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熨斗,具体涉及电熨斗储汽式汽化锅的改良结构。
技术介绍
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的储汽式汽化锅,为本申请人在2005年11月申请的一种储汽式汽化锅结构,该储汽式汽化锅能有效的吸收发热体产生的热量,结构简单,热利用效率高,节省了能源,降低了成本。在此专利申请的说明书及附图中描述的单向阀4,它是直接安装在汽化腔体3顶部的,因而在某些状态下它还存在这样一种可能,即在加热初始或者降温后再热时,由于开始汽化腔体内温度未到平稳状态或其它因素,会出现在一定时间内不能产生足够的蒸汽压力使单向阀打开的现象,从而使加热体对与之接触的锅体储汽腔壁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干烧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在原储汽式汽化锅基础上对其改良,使与加热体接触的锅体储气腔壁在单向阀未打开之前不会出现干烧现象。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储汽式汽化锅改良结构,包括单向阀、底部设有内凹空间的锅体、设在锅体内凹空间内的发热体及设在发热体中部的与锅体连通的汽化腔体,锅体上设有泄压阀和出汽口,汽化腔体上设有进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内还设有一环绕在内凹空间外围的中间腔壁,该中间腔壁将锅体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储汽式汽化锅改良结构,包括单向阀(4)、底部设有内凹空间(13)的锅体(1)、设在锅体内凹空间(13)内的发热体(2)及设在发热体(2)中部的与锅体(1)连通的汽化腔体(3),锅体(1)上设有泄压阀(11)和出汽口(12),汽化腔体(3)上设有进水口(31),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1)内还设有一环绕在内凹空间(13)外围的中间腔壁(14),该中间腔壁(14)将锅体内空间分隔为第一储汽腔室(15)和第二储汽腔室(16),所述单向阀(4)设在中间腔壁(14)上。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