该支持部支撑的座部以一定周期倾动的倾动机构,减轻就座者臀部、大腿部、腰背部的疲劳及下肢的肿胀的倾动椅子中,还设置有用于沿座部前后方向能变更由上述支持部支撑的座部的倾动支点位置的变更装置。根据这种结构,可对应于就座者的体格或就座状态变更为防止就座者上体上下运动的倾动支点位置,将该倾动支点位置配置在坐骨结节部附近,可减少目眩的发生,发挥倾动椅子的本来效果,缓和就座者的疲劳。另外,作为使座部以一定周期倾动的方法,如果设置通过升降离开用于支持座部的支持部的位置、使该座部以一定周期倾动的倾动机构,通过可旋转地支撑就座者施加载荷的座部位置,并且升降离开就座者难于施加相对较大载荷的座部支持部的位置,能以小驱动力使座部倾动。另外,作为变更装置,通过沿座部前后方向能连续地变更构成支持部的支持轴而成,因此,可无级地改变座部的倾动支点位置,根据就座者的体型等作细微调整。再者,作为变更装置,通过沿座部前后方向能分级地变更构成支持部的支持轴而成,因此,可简单地构成变更装置,而且,在采用沿座部前后方向能改变支持部的安装位置的结构的情况下,由于不需要设置复杂的结构,所以可简单变更支持位置。除此之外,通过将上述倾动支点位置设置在靠背部前面的前方50mm~180mm的范围,可根据市场流通的事务用椅子的座部大小、就座者的体格或就座姿势等,能转动地支撑就座者的坐骨结节部附近的部位。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案的倾动椅子的概略侧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倾动机构主要部分的正面图。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图4是上述实施方案的支持部的示意图。图5是上述实施方案的就座状态的示意图。图6是表示上述实施方案的支持部的第二实施方案的侧视图。图7是表示上述实施方案的支持部的第三实施方案的侧视图。符号说明HB是坐骨结节部,3是座部,4是倾动机构,6是支持部,7是升降机构,21是靠背主体,61d是支持轴,100是倾动椅子。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案。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案的倾动椅子100的概略侧视图,另外,图2是使座部3倾动用的倾动机构4的正面图,图3是其A-A剖视图。再者,图4是表示设置在座部3后方的支持部6的示意图,图5是表示就座状态下的臀部、坐骨结节部HB及支持轴61d的关系的示意图。该倾动椅子100在事务、作业及监视的情况下使用,具有在脚部1与座部3之间以机械方式构成的倾动机构4,通过该倾动机构4产生的倾动动作,以一定周期慢慢地改变座部3的倾斜角度,由此,减轻就座者臀部、大腿部、腰背部的疲劳及下肢的肿胀,另外,在使该座部3以一定周期倾动之际,根据就座者的体型等调节倾动支点位置的前后方向位置,使该支点位置的前后方向位置处于就座者的坐骨结节部HB附近,由此,可防止随着周期的倾动就座者的上体的上下运动,从而减少目眩的发生。下面,详细说明该倾动椅子100的具体结构。倾动椅子100的脚部1通过在多个支脚10的中心位置设置一根脚支柱11而构成,在该脚支柱11上安装有倾动机构4和靠背支杆20,在该脚支柱11的上端安装有倾动机构4的壳体5,同时,在该脚支柱11的后方固定地安装上述靠背支杆20。另外,在该脚支柱11上安装有使座部3整体适当地升降用的气体弹簧以及使靠背主体21相对于座部3后倾用的气体弹簧等。安装在该脚部1后方的靠背支杆20,其前端一侧安装有靠背主体21,并可相对座部3分离且独立地设置有靠背部2,上述靠背主体21具有缓冲部件,上述靠背部2由靠背支杆20和靠背主体21构成。通过可相对座部3分离且独立地设置靠背部2,在周期地改变座部3的倾斜角度的情况下,反复进行夹持在靠背部2与座部3之间的就座者的腰部附近的弯曲动作与伸展动作,促进肌肉的可动性。更详细地说,在座部3与靠背部2的角度小的情况下,夹持在靠背部2与座部3之间的就座者的腰部附近弯曲,另外,在座部3与靠背部2的角度大的情况下,就座者的腰部附近的弯曲得以伸展。在本实施方案中,虽然说明了靠背部2为固定式的结构,但是,也可以采用相对脚部1可适当后倾的机构。另一方面,对应于该靠背部2设置的座部3,是本着与就座者的平均体型相符合而设置的,因此,将靠背主体21前面一侧到座部3前端部的距离D1设定为390mm~480mm,另外,将脚支柱11的中心位置CL2到座部3前端位置的距离D2设定为240mm~390mm。将脚支柱11的中心位置CL2到靠背主体21前面的距离D3设定为80mm~180mm。该座部3由设置在座面一侧的缓冲部件30和设置在该缓冲部件30里侧的座板31构成。该座板31由大致沿着整个面支撑缓冲部件30的薄板状部件构成,在其下面一侧安装有比该座板31小的金属制成的加强部件32。在安装于该座部3下方的加强部件32的下面一侧,安装有支持部件61及前方轴承79等。通过该加强部件32,将支持部件61及前方轴承79等构成的倾动动作时的力分散在加强部件32上,另外,通过大于该加强部件32的座板31,将该力分散在整个缓冲部件30上。如图1及图2等所示,使该座部3倾动的倾动机构4具有用于支撑座部3后方的支持部6,通过从外部供给的电力使座部3的前方作升降动作的升降机构7。将该支持部6与升降机构7安装在壳体5上,座部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倾动椅子,在具有可倾动地支撑座部的支持部,并且设有使通过该支持部支撑的座部以一定周期倾动的倾动机构的倾动椅子中,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支持部支撑的座部的倾动支点位置设置在座部前后方向中心位置的后方的坐骨结节部附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宇士博宇士明子清濑孝秋田村正雄植村敏基
申请(专利权)人:国誉株式会社有限公司宇土人机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