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树生专利>正文

高温凝结水回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2766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高温凝结水回收器所属技术领域为锅炉供热系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锅炉供热系统高温凝结水闭式回收与水泵汽蚀防治。技术方案重点:本发明专利技术为机电一体化的多功能设备,在设备内增加自动调压装置用来保护用汽设备生产工艺安全,在设备内增加汽蚀消除装置用来保护水泵安全,将传统的排汽降温变成利用二次汽、新蒸汽压力将水面施压,即:将传统的泵负压吸水变成正压给水,解决水泵汽蚀和保障生产工艺安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主要用途:用于锅炉蒸汽换热后产生的凝结水闭式回收技术和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在锅炉蒸汽换热后产生的凝结水回收应用系统中,传统的回收方式是用开式凝结水箱(1)和进水管(2)、排汽管(3)、水泵(4)组成的,不足之处是浪费热能和水质被空气中的CO2、SO2、NxOx污染成酸性水质,水箱及管道金属被O2氧腐蚀。本专利技术高温凝结水回收器,取代传流的开式凝结水箱(1),其结构原理创新在于五个方面①自动调压装置(11)本专利技术将设备安全和工艺安全分开,用安全阀保证设备结构安全,用调压装置(11)确保生产工艺的系统安全。为确保泵进口处2m以上的正压水头,在集水容器内增设自动调压装置(11),采用多级水封和“U”型管原理,不同的是调压装置内设置了若干单向压力阀,阀的压力分为两种一种是无压型,PN≤0.09Mpa,常用于采暖、溴化锂制冷的中央空调等0.1Mpa以下的凝结水回收工程中;一种是压力型,PN≥0.1Mpa,常用于石化、钢铁、热电等工业用热系统工程中。阀压是根据余压单独设计,阀体用不锈钢制成。在保证正常回水的情况下,阀压适当提高,一是有利于二次汽在容器内的二次凝结,是闪蒸回收的重要节能措施;二是二次汽向水面施压,保证水泵防汽蚀必需的正压水头;三是形成闭式系统,保证设备及管道内无氧,不生锈。②除污装置(10)因集水容器的体积小于被替代的凝结水箱体积,早期在试验室里试验时铁锈等硬块打坏了水泵叶轮。因此,集水容器内增设除油污和杂质的除污装置(10),用于提高水质纯净度。③汽蚀消除装置(12)当集水容器的水位降到底部时,原平静的水面立即出现降水漏斗(与龙卷风形状相同),二次汽入泵仍发生“汽蚀”。根据透明玻璃钢和水掺深颜色观察的试验结果,以阿基米德螺线方程为理论依据,用不锈钢做成的多层导流体,在水位下降时,上部导流结构自动闭锁,确保了低水位时无“汽蚀”现象发生。该装置为汽蚀消除装置(12)。④水泵改型为满足集水容器下装配双套电机泵的要求,我们将现有的水泵泵体用氟橡胶密封,由泵耐温80-110℃提高到160℃以上,增强泵体耐温耐久性能;三是将泵底座改为轻型,直接固定在设备下部的槽钢上。从总体结构可以看出,自动调压装置保持了集水容器内特定的压力,凝结水在重力和二次汽压力下,经汽蚀消除装置正压入泵,从根本上消除了负压下高温水对水泵汽蚀发生的条件。⑤自控用PLC可编程控制器编程控制一用一备的高温泵,安全可靠,自动化程度高。附图说明图1传统的开式凝结水箱2高温凝结水回收器原理图1-开式凝结水箱2-进水管3-排汽管4-水泵5-进水管6-排污管 7-安全阀8-调压管9-蒸汽、二次汽10-除污装置11-自动调压装置12-汽蚀消除装置13-水泵14-出水管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蒸汽锅炉用汽设备产生的高温凝结水闭式回收技术与设备,它包括除污装置(10)、自动调压装置(11)、汽蚀消除装置(12)、电机泵(13)和集水容器及安全阀。2.集水容器内的自动调压装置(11),是在容器内超过特定压力时,会自动向容器外排汽减压成特定压力。3.集水容器内的汽蚀消除装置(12),是在容器内保证水面以上的汽体(气体)不会进入水泵,产生特定的正压水头,防止了水泵汽蚀破坏。全文摘要高温凝结水回收器所属
为锅炉供热系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锅炉供热系统高温凝结水闭式回收与水泵汽蚀防治。技术方案重点本专利技术为机电一体化的多功能设备,在设备内增加自动调压装置用来保护用汽设备生产工艺安全,在设备内增加汽蚀消除装置用来保护水泵安全,将传统的排汽降温变成利用二次汽、新蒸汽压力将水面施压,即将传统的泵负压吸水变成正压给水,解决水泵汽蚀和保障生产工艺安全。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用途用于锅炉蒸汽换热后产生的凝结水闭式回收技术和设备。文档编号F22D11/00GK1719101SQ200410102488公开日2006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27日专利技术者李树生 申请人:李树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蒸汽锅炉用汽设备产生的高温凝结水闭式回收技术与设备,它包括除污装置(10)、自动调压装置(11)、汽蚀消除装置(12)、电机泵(13)和集水容器及安全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树生
申请(专利权)人:李树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