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龙明专利>正文

低压微闭式全自动凝结水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1072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收集、输送蒸汽凝结水的低压微闭式全自动凝结水回收装置。主要特点是只包含有一只大容量的加压输送罐,此外还设置有一只缓冲罐和一组换热管;缓冲罐一端与加压输送罐的凝结水进水管道相连通,另一端与换热管相连通,三通阀的三个通口分别与驱动加压蒸汽管道、输送罐罐体和换热管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特别适用于像蒸汽溴化锂制冷和那些产生的凝结水无相当爬高能力的低压供气系统的凝结水回收。(*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般热交换技术,是一种收集、输送蒸汽凝结水的凝结水回收装置。现有的一体型蒸汽供热系统凝结水回收装置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类似于疏水器工作原理的回收装置,其不足之处是机械可动部件多,易出故障,二次汽跑冒无法回收,单台容量受结构限制难以提高;另一类是上、下容器式凝结水回收装置,利用不同型式的液位控制元件来实现设备的自动化运行。中国专利号为91215446.2的“全自动凝结水回收装置”技术专利即为后一类凝结水回收装置。该装置具有集水接受罐和加压输送罐两只罐体,并且该两罐体配置在一个支架上,两罐体间设置有由截止阀、止回阀及三通阀等组成的两条进水和加压、排汽管道,其中,三通阀设置在加压、排汽管道中,其三个通口分别与加压管路、接受罐和输送罐的排汽管路相连接。这类装置的优点是可以实现闭式运转,无二次汽排放,单台容量较大,但是,这类装置的结构相对比较复杂,外形尺寸较大,对于因受使用条件限制而无法形成闭式运行的凝结水回收系统来说,其技术经济指标相对较差。此外,上述两类回收装置的共同缺点是,其对欲回收凝结水的进口高度有一定要求,这就使它们的使用受到了限制。例如蒸汽溴化锂制冷机,有相当多的生产厂家要求其凝结水回收装置的入口标高不能超过0.6米,因此包括上述两类的凝结水回收设备将需布置在±0.000标高以下的空间内,这将会增加建设投资及运行管理的复杂性。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于在较低标高下收集并输送蒸汽凝结水的低压微闭式全自动凝结水回收装置,而且具有结构相对简单,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闭式运转,单台容量较大的特点。实现上述目的的本技术主要包含有一加压输送罐、与该输送罐相连接的进、出管道及两只相应的单向阀、一只三通阀、一组加压管道及输送罐液位控制元件,此外,本设计中还包含有一只缓冲罐和其端部设置有一水封结构的一组换热管,该缓冲罐一端与加压输送罐的凝结水进水管道相连通,另一端与换热管相连通,三通阀的三个通口分别与驱动加压蒸汽管道、输送罐罐体和换热管相连通。如上所述的本技术是这样工作的使欲回收的蒸汽凝结水自进水管道经一单向阀进入输送罐罐体内,当罐体内的液位不断升高直至高液位之控制液位时,液位控制元件工作,其通过控制箱使三通阀动作,驱动蒸汽由加压管道进入罐体,将罐体内的凝结水压往回收地点;当罐体内的液位到达低液位时,三通阀复位并使罐体与换热管连通,则罐体内的余压蒸汽排至换热管被冷凝成水,进而流返缓冲罐,同时,欲回收凝结水又开始进入罐体。如此过程周而复始,凝结水将源源不断地送至回收点。在此需进一步说明的是,在罐体压送凝结水的短暂时间内,流至输送罐的凝结水将暂时进入缓冲罐,其所携带的二次蒸汽将通过换热管冷凝成水并流返入缓冲罐。水封结构将使回收装置与外界空气隔绝,避免氧腐蚀,保持送出凝结水的洁净;另一方面,水封结构将回收装置保持在一个微正压或微负压的闭式状态。由上可见本技术结构中只包含一只主要的凝结水输送罐,并将欲回收凝结水的入口设在装置的最下部,标高接近±0.000;在输送罐压送凝结水的短暂时间内,使流至输送罐的蒸汽凝结水将暂时进入缓冲罐,从而免除了现有技术中普遍使用的集水接受罐;再有是本技术在换热管的端部设置了一个水封结构。故本技术的优点是具有更好的布置适应性,是一种适于在较低标高下进水使用的凝结水回收装置。尤其是对于携带较少二次汽的低压供汽系统的凝结水回收,或供汽系统最终产生的凝结水饱和温度较低时,本装置将可处于理想的工作状态。本技术特别适用于像蒸汽溴化锂制冷和那些产生的凝结水无相当爬高能力的低压供气系统的凝结水回收。本技术的实施例如附图所示。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由图见,本凝结水回收装置主要由一加压输送罐1、一缓冲罐8和一换热管9构成。凝结水进水管5和出水管2设置在输送罐1的底部,各通过一单向阀4及3与输送罐1相连。输送罐1的罐体内装有一组连接至控制箱15的液位控制元件7,该控制箱15根据液位控制元件发出的讯号控制三通阀13的动作。本实施例中的三通阀13其一端与驱动加压蒸汽管道12相连接,另一端通过管段14与输送罐1的罐体相连通,第三端用管段11接入通往换热管9的管道中。本实施例中的缓冲罐8通过管段6与加压输送罐的凝结水进水管道5相连通,另一端与换热管9相连通;该换热管9的尾端连接有一水封结构10,在本实施例中该水封结构10为U型管装置。权利要求1,一种低压微闭式全自动凝结水回收装置,主要包含有一加压输送罐(1)、与该输送罐(1)相连接的进、出管道及两只相应的单向阀(4、3)、一只三通阀(13)、一组加压管道(12、14)及输送罐液位控制元件(7),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一只缓冲罐(8)和其端部设置有一水封结构(10)的一组换热管(9),该缓冲罐(8)一端与加压输送罐(1)的凝结水进水管道(5)相连通,另一端与换热管(9)相连通,三通阀(13)的三个通口分别与驱动加压蒸汽管道(12)、输送罐(1)和换热管(9)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低压微闭式全自动凝结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水封结构(10)为一U型管装置。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收集、输送蒸汽凝结水的低压微闭式全自动凝结水回收装置。主要特点是只包含有一只大容量的加压输送罐,此外还设置有一只缓冲罐和一组换热管;缓冲罐一端与加压输送罐的凝结水进水管道相连通,另一端与换热管相连通,三通阀的三个通口分别与驱动加压蒸汽管道、输送罐罐体和换热管相连通。本技术特别适用于像蒸汽溴化锂制冷和那些产生的凝结水无相当爬高能力的低压供气系统的凝结水回收。文档编号F22B37/00GK2295117SQ97234289公开日1998年10月21日 申请日期1997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1997年4月15日专利技术者沈龙明 申请人:沈龙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压微闭式全自动凝结水回收装置,主要包含有一加压输送罐(1)、与该输送罐(1)相连接的进、出管道及两只相应的单向阀(4、3)、一只三通阀(13)、一组加压管道(12、14)及输送罐液位控制元件(7),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一只缓冲罐(8)和其端部设置有一水封结构(10)的一组换热管(9),该缓冲罐(8)一端与加压输送罐(1)的凝结水进水管道(5)相连通,另一端与换热管(9)相连通,三通阀(13)的三个通口分别与驱动加压蒸汽管道(12)、输送罐(1)和换热管(9)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龙明
申请(专利权)人:沈龙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