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耳科临床洗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1824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0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耳科临床洗耳装置,涉及耳科洗耳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医用耳科临床洗耳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握把和清洗杆,所述装置主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握把,所述装置主体的一端插接有清洗杆,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吸引器,所述吸引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吸管,所述吸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锥形吸嘴。该医用耳科临床洗耳装置,通过电机、转动轴、转动套杆和清洗杆的配合设计,使用第一按钮能够控制清洗杆旋转,从而能够使清洗毛刷对患者耳壁进行清洗,再通过吸引器、吸管和锥形吸嘴的配合,使用第二按钮能够使锥形吸嘴将患者耳内的污物吸出,从而达到清洁耳部的目的,具有操作简单和清洗效率高的优点。

A clinical ear washing device for medical Ot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耳科临床洗耳装置
本技术涉及耳科洗耳装置
,具体为一种医用耳科临床洗耳装置。
技术介绍
耳科为临床科目之一,常见耳科疾病有:耳部外伤、外耳炎、中耳炎、中耳积水、中耳珍珠瘤、听力障碍、耳鸣、眩晕、突发性耳聋和耳咽管阻塞等,耳真菌病又称真菌性外耳炎,是真菌引起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耳廓及外耳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病,占耳感染的15%~20%。是真菌感染所致,这类感染又称耳癣,引起耳廓感染的真菌主要是皮肤癣菌如红色毛癣菌、石青样毛癣菌及羊毛状小孢子菌等,临床表现为耳廓癣,外耳道真菌病,耳廓癣用复方雷琐辛搽剂或眯康唑霜等,外耳道真菌病宜先清除痂片和耵聍,然后外用制霉菌素软膏。在该种疾病的检查过程中,有时需要对外耳壁进行清洁工作,目前的操作方式十分落后,通常是采用棉签进行擦拭,操作麻烦,且效率低,因此,需要一种医用耳科临床洗耳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用耳科临床洗耳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医用耳科临床洗耳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握把和清洗杆,所述装置主体下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握把,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从左至右依次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远离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套杆,所述转动套杆远离转动轴的一端插接有清洗杆,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吸引器,所述吸引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吸管,所述吸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锥形吸嘴。可选的,所述转动套杆远离转动轴的一端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孔与清洗杆相适配,且所述转动套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加紧螺套。可选的,所述清洗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清洗毛刷,所述清洗杆远离转动套杆的一端设置有硅胶头。可选的,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轴承,所述转动轴贯穿轴承的内部,且所述转动轴通过轴承与支撑板活动连接。可选的,所述装置主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滑套,所述转动套杆与滑套的内壁滑动连接。可选的,所述握把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按钮,所述装置主体靠近握把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按钮,所述第一按钮的一侧设置有L型挡条。(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用耳科临床洗耳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医用耳科临床洗耳装置,通过电机、转动轴、转动套杆和清洗杆的配合设计,使用第一按钮能够控制清洗杆旋转,从而能够使清洗毛刷对患者耳壁进行清洗,再通过吸引器、吸管和锥形吸嘴的配合,使用第二按钮能够使锥形吸嘴将患者耳内的污物吸出,从而达到清洁耳部的目的,具有操作简单和清洗效率高的优点。2、该医用耳科临床洗耳装置,通过与清洗杆相适配的插孔和加紧螺套的设置,方便对清洗杆进行拆卸更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装置主体;2、握把;3、清洗杆;4、第一凹槽;5、第二凹槽;6、电机;7、转动轴;8、转动套杆;9、吸引器;10、吸管;11、锥形吸嘴;12、插孔;13、加紧螺套;14、清洗毛刷;15、硅胶头;16、支撑板;17、轴承;18、滑套;19、第一按钮;20、第二按钮;21、L型挡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医用耳科临床洗耳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握把2和清洗杆3,装置主体1下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握把2,装置主体1的内部从左至右依次开设有第一凹槽4和第二凹槽5,第一凹槽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6,电机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7,通过电机6驱动转动轴7转动,第一凹槽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6,支撑板16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轴承17,转动轴7贯穿轴承17的内部,且转动轴7通过轴承17与支撑板16活动连接,通过支撑板16和轴承17的设置,能够保证转动轴7转动的稳定性,转动轴7远离电机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套杆8,转动轴7带动转动套杆8转动,装置主体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滑套18,转动套杆8与滑套18的内壁滑动连接,通过滑套18的设置,能够保证转动套杆8转动的稳定性,转动套杆8远离转动轴7的一端插接有清洗杆3,转动套杆8带动清洗杆3转动,清洗杆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清洗毛刷14,通过清洗杆3带动清洗毛刷14转动,从而能够对患者耳壁进行清洗,达到了操作简单和清洗效率高的目的,清洗杆3远离转动套杆8的一端设置有硅胶头15,通过在清洗杆3的末端设置硅胶头15,能够防止清洗杆3戳伤耳部,转动套杆8远离转动轴7的一端开设有插孔12,插孔12与清洗杆3相适配,且转动套杆8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加紧螺套13,通过与清洗杆3相适配的插孔12和加紧螺套13的设置,方便对清洗杆3进行拆卸更换,第二凹槽5的内部设置有吸引器9,吸引器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吸管10,吸管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锥形吸嘴11,通过吸引器9、吸管10和锥形吸嘴11的设置,能够将患者耳内的污物吸出,握把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按钮19,装置主体1靠近握把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按钮20,通过第一按钮19控制电机6的开关,通过第二按钮20控制吸引器9的开关,吸引器9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均属于公知技术,是被所属
人员所熟知的技术,故不进行赘述,第一按钮19的一侧设置有L型挡条21,通过L型挡条的设置,能够防止第一按钮19被误触。综上所述,该医用耳科临床洗耳装置,通过电机6、转动轴7、转动套杆8和清洗杆3的配合设计,使用第一按钮19能够控制清洗杆3旋转,从而能够使清洗毛刷14对患者耳壁进行清洗,再通过吸引器9、吸管10和锥形吸嘴11的配合,使用第二按钮20能够使锥形吸嘴11将患者耳内的污物吸出,从而达到清洁耳部的目的,具有操作简单和清洗效率高的优点,通过与清洗杆3相适配的插孔12和加紧螺套13的设置,方便对清洗杆3进行拆卸更换。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耳科临床洗耳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握把(2)和清洗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下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握把(2),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从左至右依次开设有第一凹槽(4)和第二凹槽(5),所述第一凹槽(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6),所述电机(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7),所述转动轴(7)远离电机(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套杆(8),所述转动套杆(8)远离转动轴(7)的一端插接有清洗杆(3),所述第二凹槽(5)的内部设置有吸引器(9),所述吸引器(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吸管(10),所述吸管(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锥形吸嘴(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耳科临床洗耳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握把(2)和清洗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下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握把(2),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从左至右依次开设有第一凹槽(4)和第二凹槽(5),所述第一凹槽(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6),所述电机(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7),所述转动轴(7)远离电机(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套杆(8),所述转动套杆(8)远离转动轴(7)的一端插接有清洗杆(3),所述第二凹槽(5)的内部设置有吸引器(9),所述吸引器(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吸管(10),所述吸管(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锥形吸嘴(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耳科临床洗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套杆(8)远离转动轴(7)的一端开设有插孔(12),所述插孔(12)与清洗杆(3)相适配,且所述转动套杆(8)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加紧螺套(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亮刘鹤孙中武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天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