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放压的臭氧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2410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08: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臭氧制造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高效放压的臭氧发生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底部的右侧与臭氧发生器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臭氧发生器的正面和背面分别与进气管的后端和出气管的前端相连通,所述进气管的前端和出气管的后端分别穿过箱体的正面和背面,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的左侧均与第一支管的右端相连通。该高效放压的臭氧发生装置,通过压力传感器监测气体的压力并与电机相配合,使得臭氧发生装置的放压装置反应较为灵敏,通过电机带动挡板的移动,使得臭氧发生装置的放压速度较快,提升了臭氧发生装置的放压效率,通过设置有臭氧分解装置,使得臭氧发生装置在对臭氧气体放压时较为环保。

An ozone generator with high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放压的臭氧发生装置
本技术涉及臭氧制造设备
,具体为一种高效放压的臭氧发生装置。
技术介绍
臭氧发生装置是用于制取臭氧气体的装置,臭氧易于分解且储存较为复杂,需现场制取现场使用,所以凡是能用到臭氧的场所均需使用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器在饮用水、污水、工业氧化、食品加工和保鲜、医药合成以及空间灭菌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臭氧发生装置经常会因温度的升高使得内部压力升高,所以臭氧发生装置内经常会设置有放压装置。一般的放压装置通过气体推动排压阀内的阀片,从而将气体排出到外部。目前市场上的臭氧发生装置的放压装置相应时间较长,且直接排出臭氧气体的污染性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放压的臭氧发生装置,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的臭氧发生装置的放压装置相应时间较长,且直接排出臭氧气体的污染性较大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放压的臭氧发生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底部的右侧与臭氧发生器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臭氧发生器的正面和背面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放压的臭氧发生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底部的右侧与臭氧发生器(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臭氧发生器(2)的正面和背面分别与进气管(3)的后端和出气管(8)的前端相连通,所述进气管(3)的前端和出气管(8)的后端分别穿过箱体(1)的正面和背面,所述进气管(3)和出气管(8)的左侧均与第一支管(4)的右端相连通,所述第一支管(4)的左端与放压装置(5)的右侧相连通,所述放压装置(5)的顶部与压力传感器(6)的底部相连通,两组所述放压装置(5)的左侧分别与第一排压管(7)的右端和第二支管(11)的右端相连通,所述第二支管(11)的左端与臭氧分解装置(9)的右侧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放压的臭氧发生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底部的右侧与臭氧发生器(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臭氧发生器(2)的正面和背面分别与进气管(3)的后端和出气管(8)的前端相连通,所述进气管(3)的前端和出气管(8)的后端分别穿过箱体(1)的正面和背面,所述进气管(3)和出气管(8)的左侧均与第一支管(4)的右端相连通,所述第一支管(4)的左端与放压装置(5)的右侧相连通,所述放压装置(5)的顶部与压力传感器(6)的底部相连通,两组所述放压装置(5)的左侧分别与第一排压管(7)的右端和第二支管(11)的右端相连通,所述第二支管(11)的左端与臭氧分解装置(9)的右侧相连通,所述臭氧分解装置(9)的底部与箱体(1)内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臭氧分解装置(9)的正面与第二排压管(10)的后端相连通,所述第一排压管(7)的前端和第二排压管(10)的前端均穿过箱体(1)的正面;
所述放压装置(5)包括壳体(501),所述壳体(501)内前侧固定连接有滑轨(502),所述滑轨(502)的后侧与挡板(503)的前侧滑动连接,所述挡板(503)的后侧与齿条(504)的前侧固定连接,所述齿条(504)与齿轮(505)相互啮合,所述齿轮(505)的中部与旋转轴(506)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506)的左端与电机(50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机(507)的左侧与壳体(501)的左侧固定连接;
所述臭氧分解装置(9)包括分解盒(901),所述分解盒(901)内底部设置有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发起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德利发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