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刮须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2961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1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刮须插座,包括变压器和底座;变压器包括骨架、插脚、线圈和铁芯;线圈绕设在骨架上;铁芯套设在骨架外,并与骨架固定连接;插脚固定在骨架上,并与线圈的导线线端电性接触且固定连接;底座开设有与插脚插接配合的插槽;插槽内设置有与插脚电性接触的导电触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固定在骨架上插脚,插脚与线圈的导线端部连接,取代现有采用导电引线连接的方式,省去了支撑部,且将导电触片设置在插槽内,插脚插入插槽内而使得变压器和底座之间尽可能的靠近,缩小变压器与底座之间的距离,进而缩小该刮须插座整体的高度。

A shaving so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刮须插座
本技术涉及一种插座,尤其涉及一种刮须插座。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刮须插座包括配合使用的变压器和底座;现有的变压器包括骨架、绕设在骨架上所形成的线圈、套设在骨架外的导磁铁芯、以及卷绕包裹线圈的胶布;在刮须插座在装配过程中,线圈的导线线端采用与导电引线连接,之后引线与底座的导电触片接触,进而实现变压器与底座的电性连接的方式;但是,现有的变压器,如图1所示,其骨架的相对两侧均需要向外延伸出用来支撑固定引线的支撑部80,该支撑部80使得骨架的高度较高;同时,由于支撑部80的存在,支撑部80使得变压器与底座的中心之间的距离较大,进而使得变压器与底座配合连接后的刮须插座整体的高度较高,占用空间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刮须插座,其能省去支撑部而降低骨架高度,且能缩小变压器与底座的中心之间的距离,进而降低刮须插座整体高度。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刮须插座,包括变压器和底座;所述变压器包括骨架、插脚、线圈和铁芯;所述线圈绕设在所述骨架上;所述铁芯套设在所述骨架外,并与所述骨架固定连接;所述插脚固定在所述骨架上,并与所述线圈的导线线端电性接触且固定连接;所述底座开设有与所述插脚插接配合的插槽;所述插槽内设置有与所述插脚电性接触的导电触片。进一步地,所述刮须插座还包括保护壳,所述铁芯固定在所述保护壳内;所述骨架固定在所述保护壳上。进一步地,所述刮须插座还包括绝缘胶带;所述绝缘胶带卷绕在所述线圈外,以包覆所述线圈并使所述线圈的导线线端露出所述绝缘胶带。进一步地,所述铁芯上设置有第一定位结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二定位结构;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和所述第二定位结构插装配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为固定在所述铁芯上的定位柱;所述第二定位结构为开设在所述底座上的定位孔。进一步地,所述刮须插座还包括锁定结构,所述锁定结构用于将所述变压器和所述底座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锁定结构包括开设在所述铁芯上的穿孔,开设在所述底座上的螺纹孔,以及锁紧螺杆;所述锁紧螺杆的杆部穿过所述穿孔并与所述螺纹孔螺接配合。进一步地,所述锁定结构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锁定结构对称分置于所述铁芯的相对两侧。进一步地,所述穿孔贯通所述铁芯的上下两面。进一步地,所述铁芯包括多片退火硅钢片,多片所述退火硅钢片由上至下依次堆叠,且任意两相邻所述退火硅钢片之间固定连接。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设置固定在骨架上插脚,插脚与线圈的导线端部连接,取代现有采用导电引线连接的方式,省去了支撑部,且将导电触片设置在插槽内,插脚插入插槽内而使得变压器和底座之间更加靠近,缩小变压器与底座的中心之间的距离,进而缩小该刮须插座整体的高度。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刮须插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刮须插座的结构示意图(除去绝缘胶带);图3为本技术刮须插座的拆分结构示意图之一(除去保护壳);图4为本技术刮须插座的拆分结构示意图之二;图5为本技术底座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中:10、变压器;11、骨架;12、插脚;13、线圈;131、线圈的导线线端;14、铁芯;141、退火硅钢片;20、底座;21、插槽;30、导电触片;40、保护壳;50、第一定位结构;60、第二定位结构;70、锁定结构;71、穿孔;72、螺纹孔;73、锁紧螺杆;80、支撑部;90、绝缘胶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2-5所示的一种刮须插座,包括变压器10和底座20;该变压器10包括骨架11、插脚12、线圈13和铁芯14;该线圈13绕设在骨架11上;该铁芯14套设在该骨架11外,并与该骨架11固定连接;该线圈13插脚12固定在该骨架11上,并与线圈的导线线端131电性接触且固定连接,如此,该线圈13和该插脚12电导通;此处,线圈的导线线端131是指绕设成该线圈13的导线的端部;线圈的导线线端131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该插脚12上;该线圈13底座20开设有与该插脚12插接配合的插槽21;插槽21内设置有与该插脚12电性接触的导电触片30,如此,该插脚12与该导电触片30电导通;该导电触片30可为现有的弹性触片,通过弹性触片的弹性确保其与插脚12保持接触。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通过该插脚12和该导电触片30的电性接触,而实现该变压器10与该底座20的电连接,取代了现有采用导电引线实现电连接的方式,可省去如图1所示的支撑部80,降低了该骨架11的高度,且不会对变压器10和底座20之间的相互靠近造成阻碍;同时地,该插脚12插入插槽21内,可使得该变压器10和该底座20之间更加靠近,缩小该变压器10与该底座20的中心之间的距离,进而降低了本刮须插座的整体高度,可将本刮须插座的做的尽可能小,节省本刮须插座的安装空间。为实现对该铁芯14的保护,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4所示,本刮须插座还包括保护壳40,该铁芯14固定在该保护壳40内,可避免该铁芯14在外部力作用下磨损;该骨架11固定在该保护壳40上,实现该骨架11的安装。具体地,该骨架11呈H型,便于该线圈13绕设,且在该线圈13绕设时能对该线圈13进行限位,避免该线圈13脱离该骨架11。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本刮须插座还包括绝缘胶带90;该绝缘胶带90卷绕在该线圈13外,以包覆该线圈13,进而避免漏电;同时地,使该线圈的导线线端131露出该绝缘胶带90,以确保该绝缘胶带90可与该插脚12接触;此处,现有的刮须插座由于设置有导电引线,导致现有的在采用该绝缘胶带90包裹时需要将导电引线一起包裹,而本实施例中由于省去了导电引线,此时无需对导电引线进行包裹,节省了该绝缘胶带90的使用量,节约成本。为了便于该变压器10与该底座20的组装,如图3和图4所示,优选地,在该铁芯14上设置第一定位结构50,在该底座20上设置第二定位结构60;该第一定位结构50和该第二定位结构60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刮须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压器和底座;所述变压器包括骨架、插脚、线圈和铁芯;所述线圈绕设在所述骨架上;所述铁芯套设在所述骨架外,并与所述骨架固定连接;所述插脚固定在所述骨架上,并与所述线圈的导线线端电性接触且固定连接;所述底座开设有与所述插脚插接配合的插槽;所述插槽内设置有与所述插脚电性接触的导电触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刮须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压器和底座;所述变压器包括骨架、插脚、线圈和铁芯;所述线圈绕设在所述骨架上;所述铁芯套设在所述骨架外,并与所述骨架固定连接;所述插脚固定在所述骨架上,并与所述线圈的导线线端电性接触且固定连接;所述底座开设有与所述插脚插接配合的插槽;所述插槽内设置有与所述插脚电性接触的导电触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刮须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刮须插座还包括保护壳,所述铁芯固定在所述保护壳内;所述骨架固定在所述保护壳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刮须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刮须插座还包括绝缘胶带;所述绝缘胶带卷绕在所述线圈外,以包覆所述线圈并使所述线圈的导线线端露出所述绝缘胶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刮须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上设置有第一定位结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二定位结构;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和所述第二定位结构插装配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刮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雪忠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拉斐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