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膜建筑
本技术涉及气膜建筑
,具体而言,涉及气膜建筑。
技术介绍
充气膜是一种较新颖的建筑形式,其使用较轻的高强度膜材作为建筑“外壳”,通过向气膜建筑内部充气形成一定的内外压差,形成一定刚度,使建筑具有可抵抗外部风、雪荷载的能力。由于其自重较轻,内部形成压力,因此与传统建筑相比此类建筑对基础的反力一般为上拔力,对地基的承载力要求较低。由于上述原因,充气膜建筑的基础一般采用天然地基,配合基础上部覆土的自重来抵抗上部膜结构对基础的上拔力。一般充气膜建筑对地基承载力要求为30kPa-80kPa,大多数土质都可满足,但承载力在此范围内的土质一般存在较大的不均匀沉降问题。现有技术中应对沉降一般采用预留沉降缝的方法或者对地基进行处理或者采用桩基;预留沉降缝的操作是在缝内填充沥青麻筋、沥青木板、橡塑板等偏柔性材料,能够消除沉降不均匀的量较小,其应对的沉降一般不超过5cm,无法解决较大的沉降量。而对地基进行处理或者采用桩基的话,又会大大提高建设成本并延长建设时间。因此,提供一种能够应对较大沉降量的气膜建筑成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膜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呈首尾相接式排布的基础墙(100)、连接在相邻两所述基础墙(100)之间的接缝膜(300)以及设置于所述基础墙(100)顶部的气膜主体(200),所述接缝膜(300)的顶部与所述气膜主体(200)连接;/n在气膜建筑充气后,所述接缝膜(300)的曲率大于所述气膜主体(200)的曲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膜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呈首尾相接式排布的基础墙(100)、连接在相邻两所述基础墙(100)之间的接缝膜(300)以及设置于所述基础墙(100)顶部的气膜主体(200),所述接缝膜(300)的顶部与所述气膜主体(200)连接;
在气膜建筑充气后,所述接缝膜(300)的曲率大于所述气膜主体(200)的曲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膜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缝膜(300)包括第一膜体(310)和第二膜体(320),所述第一膜体(310)和所述第二膜体(320)固定连接;
相邻两所述基础墙(100)通过所述第一膜体(310)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膜体(320)与所述气膜主体(20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膜建筑,其特征在于,在气膜建筑充气后,所述第一膜体(310)呈柱面,所述第二膜体(320)呈球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膜建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压板(330);
各所述基础墙(100)的用于与所述第一膜体(310)相连的边缘处设置有多个第一螺栓(110),多个所述第一螺栓(110)沿所述基础墙(100)的高度方向间隔排布,所述第一膜体(310)的两侧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一螺栓(110)匹配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压板(330)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相对应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一通孔并由螺母锁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膜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体(310)的两侧边缘处还设置有第一限位部(311),所述第一限位部(311)用于阻止所述第一膜体(310)自所述第一压板(330)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红顺,稽蔚冰,吴浩,周乾龙,薛飞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博德维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