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池台专利>正文

组合式水管废热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1873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组合式水管废热锅炉,是小氮肥厂吹风气(煤气)余热回收装置。它可降低运行阻力,提高煤气生产能力。相应降低合成氨的煤电消耗。同时,具有整体寿命长,换热管单元(13)便于更换;换热面可行增减;壳体属常压容器,便于设备管理,提高运行安全性和可自制、节省投资等优点。其特征是:吹风气(煤气)先经惯性除尘筒(25)除尘,再经百叶窗板(23)进入壳体(4)。顺次经各个彼此独立的换热管单元(13)的管间与管内炉水换热后,由吹风气(煤气)出口管(16)离开废热锅炉。(*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小氮肥厂吹风气(煤气)余热回收用废热锅炉。我国小氮肥诞生三十年来,一直沿用火管整体式废热锅炉回收吹风气(煤气)之余热。该废热锅炉存在三大缺点(1)、作为吹风气(煤气)通道的管内断面较小,导致气流速度偏高,运行阻力偏大,严重地影响着煤气生产能力的提高;(2)、寿命太短。进出口端换热管因受高速气流挟带煤粉尘粒的冲刷和酸性腐蚀,一般运行1~2年就出现破损。由于该换热管无法进行局部维修,故不得不因此而整体报废、更新。这不但影响了生产的正常进行,而且又要花费高额投资。(3)、壳体属压力容器,给设备管理和安全运行带来麻烦。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组合式水管为换热面的废热锅炉,它能克服原火管整体式废热锅炉的上述弊病,以达到(1)、降低运行阻力,提高煤气生产能力;(2)、便于局部换热管破损后的维修、更换,减少整体更新次数,节省更新维修费用;(3)、壳体变为常压容器,便于设备管理和提高运行安全性;(4)、可根据生产能力的变动,对换热面予以调整之目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措施。即在壳体内设置惯性除尘筒(也可不设)和数个彼此独立的换热管单元,在壳体外设置上接管联箱和下接管联箱。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小氮肥厂吹风气(煤气)余热回收装置的组合式水管废热锅炉。它具有壳体(4)、上接管联箱(18)、下接管联箱(14)、上升管(1)、下降管(3)、汽包(2)。其特征在于:a、惯性除尘筒(25),是安装于壳体(4)入口端的三侧面封闭、 一侧面布满百叶窗板(23)(垂直于气流方向,且内侧斜向气流方向)的矩形管筒。b、换热管单元(13),是由若干换热直管(6)与其两端的联箱管A(5)、联箱管B(7)及上、下总联箱(19)、(8)焊制而成的换热管束。它通过下接管(10)、阀 门(9)和上接管(20)、阀门(22)分别与下接管联箱(14)和上接管联箱(18)相联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池台
申请(专利权)人:李池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