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伪标签、带防伪标签的商品或商品包装、防伪验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52909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1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伪标签、带防伪标签的商品或商品包装、防伪验证系统,该防伪标签包括RFID芯片和易毁部分,所述易毁部分包括配对单元,所述配对单元与所述RFID芯片相关联配对,所述配对单元用于在一次使用后即被损毁,且当其被损毁后所述防伪标签无法继续使用。由于易毁部分的易毁特性,使得防伪标签被破坏后无法再继续使用,因此可以有效防止正品上的RFID标签被重用或复制利用,从而达到正品防伪溯源的目的。

Anti counterfeiting label, commodity or commodity package with anti counterfeiting label, anti counterfeiting verifica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伪标签、带防伪标签的商品或商品包装、防伪验证系统
本技术涉及防伪
,特别涉及一种防伪标签、带防伪标签的商品或商品包装、防伪验证系统。
技术介绍
受利益的驱使,各种假冒伪劣产品层出不穷。企业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保护企业的品牌知名度,让消费者买到货真实的商品,提出了各种防伪手段,例如防伪标签。目前应用较多的防伪标签是RFID标签,因为RFID标签可以记录商品的溯源流通信息,从而可以较好地识别商品的真伪,然而RFID标签依然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容易被重用和复制,造假者可以将正品上的RFID标签取下来重用到伪品上或复制标签信息,导致防伪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改善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RFID标签容易被重用和复制的不足,提供一种防伪标签,以及带防伪标签的商品或商品包装、防伪验证系统。本技术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如何防止RFID标签被重用和复制。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伪标签,包括RFID芯片和易毁部分,所述易毁部分包括配对单元,所述配对单元与所述RFID芯片相关联配对,所述配对单元用于在一次使用后即被损毁,且当其被损毁后所述防伪标签无法继续使用。应用上述防伪标签时,将防伪标签粘贴于或者是通过嵌入的方式设置于商品或商品包装的封口处,在打开商品前可以进行真伪验证,验证为正品后即可打开商品,打开商品时易毁部分中的配对单元即被破坏,导致配对单元不可重复利用或复制,由于RFID芯片与配对单元是关联配对的,因此缺乏了配对单元,RFID芯片不能被单独重复利用,有效地防止通过复制正品标签的造假行为。防伪标签通过粘贴或者嵌入的方式设置于商品或商品包装,当撕扯防伪标签时易毁部分即会被损坏,因而可以防止直接将正品的防伪标签取下用于伪品的造假行为,即防止防伪标签被转移。在可实施方案中,所述RFID芯片与所述配对单元通过第一方式和/或第二方式进行关联配对;所述第一方式为具有相同或相应的信息,所述第二方式为电路连通。第一方式为信息配对方式,第二方式为物理配对方式,两种方式都可以有效可靠地实现关联配对,保障易毁部分损毁后防伪标签不能继续使用或被复制使用。本技术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如何增加视觉效果。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所述配对单元为OLED屏。所述OLED屏与所述RFID芯片电路连通。所述OLED屏与所述RFID芯片具有相同或相应的信息。OLED屏的制作材料易碎,只要发生弯折即被损坏,因此可以有效的防止复用,OLED屏自带发光功能,不仅可以显示信息,而且还具有光感,视觉效果好,而且显示的信息可以是用于防伪验证的信息,也可以是促销信息,既具有防伪效果,又具有美化、宣传效果。在进一步优化的方案中,所述易毁部分还包括天线线圈,所述天线线圈采用易碎材料制作。天线线圈在经受折叠后易被损坏,从物理上使得防伪标签不能被重复利用。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带防伪标签的商品,包括商品本体和设置于所述商品本体上的防伪标签,所述防伪标签为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防伪标签。所述防伪标签通过粘贴或嵌入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商品本体上。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带防伪标签的商品包装,包括包装本体和设置于所述包装本体上的防伪标签,所述防伪标签为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防伪标签。所述防伪标签通过粘贴或嵌入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包装本体上。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防伪验证系统,包括带NFC功能模块的设备,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防伪标签,以及服务器;所述带NFC功能模块的设备用于为所述防伪标签提供电能,及读取RFID芯片中存储的信息,并发送给所述服务器,所述服务器用于将所述带NFC功能模块的设备发送的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信息进行匹配验证,并将验证结果信息发送给所述带NFC功能模块的设备。当配对单元采用OLED屏时,OLED屏用于显示预先标记的信息。标记的信息可以是与RFID芯片关联配对的信息,也可以是促销信息,既具有防伪效果,又具有美化、宣传效果。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防伪验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带NFC功能模块的设备读取RFID芯片中的防伪验证信息,并将所述防伪验证信息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将所述防伪验证信息与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匹配,并将验证结果信息发送给所述带NFC功能模块的设备;或者,服务器根据所述防伪验证信息,从数据库中调取出与之相应的信息,并将调取出的信息发送给所述带NFC功能模块的设备;OLED屏显示预先标记的信息,所述信息包括商品相关信息,和/或,与RFID芯片关联配对的第一配对信息。所述验证结果信息还包括与OLED屏关联配对的第二配对信息,通过比较第一配对信息和第二配对信息是否匹配进行真伪验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防伪标签是在传统RFID标签的基础上,增加了易毁部分中的配对单元,使得易毁部分损毁后整个标签即被破坏,防伪标签不能继续使用,由此,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RFID标签容易被重用或复制用于伪品的问题,提高防伪效果。尤其是RFID与OLED结合的方案,具有更突出的优势,具体如下:1)OLED屏被弯折时即被损坏,并且不可修复,有效防止防伪标签被重用或复制利用;2)OLED屏与RFID天线部分电路连通,OLED屏损毁后无法显示RFID芯片中关联的信息;3)OLED屏具有显示功能,可以显示信息,增强视觉效果;4)OLED屏可以显示与RFID关联配对的信息,若两者信息不匹配,出现信息错位,即可说明RFID标签被重用或复制利用,双重关联匹配手段进一步增强防伪效果;5)OLED屏通过与RFID天线部分电路连通,可以实现OLED屏和RFID芯片均通过无源方式供电,继而可以避免设置供电模块,简化电路结构及减小标签尺寸;6)天线线圈基材使用易碎材料制作,粘贴后无法二次转移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结构的防伪标签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结构的防伪标签的示意图。图3为RFID芯片与OLED引线图。图中标记说明10-RFID芯片;20-OLED配线;30-天线线圈;40-整流二极管;50-OLED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RFID芯片和易毁部分,所述易毁部分包括配对单元,所述配对单元与所述RFID芯片相关联配对,所述配对单元用于在一次使用后即被损毁,且当其被损毁后所述防伪标签无法继续使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RFID芯片和易毁部分,所述易毁部分包括配对单元,所述配对单元与所述RFID芯片相关联配对,所述配对单元用于在一次使用后即被损毁,且当其被损毁后所述防伪标签无法继续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芯片与所述配对单元通过第一方式和/或第二方式进行关联配对;所述第一方式为具有相同或相应的信息,所述第二方式为电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对单元为OLED屏,且所述OLED屏与所述RFID芯片电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OLED屏与所述RFID芯片具有相同或相应的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易毁部分还包括天线线圈,所述天线线圈采用易碎材料制作。


6.一种带防伪标签的商品,其特征在于,包括商品本体和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洋李征冉君何志学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普什信息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