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式燃气灶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2725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11:21
一种高效式燃气灶具,设置有灶具主体、非受热式锅支架和高效式燃烧器,非受热式锅支架和高效式燃烧器分别装配于灶具主体;所述高效式燃烧器设置有高效式火盖和火盖座,火盖座装配于灶具主体,高效式火盖装配于火盖座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高效式火盖的非受热式炉耳所辐射范围内的第一火孔的面积减少或是甚至无火孔,从而该高效式燃气灶具就能减少对非受热式炉耳进行加热,并将节省下来的能量对锅具加热,从而提高该灶具的效率。又因为当灶具在相同的负荷情况下,减少非受热式炉耳区域的第一火孔时,第二火孔的单位负荷就会增加产生的火舌会变长,从而使得火焰与锅具接触更好,提高该灶具的效率。

An efficient gas sto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式燃气灶具
本技术涉及灶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式燃气灶具。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灶具都使用锅架支撑锅具,从而锅具对进行加热,但是灶具对锅具的同时也要消耗部分能量对锅架进行加热,这部消耗的能量对锅具而言就会造成浪费。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高效式燃气灶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足甚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高效式燃气灶具。该高效式燃气灶具防止菜汁、污渍或液体积聚和进入灶具内部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提供一种高效式燃气灶具,设置有灶具主体、非受热式锅支架和高效式燃烧器,非受热式锅支架和高效式燃烧器分别装配于灶具主体。优选的,上述高效式燃烧器设置有高效式火盖和火盖座,火盖座装配于灶具主体,高效式火盖装配于火盖座的上方。优选的,上述非受热式锅支架设置有非受热式炉耳和架主体,非受热式炉耳分别焊接于架主体。优选的,上述非受热式炉耳的沿长线分别与高效式火盖的圆心重叠,以高效式火盖的圆心为角顶点,并以非受热式炉耳的沿长线为角平分线定义圆心角α,且0°<α≤30°。优选的,上述高效式火盖设置有多个火孔,火孔从高效式火盖的内壁面贯穿至高效式火盖的外壁面。将圆心角α辐射在高效式火盖的外壁面范围内的火孔定义第一火孔且第一火孔的总面积定义为A1,将圆心角α辐射在高效式火盖的外壁面的面积定义为S1,第一火孔的单位面积B1=A1/S1。将不在圆心角α辐射范围内火孔定义为第二火孔,且第二火孔的总面积定义为A2,高效式火盖的外壁面的总面积定义为S,第二火孔的单位面积为B2=A2/(S-S1)。存在0<B1<B2。优选的,上述第一火孔的单位面积数量小于第二火孔的单位面积数量。优选的,上述圆心角α辐射在高效式火盖的外壁面范围内没有火孔。优选的,上述非受热式炉耳设置有3个或以上,非受热式炉耳平均分布于架主体且3个非受热式炉耳的高度相同。2°<α≤10°。优选的,上述高效式燃烧器还设置有用于防止高效式火盖移位的限位结构,限位结构设置于高效式火盖与火盖座的接触面。本技术的高效式燃气灶具,还设置有与架主体匹配的盛液盘,盛液盘装配于灶具主体,且架主体套装于盛液盘的外侧。本技术的高效式燃气灶具,设置有灶具主体、非受热式锅支架和高效式燃烧器,非受热式锅支架和高效式燃烧器分别装配于灶具主体;所述高效式燃烧器设置有高效式火盖和火盖座,火盖座装配于灶具主体,高效式火盖装配于火盖座的上方。本技术的高效式火盖的非受热式炉耳所辐射范围内的第一火孔的面积减少或是甚至无火孔,从而该高效式燃气灶具就能减少对非受热式炉耳进行加热,并将节省下来的能量对锅具加热,从而提高该灶具的效率。又因为当灶具在相同的负荷情况下,减少非受热式炉耳区域的第一火孔时,第二火孔的单位负荷就会增加产生的火舌会变长,从而使得火焰与锅具接触更好,提高该灶具的效率。附图说明利用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图1为一种高效式燃气灶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圆心角α的示意图。图3为一种高效式燃气灶具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图3中V区域的放大图。图1至4中,包括有:灶具主体100、非受热式锅支架200、非受热式炉耳210、架主体220、高效式燃烧器300、高效式火盖310、第一火孔311、第二火孔312火盖座320、火盖座320。具体实施方式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高效式燃气灶具,如图1至4所示,设置有灶具主体100、非受热式锅支架200和高效式燃烧器300,非受热式锅支架200和高效式燃烧器300分别装配于灶具主体100。高效式燃烧器300设置有高效式火盖310和火盖座320,火盖座320装配于灶具主体100,高效式火盖310装配于火盖座320的上方。非受热式锅支架200设置有非受热式炉耳210和架主体220,非受热式炉耳210分别焊接于架主体220。非受热式炉耳210的沿长线分别与高效式火盖310的圆心重叠,以高效式火盖310的圆心为角顶点,并以非受热式炉耳210的沿长线为角平分线定义圆心角α,且0°<α≤30°,具体可以为1°、2°、3°、4°、6°、7°、8°、9°、12°、15°、28°等,只要满足0°至30°范围内即可以,本技术的圆心角α优选为2°<α≤10°。本实施例具体的α为5°。需说明的是,本技术的圆心角α的大小与高效式火盖310的直径、炉耳的厚度和炉耳的位置有直接的关系。例如,对于高效式火盖310的直径大、炉耳的厚度的小与炉耳离高效式火盖310远时,α的角度可以减少,以保证炉耳不与火舌接触;对于高效式火盖310的直径小、炉耳的厚度的大与炉耳离高效式火盖310近时,α的角度可以增加,以保证炉耳不与火舌接触。高效式火盖310设置有多个火孔,火孔从高效式火盖310的内壁面贯穿至高效式火盖310的外壁面。将圆心角α辐射在高效式火盖310的外壁面范围内的火孔定义第一火孔311且第一火孔311的总面积定义为A1,将圆心角α辐射在高效式火盖310的外壁面的面积定义为S1,第一火孔311的单位面积B1=A1/S1。将不在圆心角α辐射范围内火孔定义为第二火孔312,且第二火孔312的总面积定义为A2,高效式火盖310的外壁面的总面积定义为S,第二火孔312的单位面积为B2=A2/(S-S1),存在0<B1<B2。本技术的第一火孔311的单位面积数量小于第二火孔312的单位面积数量,也可以为第一火孔311直径小于第二火孔312直径,具体的实施方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本实施例有第一火孔311直径小于第二火孔312直径。需说明的是,本技术的第一火孔311的单位面积小于第二火孔312的单位面积,与第一火孔311直径小于第二火孔312直径,这两个方式的目的都是减少圆心角α辐射范围内的热量,从而降低炉耳可以吸收到的热量,从而提高炉具的效率。非受热式炉耳210设置有3个或以上,非受热式炉耳210平均分布于架主体220且3个非受热式炉耳210的高度相同。本实施例的非受热式炉耳210设置为4个。需说明的是,本技术的非受热式炉耳210可以设置为4个,也可以设置为3个、5个、6个等,只需满足大于3以上的任意正整数即可,具体的实施方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高效式燃烧器300还设置有用于防止高效式火盖310移位的限位结构,限位结构设置于高效式火盖310与火盖座320的接触面。本技术的灶具还设置有与架主体220匹配的盛液盘,盛液盘装配于灶具主体100,且架主体220套装于盛液盘的外侧。限位结构的作用是防止高效式火盖310移位,确保第一火孔311在非受热式炉耳210的圆心角范围内。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式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设置有灶具主体、非受热式锅支架和高效式燃烧器,非受热式锅支架和高效式燃烧器分别装配于灶具主体;/n所述高效式燃烧器设置有高效式火盖和火盖座,火盖座装配于灶具主体,高效式火盖装配于火盖座的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式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设置有灶具主体、非受热式锅支架和高效式燃烧器,非受热式锅支架和高效式燃烧器分别装配于灶具主体;
所述高效式燃烧器设置有高效式火盖和火盖座,火盖座装配于灶具主体,高效式火盖装配于火盖座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式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受热式锅支架设置有非受热式炉耳和架主体,非受热式炉耳分别焊接于架主体;
所述非受热式炉耳的沿长线分别与高效式火盖的圆心重叠,以高效式火盖的圆心为角顶点,并以非受热式炉耳的沿长线为角平分线定义圆心角α,且0°<α≤30°;
所述高效式火盖设置有多个火孔,火孔从高效式火盖的内壁面贯穿至高效式火盖的外壁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式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将圆心角α辐射在高效式火盖的外壁面范围内的火孔定义第一火孔且第一火孔的总面积定义为A1,将圆心角α辐射在高效式火盖的外壁面的面积定义为S1,第一火孔的单位面积B1=A1/S1;
将不在圆心角α辐射范围内火孔定义为第二火孔,且第二火孔的总面积定义为A2,高效式火盖的外壁面的总面积定义为S,第二火孔的单位面积为B2=A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平王成王溯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陈小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