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区间隧道最低处抽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26103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1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区间隧道最低处抽水装置,包括移动车架上设置的抽水管,所述抽水管设置在调节臂上,所述调节臂上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抽水管的下端升降,所述抽水管的管口端与自吸泵的进水口连通,所述自吸泵的出水口与污水箱连通,所述污水箱与污水处理机构连接,污水处理机构用于实施对污水的处理,该抽水装置安装在轨道车上,将移动车架移动至区间通道的积水位置,通过调节机构调节抽水管的下端高度,启动自吸泵,将积水及污泥抽送至污水箱内,并且通过污水处理机构对污水进行处理,进而确保排出的污水为较为清洁的水,该抽水装置操作方便,能够有效保证施工安全。

A pumping device for the lowest part of tu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区间隧道最低处抽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工程施工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区间隧道最低处抽水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V”型坡盾构区间隧道最低点一般设置在区间通道位置,在盾构进行上坡掘进时,因冲洗管片和渣土,区间通道处易发生积水,常用抽排方式:采用自吸泵放置在区间通道钢管片的隔仓中,人工控制水泵开关进行抽排水,因隔仓空间比较狭小,且自吸泵自身抽水方式,无法将积水抽排干净,因区间隧道施工,电瓶车时常经过该处,人员需要下到轨行区域,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区间隧道最低处抽水装置,能够方便将区间通道的积水抽干,确保施工安全。本技术中的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区间隧道最低处抽水装置,包括移动车架上设置的抽水管,所述抽水管设置在调节臂上,所述调节臂上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抽水管的下端升降,所述抽水管的管口端与自吸泵的进水口连通,所述自吸泵的出水口与污水箱连通,所述污水箱与污水处理机构连接,污水处理机构用于实施对污水的处理。本技术还存在以下特征:所述调节臂的前端设置有第一、第二支臂,所述第一支臂与第二支臂之间铰接连接,所述第一支臂与调节臂铰接,第一支臂两端的铰接轴水平且相互平行,所述抽水管固定在第一、第二支臂上。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调节臂上的第一调节油缸,所述第一调节油缸的缸体与调节臂铰接,所述第一调节油缸的活塞杆与第一支臂的中段铰接,所述第一调节油缸两端的铰接轴均与第一支臂两端的铰接轴平行。>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支臂上的第二调节油缸,所述第二调节油缸的缸体与第一支臂铰接,所述第二调节油缸的活塞杆与第二支臂的中段铰接,所述第二调节油缸两端的铰接轴均与第一支臂两端的铰接轴平行。所述抽水管通过第一安装卡扣固定在第二支臂的悬伸端,所述抽水管的管口延伸且竖直向下,所述第二支臂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抽水管的第二安装卡扣,所述第一支臂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抽水管的第三安装卡扣。所述污水处理机构包括还与包括污水箱间隔设置的第一水箱,所述第一水箱与第二水箱连通,所述污水箱与第一水箱之间通过隔板隔设开来,所述第一水箱与第二水箱之间通过过滤板隔设开来,所述隔板上设置有连通两腔室的通孔,所述污水箱的箱口与自吸泵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二水箱与排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所述通孔邻近隔板的上端边缘布置多个。所述污水箱的底部为收口状结构布置,位于污水箱的底部设置有排渣机,所述排渣机的出口与脱水机的进料口连通。所述第一水箱与第二水箱之间设置有插板,所述插板上设置有插口,所述插口竖直布置,所述过滤板为多孔网板且两端插置在插板的插口内。与已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该抽水装置安装在轨道车上,将移动车架移动至区间通道的积水位置,通过调节机构调节抽水管的下端高度,启动自吸泵,将积水及污泥抽送至污水箱内,并且通过污水处理机构对污水进行处理,进而确保排出的污水为较为清洁的水,该抽水装置操作方便,能够有效保证施工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用于区间隧道最低处抽水装置处在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用于区间隧道最低处抽水装置的前端结构示意图;图3是污水箱及污水处理机构的剖视图;图4是污水箱及污水处理机构的俯视图;图5是隔板平面示意图;图6是过滤板结构平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6,对本用于区间隧道最低处抽水装置的结构特征详述如下:一种用于区间隧道最低处抽水装置,包括移动车架10上设置的抽水管20,所述抽水管20设置在调节臂30上,所述调节臂30上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抽水管20的下端升降,所述抽水管的管口端与自吸泵40的进水口连通,所述自吸泵40的出水口与污水箱50连通,所述污水箱50与污水处理机构连接,污水处理机构用于实施对污水的处理;结合图1所示,在实际对区间通道抽水操作时,将该抽水装置移动至区间通道的污水区域,启动调节机构,使得抽水管20下降,从而使得抽水管20下降至积水区域,启动自吸泵40,将污水抽送至污水箱50内,利用污水处理机构实施对污水的处理,尽可能确保排出的水流为较为清洁的水流,当污水抽完后,将移动车架10移出区间通道,不影响区间通道的后续施工。为方便实现对抽水管20下端抽水口的高度调节,确保抽水管20的下端能够有效伸入区间通道的积水区域,所述调节臂30的前端设置有第一、第二支臂31、32,所述第一支臂31与第二支臂32之间铰接连接,所述第一支臂31与调节臂30铰接,第一支臂31两端的铰接轴水平且相互平行,所述抽水管20固定在第一、第二支臂31、32上;结合图2所示,抽水管20为软管,将抽水管20绑在第一、第二支臂31、32上,抽水管20能够跟随第一、第二支臂31、32的转动而转动,从而使得抽水管20能够伸入积水区域内,通过设置铰接连接的第一、第二支臂31、32,能够有效提高对抽水管20升降高度行程的调整,以确保抽水管20能够有效伸入积水区域的底部,从而确保将积水区域内的水有效的抽干,实际抽水操作快捷、高效。为实现对第一支臂31的角度的调整,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调节臂30上的第一调节油缸33,所述第一调节油缸33的缸体与调节臂30铰接,所述第一调节油缸33的活塞杆与第一支臂31的中段铰接,所述第一调节油缸33两端的铰接轴均与第一支臂31两端的铰接轴平行;通过向第一调节油缸33内导入高压油,进而实现对第一支臂31的转动角度的调整,以确保将抽水管20伸入积水区域内,从而实现对积水区域内的水流的抽吸操作;同理,为实现对抽水管20的进一步调整,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支臂31上的第二调节油缸34,所述第二调节油缸34的缸体与第一支臂31铰接,所述第二调节油缸34的活塞杆与第二支臂32的中段铰接,所述第二调节油缸34两端的铰接轴均与第一支臂31两端的铰接轴平行;协调上述的第一调节油缸33以实现对第一支臂31的转动角度调整,配合第二调节油缸34,从而能够实现对第一支臂31与第二支臂32之间角度的调整,确保抽水管20能够有效伸入积水区域,进而确保对积水的抽吸操作。进一步地,为实现对抽水管20的固定,所述抽水管20通过第一安装卡扣21固定在第二支臂32的悬伸端,通过第一安装卡扣21,能够有效使得抽水管20的管口竖直向下,从而能够伸入积水区域的水面以下,所述第二支臂32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抽水管20的第二安装卡扣22,所述第一支臂3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抽水管20的第三安装卡扣23。结合图3和图4所示,为实施对抽入污水箱50内污水的处理,所述污水处理机构包括还与包括污水箱50间隔设置的第一水箱60,所述第一水箱60与第二水箱70连通,所述污水箱50与第一水箱60之间通过隔板61隔设开来,所述第一水箱60与第二水箱70之间通过过滤板71隔设开来,所述隔板61上设置有连通两腔室的通孔611,所述污水箱50的箱口与自吸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区间隧道最低处抽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车架(10)上设置的抽水管(20),所述抽水管(20)设置在调节臂(30)上,所述调节臂(30)上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抽水管(20)的下端升降,所述抽水管的管口端与自吸泵(40)的进水口连通,所述自吸泵(40)的出水口与污水箱(50)连通,所述污水箱(50)与污水处理机构连接,污水处理机构用于实施对污水的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区间隧道最低处抽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车架(10)上设置的抽水管(20),所述抽水管(20)设置在调节臂(30)上,所述调节臂(30)上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抽水管(20)的下端升降,所述抽水管的管口端与自吸泵(40)的进水口连通,所述自吸泵(40)的出水口与污水箱(50)连通,所述污水箱(50)与污水处理机构连接,污水处理机构用于实施对污水的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区间隧道最低处抽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臂(30)的前端设置有第一、第二支臂(31、32),所述第一支臂(31)与第二支臂(32)之间铰接连接,所述第一支臂(31)与调节臂(30)铰接,第一支臂(31)两端的铰接轴水平且相互平行,所述抽水管(20)固定在第一、第二支臂(31、3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区间隧道最低处抽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调节臂(30)上的第一调节油缸(33),所述第一调节油缸(33)的缸体与调节臂(30)铰接,所述第一调节油缸(33)的活塞杆与第一支臂(31)的中段铰接,所述第一调节油缸(33)两端的铰接轴均与第一支臂(31)两端的铰接轴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区间隧道最低处抽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支臂(31)上的第二调节油缸(34),所述第二调节油缸(34)的缸体与第一支臂(31)铰接,所述第二调节油缸(34)的活塞杆与第二支臂(32)的中段铰接,所述第二调节油缸(34)两端的铰接轴均与第一支臂(31)两端的铰接轴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区间隧道最低处抽水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帅李春生卜渭航罗阳郭天伦马少华靳思思聂浩建文博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