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二氧化碳扑救油罐火灾的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1872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0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二氧化碳扑救油罐火灾的设备,属于消防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储罐、主管路、分管路和环管;所述储罐用于储存二氧化碳灭火介质,所述二氧化碳灭火介质包括气相二氧化碳和液相二氧化碳;所述主管路分出至少一个的分管路,且主管路用于将储罐二氧化碳灭火介质输送到分管路;所述分管路的一端连通有环管;所述环管固定在油罐浮顶上,用于向油罐密封圈等分点方向均匀输送二氧化碳。解决大型石油储罐灭火速度慢、污染原油、长距离输送灭火介质压损大、容易冰堵、灭火剂储量小等问题。

A kind of equipment to put out oil tank fire with carbon dioxi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二氧化碳扑救油罐火灾的设备
本技术属于消防设备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二氧化碳扑救油罐火灾的设备。
技术介绍
石油及其液体产品是易燃易爆危险品,石油储罐的大型化必然带来石油储运消防安全的巨大挑战。石油储罐多采用外浮顶结构,根据美国石油协会(API)对81起火灾事故的统计,储罐发生的火灾中近72.8%的始于外浮顶结构一二次密封圈。雷击是造成密封圈火灾的主要原因。这类火灾,首先会出现“闪爆”,此时,部分二次密封及泡沫堰板受损,形成一个局部开口的三面受限燃烧空间;紧接着密封圈完全起火;最终储罐坍塌。从大型石油储罐的消防保护情况来看,多采用密封圈泡沫灭火系统进行保护,然而伴随着储罐的大型化,传统泡沫灭火系统越来越难以满足实际火灾扑救的需求。究其原因,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是传统的密封圈泡沫灭火系统从系统启动到覆盖整个液面需要的时间过长,兼且储罐大型化后其火灾载荷极大,一旦错过火灾初期的扑救时机就难以对其进行处置;二是泡沫灭火剂对原油存在较大的污染,一旦发生误喷或者泄露,其中储存原油均只能作废,经济损失严重;三是火势发展迅速且常伴随爆炸,可能对二次密封、泡沫堰板、泡沫产生器或泡沫灭火管网造成破坏,造成灭火系统完全或部分失效。气体灭火系统均具有“打早、灭小”的特点和对油品无污染的特点,但除了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其他气体灭火系统均只能用作全淹没保护,一旦二次密封或挡雨板因爆炸而破损,密封圈内密闭环境被破坏,将严重影响除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以外所有其他气体灭火系统的灭火效果,换言之,只有具备局部灭火能力的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能解决爆炸抗御能力的可靠性问题。有鉴于此,针对大型石油储罐的消防保护,亟需一种兼具快速响应、高效灭火、安全环保、性能可靠的灭火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二氧化碳扑救油罐火灾的设备,拟解决大型石油储罐灭火速度慢、污染原油、长距离输送灭火介质压损大、容易冰堵、灭火剂储量小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二氧化碳扑救油罐火灾的设备,包括储罐1、主管路2、分管路3和环管4;所述储罐1用于储存压力在设定区间的二氧化碳灭火介质,所述二氧化碳灭火介质包括气相二氧化碳11和液相二氧化碳12;所述主管路2分出至少一个的分管路3,且主管路2用于将储罐1二氧化碳灭火介质输送到分管路3;所述分管路3的一端连通有环管4;所述环管4固定在油罐5浮顶上,用于向油罐5密封圈等分点方向均匀输送二氧化碳。由上述结构可知,所述储罐1用于储存压力在设定区间的二氧化碳灭火介质,即二氧化碳灭火介质保持在设定压力区间,随时保持待喷放状态,如果储存压力低于设定区间,即温度设定较低时,二氧化碳灭火介质储量能力增多,但喷放压力变小,如果储存压力高于设定区间,即温度设定较高时,二氧化碳灭火介质储量能力减小,但喷放压力变大,这需要根据油罐5的大小进行配合设定;例如对于500米以上的长传输距离,经对末端喷放压力试验和储罐储量的测定,可将储罐1压力保持在5.0MPa~5.3MPa,即保证大储量的二氧化碳灭火介质,又保持高压力的待喷放状态,高压力的待喷放状态可避免管路出现冰堵问题;所述二氧化碳灭火介质包括气相二氧化碳11和液相二氧化碳12,主管路2伸入储罐1内的底部,与液相二氧化碳12接触;一旦发生火灾,主管路2释放二氧化碳,外部压力小,液相二氧化碳12瞬间变成气相二氧化碳12,即油罐进行快速灭火又达到降温油罐的目的;所述主管路2分出至少一个的分管路3,当一个储罐1只负责一个油罐5时,则只有一个分管路3;一般一个储罐1负责四个油罐5,则有四个分管路3,主管路2用于将储罐1二氧化碳灭火介质输送到分管路3;每个分管路3的一端连通有环管4;环管4固定在油罐5浮顶上,可随油罐5浮顶移动而移动,可知分管路3有部分为柔性管路,方便环管4随油罐5浮顶移动而移动;分管路3的一端连通有环管4,可以直接连通也可以间接连通;环管4向油罐5密封圈等分点方向均匀输送二氧化碳,环管4是个形成闭环的管,相比分级管路的一分二、二再分四、四再分八进行扩展喷放口的管路,环管4压力损失小,不会出现分级管路的气流阻碍造成较大的压力损失和阻碍造成的流量减小形成二氧化碳冰堵,而影响灭火介质的喷放;向油罐5密封圈等分点方向均匀输送二氧化碳,根据油罐5的结构,选择适当的位置,大致为密封圈等分点附近喷放二氧化碳,等分点可以为12个等分点,也可以为多个数量的等分点,对密封圈附近的着火位置进行全面覆盖。进一步的,还包括制冷组件13、加热组件14、压力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测定储罐1压力,并将压力信息传递给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制冷组件13或加热组件14工作,使储罐1内二氧化碳灭火介质的压力控制在一定区间内。由上述结构可知,当压力传感器监测到储罐1内二氧化碳灭火介质压力低于设定最小值时,控制器控制加热组件14工作,对储罐1内二氧化碳灭火介质加热升压,直至压力符合设定区间,控制器控制加热组件14停止工作;当压力传感器监测到储罐1内二氧化碳灭火介质压力高于设定最大值时,控制器控制制冷组件13工作,对储罐1内二氧化碳灭火介质降温降压,直至压力符合设定区间,控制器控制制冷组件13停止工作;使储罐1内二氧化碳灭火介质压力始终在设定区间;制冷组件13包括制冷机组、蒸发盘管,蒸发盘管与制冷机组形成闭环回路;蒸发盘管与气相空间和液相空间接触;加热组件包括套管和加热器;加热器穿设于套管内;套管与气相空间和液相空间接触。进一步的,还包括主控阀15和选择阀16;所述主管路2上设有主控阀15,所述分管路3上设有选择阀16;所述主控阀15打开时间迟于选择阀16。由上述结构可知,发生火灾时,所述控制器控制对应的选择阀16开启,对应的分管路3导通;再控制主控阀15开启,主管路2导通;由于选择阀16承受压力能力小于主控阀15,通过先开启选择阀16,再开启主控阀15,有利于保护承压能力低的选择阀16;控制器控制对应的选择阀16、主控阀15开启或关闭,可以直接控制也可以间接通过气动控制。进一步的,所述环管4上均匀连通有与油罐5密封圈等分点相同数量的径向管6;所述径向管6以环管4为起点向油罐5密封圈等分点延伸,用于将环管4内的二氧化碳均匀输送至油罐5密封圈进行全覆盖灭火。由上述结构可知,径向管6始于环管4,径向管6终于密封圈等分点附近,对着火位置进行全面覆盖,径向管6终点设置的是二氧化碳专用喷头。进一步的,所述油罐5密封圈等分点为十二个。由上述结构可知,密封圈等分点越多,即设置的径向管6越多,工程难度及成本越大,密封圈等分点越少,即设置的径向管6越少,则影响二氧化碳的喷放流量,可能会造成冰堵;油罐5密封圈等分点为十二个是成本和喷放流量的协调,达到最佳灭火效果、均压喷放效果和成本低的效果。进一步的,所述环管4上设有与环管4直径重叠的直管8;所述直管8两端与环管4连通;所述分管路3的一端通过直管8连通环管4。由上述结构可知,分管路3的一端通过直管8连通环管4,可快速将环管4充满二氧化碳,并将二氧化碳传输至灭火点。进一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二氧化碳扑救油罐火灾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储罐(1)、主管路(2)、分管路(3)和环管(4);所述储罐(1)用于储存压力在设定区间的二氧化碳灭火介质,所述二氧化碳灭火介质包括气相二氧化碳(11)和液相二氧化碳(12);所述主管路(2)分出至少一个的分管路(3),且主管路(2)用于将储罐(1)二氧化碳灭火介质输送到分管路(3);所述分管路(3)的一端连通有环管(4);所述环管(4)固定在油罐(5)浮顶上,用于向油罐(5)密封圈等分点方向均匀输送二氧化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二氧化碳扑救油罐火灾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储罐(1)、主管路(2)、分管路(3)和环管(4);所述储罐(1)用于储存压力在设定区间的二氧化碳灭火介质,所述二氧化碳灭火介质包括气相二氧化碳(11)和液相二氧化碳(12);所述主管路(2)分出至少一个的分管路(3),且主管路(2)用于将储罐(1)二氧化碳灭火介质输送到分管路(3);所述分管路(3)的一端连通有环管(4);所述环管(4)固定在油罐(5)浮顶上,用于向油罐(5)密封圈等分点方向均匀输送二氧化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二氧化碳扑救油罐火灾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制冷组件(13)、加热组件(14)、压力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测定储罐(1)压力,并将压力信息传递给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制冷组件(13)或加热组件(14)工作,使储罐(1)内二氧化碳灭火介质的压力控制在一定区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二氧化碳扑救油罐火灾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控阀(15)和选择阀(16);所述主管路(2)上设有主控阀(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映标王增华赖波李伟张希瑜杨国强胡安林马剑峰徐洪勋汪朝勇汪倩芸李斐然胡芳瑞喻涛彭晓伍太刘健任强
申请(专利权)人:威特龙消防安全集团股份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