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余热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2163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能够回收可燃废气的余热锅炉。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喷燃器、锅筒、锅炉本体、蒸发器、省煤器、炉墙、吹灰器、钢架、平台扶梯。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炉膛前左右两侧布置3-5个伸缩式吹灰器,设置对冲式二次风装置,在省煤器后的炉墙设置二个旋转式吹灰器,在炉膛前设置一个多管式喷燃器。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使炉尾气充分燃烧,使锅筒负荷稳定及占地面积小易于推广等优点。(*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能够回收电石炉尾气和冶金工业冶炼炉的可燃废气的余热锅炉。据了解现在国内对高温、易燃、易爆、含灰的电石炉尾气的净化和热能回收方面,多采用湿法、净化燃气窑回收来处理。应用上述技术处理用水量大、二次污染严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的单位曾设计了一台电石炉尾气燃气锅炉,用于0.9万瓦的电石炉尾气热能回收,产生每小时四吨的蒸气。但由于炉膛小,造成炉膛热负荷高,常常导至炉墙被烧毁;由于不设二次风装置,燃烧效果不理想,又由于没设吹灰装置,每运行三、四天就得停炉吹灰造成停工停产。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能够通用可靠的回收可燃废气的燃气余热锅炉。本技术为单锅筒横置式复合循环燃气余热锅炉。该锅炉、炉膛辐射受热面为自然循环尾部,对流受热面为强制循环。该锅炉的结构是由喷燃器、锅筒、锅炉本体、蒸发器、省煤器、炉墙、吹灰器、钢架、平台扶梯九个部分结合起来实现的。在炉墙内由水冷壁围成的炉膛位于锅炉前部,其水冷壁上升管下端与下集箱联接,上端与锅筒相联。在炉膛前墙设置一个多管式喷燃器。在炉膛前墙左右侧墙布置3-5个伸缩式吹灰器和四个防爆门,用来定期吹扫水冷壁和防火防爆;在炉膛前墙左右两侧墙还要设置对冲式二次风装置。在炉膛后设置蒸发器、省煤器,在炉膛和蒸发器之间设置隔烟墙,在省煤器后的炉墙上设置二个旋转式吹灰器。在炉膛和蒸发器省煤器下部设置两个螺旋除灰机。锅筒及水冷壁、蒸发器、省煤器、吹灰器或放置或吊挂在钢架上,炉墙外钢架上还设置了可以通向各操作位置的平台扶梯。本技术具有多管式燃烧器和二次风装置,使炉尾气充分燃烧,和在炉膛及省煤器内设置吹灰器,使锅筒负荷稳定,及占地面积小,易于推广等优点。 结合附图说明实施例图1是燃气余热锅炉剖面示意图。从图1中得知在炉墙内由水冷壁(3)围成的炉膛(4)位于锅炉前部,其水冷壁(3)上升管下端与下集箱(12)联接,上端与锅筒(6)相联。在炉膛(4)前墙设置一个多管式喷燃器(2)。在炉膛前墙左右侧墙布置3-5个伸缩式吹灰器(1)和四个防爆门(9),用来定期吹扫水冷壁(3)和防火、防爆;在炉膛(4)前墙左右两侧墙还要设置对冲式二次风装置(5)。在炉膛(4)后设置蒸发器(7)、省煤器(8)。在炉膛(4)和蒸发器(7)之间设置隔烟墙,在省煤器(8)后的炉墙上设置二个旋转式吹灰器(10)。在炉膛(4)和蒸发器(7)、省煤器(8)下部设置两个螺旋除灰机。锅筒(6)及水冷壁(3)、蒸发器(7)、省煤器(8)、吹灰器(1)或放置或吊挂在钢架上,炉墙外钢架上还设置了可以通向各操作位置的平台扶梯。在使用时,可燃气体由多管式喷燃器(2)喷入炉膛(4)燃烧,放出高温物理热和化学热产生的高温烟气在炉膛(4)内上升到烟气出口进入蒸发器(2)向下行走,纵向冲刷蒸发器(7)受热面到下部转向180度向上行走。纵向冲刷省煤气最后至烟气出口排出锅炉进入除尘器。给水通过省煤器(8)加热进入锅筒,其中一部分通过下降管进入炉膛(4)水冷壁(3)变成水、汽混合物,另一部分进入锅筒(6)由循环泵抽出,加压后进入蒸发器加热变成水、汽混合物返回锅筒。通过上述燃烧、换热过程,使在尾气量2500m3/时,发热量12000千焦/m3情况下,使该锅炉产生10吨/时蒸气和压力为1.27兆帕的饱合蒸气,其蒸发器(7)和省煤器(8)的直翅片蛇形管受热面分别采用振动除尘器(11),使其振杆与受热面下端连接,当开启振动除灰器(11)时,使受热面产生振动,来清除聚积在表面的灰尘。权利要求1.一种燃气余热锅炉,包括喷燃器(2)、锅筒(6)、锅炉本体、蒸发器(7)、省煤器(8)、炉墙、钢架、平台扶梯,其特征在于a、在炉膛(4)前墙左右两侧墙布置3-5个伸缩式吹灰器(1),b、在炉膛(4)前墙左右两侧墙设置对冲式二次风装置(5),c、在省煤器(8)后的炉墙设置二个旋转式吹灰器(10),d、在炉膛(4)前设置一个多管式喷燃器(2)。专利摘要本技术提出一种能够回收可燃废气的余热锅炉。该技术包括喷燃器、锅筒、锅炉本体、蒸发器、省煤器、炉墙、吹灰器、钢架、平台扶梯。该技术在炉膛前左右两侧布置3-5个伸缩式吹灰器,设置对冲式二次风装置,在省煤器后的炉墙设置二个旋转式吹灰器,在炉膛前设置一个多管式喷燃器。该技术具有使炉尾气充分燃烧,使锅筒负荷稳定及占地面积小易于推广等优点。文档编号F22B1/18GK2107589SQ91229119公开日1992年6月17日 申请日期1991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1991年11月16日专利技术者刘福, 李井令, 刘丽华, 徐洪 申请人:四平市锅炉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气余热钢炉,包括喷燃器(2)、锅筒(6)、锅炉本体、蒸发器(7)、省煤器(8)、炉墙、钢架、平台扶梯,其特征在于:a、在炉膛(4)前墙左右两侧墙布置3-5个伸缩式吹灰器(1),b、在炉膛(4)前墙左右两侧墙设置对冲式二次风装置 (5),c、在省煤器(8)后的炉墙设置二个旋转式吹灰器(10),d、在炉膛(4)前设置一个多管式喷燃器(2)。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福李井令刘丽华徐洪
申请(专利权)人:四平市锅炉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