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疝气术后护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1824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0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疝气术后护理装置,包括两个左右并列设置的左袋、右袋,所述左袋的右侧与右袋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左袋、右袋上均设有开放口,所述开放口上设有封口件;所述左袋左侧的上端、右袋右侧的上端均固定连接设有胯部连接带;所述左袋的下方、右袋的下方分别连接设有左下连接组件、右下连接组件,所述左下连接组件包括大腿内侧连接带、大腿外侧连接带,所述大腿内侧连接带的上端、大腿外侧连接带的上端均与左袋的下方固定连接,所述大腿内侧连接带的下端绕过大腿与大腿外侧连接带的下端连接;所述左下连接组件与右下连接组件镜像对称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预防血清肿的发生或减轻血清肿,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A kind of postoperative nursing device for herni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疝气术后护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
,特别是一种疝气术后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疝气手术后,需使用沙袋压迫术侧腹股沟处或者进行冰敷,以减少术后血清肿现象的发生,已发生术后血清肿现象的病人,要在患侧腹股沟处外敷药物(如芒硝等)或进行热敷,以减轻术后血清肿。目前的做法是让病人平卧进行外敷,与我们鼓励术后早期离床活动的做法有抵触,不利于病人术后的恢复,在预防血清肿发生的同时也增加了术后其它并发症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预防血清肿的发生或减轻血清肿的疝气术后护理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疝气术后护理装置,包括两个左右并列设置的左袋、右袋,所述左袋的右侧与右袋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左袋、右袋上均设有开放口,所述开放口上设有封口件;所述左袋左侧的上端、右袋右侧的上端均固定连接设有胯部连接带;所述左袋的下方、右袋的下方分别连接设有左下连接组件、右下连接组件,所述左下连接组件包括大腿内侧连接带、大腿外侧连接带,所述大腿内侧连接带的上端、大腿外侧连接带的上端均与左袋的下方固定连接,所述大腿内侧连接带的下端绕过大腿与大腿外侧连接带的下端连接;所述左下连接组件与右下连接组件镜像对称设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两个开放口分别设于左袋的上端面、右袋的上端面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封口件包括封口魔术贴,所述封口魔术贴包括钩面、圆面,所述钩面、圆面分别设于开放口的前壁、后壁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胯部连接带、大腿内侧连接带、大腿外侧连接带上均设有连接魔术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袋的下端连通设有倾斜部、避让部,所述倾斜部的左端与左袋的左下角连接,所述避让部的左端与倾斜部的右端连接形成连接处,所述避让部的右端与左袋的右下角连接;所述倾斜部整体从左上到右下延伸设置,所述避让部呈圆弧状,所述避让部的圆心位于避让部的右下角处;所述大腿内侧连接带的上端与连接处固定连接,所述大腿外侧连接带的上端与左袋的左下角固定连接;所述左袋与右袋镜像对称设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袋、右袋均由纯棉纱布缝制而成。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袋内套接有防水袋,所述防水袋通过开放口与左袋可分离式套接;所述防水袋的上端设有敷袋入口。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敷袋,所述敷袋通过敷袋入口与防水袋可分离式套接;所述敷袋上设有注排水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一种疝气术后护理装置,使用时,把两根胯部连接带连接挎在患者的胯部上,再把大腿内侧连接带绕过患者的大腿与大腿外侧连接带连接,以此把护理装置固定在患者身上,再根据患者病患处位于左侧或右侧的情况,往左袋或右袋内置入沙袋,沙袋压迫术侧腹股沟处,减少术后血清肿现象的发生;对于已发生术后血清肿现象的患者,往左袋或右袋内置入外敷药物,再使用封口件封口,防止药物掉落,外敷药物能减轻术后血清肿;本技术用于预防血清肿的发生或减轻血清肿,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参照图1,一种疝气术后护理装置,包括两个左右并列设置的左袋100、右袋110,所述左袋100的右侧与右袋110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左袋100、右袋110上均设有开放口103,所述开放口103上设有封口件;所述左袋100左侧的上端、右袋110右侧的上端均固定连接设有胯部连接带120;所述左袋100的下方、右袋110的下方分别连接设有左下连接组件、右下连接组件,所述左下连接组件包括大腿内侧连接带131、大腿外侧连接带132,所述大腿内侧连接带131的上端、大腿外侧连接带132的上端均与左袋100的下方固定连接,所述大腿内侧连接带131的下端绕过大腿与大腿外侧连接带132的下端连接;所述左下连接组件与右下连接组件镜像对称设置。使用时,把两根胯部连接带120挎在患者的胯部上且相互连接,例如采用绑定连接等,再把大腿内侧连接带131绕过患者的大腿与大腿外侧连接带132连接,以此把护理装置固定在患者身上,此时左袋100、右袋110贴合在患者的左腹股沟、右腹股沟处,再根据患者病患处位于左侧或右侧的情况,往左袋100或右袋110内置入沙袋,沙袋压迫术侧腹股沟处,减少术后血清肿现象的发生;对于已发生术后血清肿现象的患者,往左袋100或右袋110内置入外敷药物(如芒硝等),再使用封口件封口,防止药物掉落,外敷药物能减轻术后血清肿。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两个开放口103分别设于左袋100的上端面、右袋110的上端面上。为了方便往左袋100、右袋110内置入沙袋或药物,两个开放口103分别设于左袋100的上端面、右袋110的上端面上,同时,当患者行走时,沙袋或药物不容易从开放口103内掉落。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封口件包括封口魔术贴,所述封口魔术贴包括钩面141、圆面142,所述钩面141、圆面142分别设于开放口103的前壁、后壁上。封口件采用封口魔术贴,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需要封口时,直接把钩面141贴合在圆面142上即可。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胯部连接带120、大腿内侧连接带131、大腿外侧连接带132上均设有连接魔术贴150。连接带通过绑定连接,其使用不方便,因此胯部连接带120、大腿内侧连接带131、大腿外侧连接带132上均设有连接魔术贴150。两根胯部连接带120的自由端分别设有连接魔术贴150的钩面、圆面,使用时,直接把胯部连接带120的自由端通过连接魔术贴150贴合即可。大腿内侧连接带131与大腿外侧连接带132连接也是同样的原理。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左袋100的下端连通设有倾斜部101、避让部102,所述倾斜部101的左端与左袋100的左下角连接,所述避让部102的左端与倾斜部101的右端连接形成连接处,所述避让部102的右端与左袋100的右下角连接;所述倾斜部101整体从左上到右下延伸设置,所述避让部102呈圆弧状,所述避让部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疝气术后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左右并列设置的左袋(100)、右袋(110),所述左袋(100)的右侧与右袋(110)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左袋(100)、右袋(110)上均设有开放口(103),所述开放口(103)上设有封口件;所述左袋(100)左侧的上端、右袋(110)右侧的上端均固定连接设有胯部连接带(120);所述左袋(100)的下方、右袋(110)的下方分别连接设有左下连接组件、右下连接组件,所述左下连接组件包括大腿内侧连接带(131)、大腿外侧连接带(132),所述大腿内侧连接带(131)的上端、大腿外侧连接带(132)的上端均与左袋(100)的下方固定连接,所述大腿内侧连接带(131)的下端绕过大腿与大腿外侧连接带(132)的下端连接;所述左下连接组件与右下连接组件镜像对称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疝气术后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左右并列设置的左袋(100)、右袋(110),所述左袋(100)的右侧与右袋(110)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左袋(100)、右袋(110)上均设有开放口(103),所述开放口(103)上设有封口件;所述左袋(100)左侧的上端、右袋(110)右侧的上端均固定连接设有胯部连接带(120);所述左袋(100)的下方、右袋(110)的下方分别连接设有左下连接组件、右下连接组件,所述左下连接组件包括大腿内侧连接带(131)、大腿外侧连接带(132),所述大腿内侧连接带(131)的上端、大腿外侧连接带(132)的上端均与左袋(100)的下方固定连接,所述大腿内侧连接带(131)的下端绕过大腿与大腿外侧连接带(132)的下端连接;所述左下连接组件与右下连接组件镜像对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疝气术后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开放口(103)分别设于左袋(100)的上端面、右袋(110)的上端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疝气术后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件包括封口魔术贴,所述封口魔术贴包括钩面(141)、圆面(142),所述钩面(141)、圆面(142)分别设于开放口(103)的前壁、后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疝气术后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胯部连接带(120)、大腿内侧连接带(131)、大腿外侧连接带(1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燕玲甘瑞容姚干张庆峰陈玉晶刘彩霞庞燕梅陆锦婷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