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水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1570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汽水分离装置,它主要包括壳体和蒸汽发生器的顶部,其特征在于:在壳体的侧壁和底部均至少设一小孔,蒸汽管的一部分置于壳体内,壳体的顶部与蒸汽发生器的顶部固定连接,蒸汽管的一部分亦与蒸汽发生器的顶部固定连接。(*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水分离装置
,具体地说是一种主要适用于燃油、燃气、电热的蒸汽发生器(小型锅炉)的内置式汽水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的蒸汽发生器(小型锅炉)均采用外置式汽水分离装置,即汽水分离装置与蒸汽发生器分离,在使用中普遍存在下列问题1、结构较复杂,制造的成本亦较高;2、汽水分离的效果比较差,蒸汽中含水较高,达不到国家规定的3%的标准;3、热能损失大,所分离的热水无法利用,在蒸汽发生器的外部还需安装疏水管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汽水分离装置,它可降低蒸汽中的水含量。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水分离装置,它主要包括壳体和蒸汽发生器的顶部,其特征在于在壳体的侧壁和底部均至少设一小孔,蒸汽管的一部分置于壳体内,壳体的顶部与蒸汽发生器的顶部固定连接,蒸汽管的一部分亦与蒸汽发生器的顶部固定连接。本技术由于安装在蒸汽发生器内,采用双层结构对汽与水进行分离,充分利用了热能,不需在蒸汽发生器的外部安装疏水管道,减少了热能损失,提高了热效率和蒸汽品质,使蒸汽中的含水量远低于国家规定的3%的指标,且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制作安装方便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本技术主要包括壳体1和蒸汽发生器的顶部6,它区别于现有技术在于在壳体1的侧壁2和底部4均至少设一小孔3,蒸汽管5的一部分置于壳体1内,壳体1的顶部与蒸汽发生器的顶部2固定连接,蒸汽管5的一部分亦与蒸汽发生器的顶部6固定连接,实施例中在壳体1的侧壁2和底部4均至少设有两个小孔3,侧壁各小孔的位置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壳体的顶部与蒸汽发生器的顶部采用焊接进行固定,蒸汽管与蒸汽发生器的顶部相接触的一部分亦采用焊接进行固定。使用时汽水混合先通过本装置壳体和蒸汽发生器顶部之间进行第一次汽水分离,分离后的热水仍回到蒸汽发生器内,使热能不受损失,第一次分离后的蒸汽(含少量水)通过壳体侧壁小孔进入本装置内进行第二次汽水分离,少量水通过本装置的壳体内和蒸汽发生器顶部之间进一步蒸汽分离后再回到本装置内,通过壳体顶部的小孔回到蒸汽发生器内,经二次分离的干燥蒸汽通过本装置的蒸汽管排出。权利要求1.一种汽水分离装置,它主要包括壳体和蒸汽发生器的顶部,其特征在于在壳体的侧壁和底部均至少设一小孔,蒸汽管的一部分置于壳体内,壳体的顶部与蒸汽发生器的顶部固定连接,蒸汽管的一部分亦与蒸汽发生器的顶部固定连接。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壳体的侧壁和底部均至少设有两个小孔,侧壁各小孔的位置不在同一水平面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壳体的侧壁和底部均至少设一小孔,蒸汽管的一部分置于壳体内,壳体的顶部与蒸汽发生器的顶部固定连接,蒸汽管的一部分亦与蒸汽发生器的顶部固定连接。本技术由于安装在蒸汽发生器内,采用双层结构对汽与水进行分离,充分利用了热能,不需在蒸汽发生器的外部安装疏水管道,减少了热能损失,提高了热效率和蒸汽品质,使蒸汽中的含水量远低于国家规定的3%的指标。文档编号F22B37/00GK2515540SQ0127419公开日2002年10月9日 申请日期2001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1年12月13日专利技术者孙国华 申请人:上海华征热能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征热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