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泡桐巨枝扦插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22 阅读:4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泡桐巨枝扦插法,通过在春季泡桐芽苞散开前,将直径大于4cm的泡桐巨枝去除侧枝保留1个主枝后,在地上开沟将枝干下部90%的长度置入沟中,浇水后覆土,本发明专利技术能使扦插枝新梢生长十分迅速,其新梢树径当年即能超过地下扦插枝的粗端直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泡桐栽培技术,特别涉及一种针对直径大于4cm的泡桐巨枝的扦插技术。
技术介绍
常规的泡桐枝的扦插,都是在泡桐树完全落叶后,剪取直径在2cm左右、长度在20~30cm的当年生枝条,将其2/3的长度埋入土中。采用这种扦插法产出的苗子十分细小,定植后需5年以上才能成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泡桐巨枝扦插法,使泡桐扦插苗定植3年即成林。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泡桐树春季萌芽前夕,在泡桐枝端芽苞尚未散开时,截取直径大于4cm的枝干,保留此枝干上相对较长的1个主枝,去除剩余的主枝和侧枝,然后在地上挖沟,沟长为枝干全长的90%,沟的底部呈一斜线,其中相对深的一端的深度为15~20cm,相对浅的一端的深度为3~5cm,将待扦插枝干置入沟中,让枝干的粗端处于沟的最深点,沿沟浇水后覆土,让枝稍露于地面,待发芽后,只保留相对壮实的一个芽苗,并于次年春季萌芽前夕起出定植。采用上述方案后,能收到如下显著效果1、由于待扦插枝采用直径大于4cm的多年生巨枝,所以枝内贮存的营养十分丰富,使枝稍萌发的后劲十足,新稍生长的速度十分迅速。2、由于扦插枝置于土中的表面积大于枝干全表面的90%,使扦插枝的吸水面积远远大于蒸发面积,这将促使枝稍芽苞的萌发时间比常规扦插法提早10天以上。3、将水浇在覆土之前,不仅能大幅度减少浇水量,还能降低蒸发量并有利于枝干的透气。4、由于泡桐扦插枝新根萌发能力特强,而本方案又为新根的萌发提供了大面积的着生点,这就为新稍的迅速生长奠定了强大的基础,所以本方案的巨枝新稍的生长速度甚至能超过同直径的,有着实生根幼树的生长速度。5、将取枝时机选定在枝端芽苞尚未散开时,能使枝条中的营养贮存达到最高值,从而为扦插后枝条的萌发奠定了最好的营养基础。6、为使材用泡桐树的主干挺直,所以冬剪时须对树冠作大幅度修枝,而修剪下的枝中大部分是巨枝,而本方案正好将这些巨枝利用起来,从而减少了林地垃圾的处理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泡桐巨枝扦插法,其特征是:在泡桐树春季萌芽前夕,在泡桐枝端芽苞尚未散开时,截取直径大于4cm的枝干,保留此枝干上相对较长的1个主枝,去除剩余的主枝和侧枝,然后在地上挖沟,沟长为枝干全长的90%,沟的底部呈一斜线,其中相对深的一端的深度为15~20cm,相对浅的一端的深度为3~5cm,将待扦插枝干置入沟中,让枝干的粗端处于沟的最深点,沿沟浇水后覆土,让枝稍露于地面,待发芽后,只保留相对壮实的一个芽苗,并于次年春季萌芽前夕起出定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泡桐巨枝扦插法,其特征是在泡桐树春季萌芽前夕,在泡桐枝端芽苞尚未散开时,截取直径大于4cm的枝干,保留此枝干上相对较长的1个主枝,去除剩余的主枝和侧枝,然后在地上挖沟,沟长为枝干全长的90%,沟的底部呈一斜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德富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