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端子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14455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0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源端子组件,包括:第一端子,设有第一主体以及导接于第一主体的第一导接件,第一主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第一导接件设有安装且导接于第一主体的第一安装部,自第一安装部延伸形成从第一表面朝第二表面延伸设置的第一弹臂;第二端子,与第一端子对接形成电性连接,设有第二主体以及导接于第二主体的第二导接件,第二主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表面与第四表面,第三表面向上接触第二表面,第二导接件设有安装且导接于第二主体的第二安装部,自第二安装部延伸形成从第四表面朝第三表面延伸设置的第二弹臂,第二弹臂向上弹性抵接第一主体,第一弹性臂向下弹性抵接第二主体,增加接触面积,有利于大电流的传输。

Terminal as-p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源端子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源端子组件,尤其是指一种用于传输大电流的电源端子组件。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一种电源端子组件,包括一第一电源端子以及与所述第一电源端子对接形成电性连接的一第二电源端子,所述第一电源端子与所述第二电源端子通过一螺栓相互锁定,所述第一电源端子包括一第一基体,所述第一基体呈平板状设置,所述第一基体包括相设置的一上表面和一下表面,所述第二电源端子包括一第二基体,所述第二基体呈平板状设置,所述第二基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一顶面和一底面,所述顶面向上抵接所述下表面。然而,所述第一电源端子与所述第二电源端子通过所述螺栓相互锁定,如果锁合力小,所述第一电源端子与所述第二电源端子之间容易彼此脱离而没有导接在一起,造成出现瞬断现象;如果锁合力较大,容易使得所述第一基体以及所述第二基体的两端容易翘起来,导致所述第一电源端子与所述第二电源端子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从而容易影响大电流的传输。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源端子组件,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所面临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创作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加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的接触面积的电源端子组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一种电源端子组件,包括:一第一端子,设有一第一主体以及导接于所述第一主体的至少一第一导接件,所述第一主体包括在上下方向上相对设置的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所述第一导接件设有一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安装且导接于所述主体,自所述第一安装部延伸形成一第一弹臂,所述第一弹臂从所述第一表面朝所述第二表面延伸设置;一第二端子,与所述第一端子对接形成电性连接,设有一第二主体以及导接于所述第二主体的至少一第二导接件,所述第二主体包括在上下方向上相对设置的一第三表面与一第四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向上接触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二导接件设有一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安装且导接于所述第二主体,自所述第二安装部延伸形成一第二弹臂,所述第二弹臂从所述第四表面朝所述第三表面延伸设置,所述第二弹臂向上弹性抵接所述第一主体,所述第一弹性臂向下弹性抵接所述第二主体。进一步,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对接前,所述第一弹臂向下越过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二弹臂向上越过所述第三表面。进一步,所述第一主体以及所述第二主体均呈平板状设置,所述第一弹臂向下弹性抵接所述第三表面,所述第二弹臂向上弹性抵接所述第二表面。进一步,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的结构相同,应用同一套模具成形。进一步,所述第一导接件与所述第二导接件均为下料式结构,所述第一导接件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导接件位于同一竖直平面。进一步,所述第一主体具有自所述第一表面向下凹设的一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安装部向下安装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主体具有自所述第四表面向上凹设的一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安装部向上安装于所述第二凹槽。进一步,所述第一凹槽向下贯穿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一安装部向下抵接所述第二主体,所述第二凹槽向上贯穿所述第三表面,所述第二安装部向上抵接所述第一主体。进一步,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一第一基部及自所述第一基部向下延伸形成的一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固定于所述第一凹槽且向下抵接所述第三表面,所述第一弹臂自所述第一基部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基部的至少一侧向下抵接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安装部包括一第二基部及自所述第二基部向下延伸形成的一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固定于所述第二凹槽且向上抵接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二弹臂自所述第二基部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基部的至少一侧向上抵接所述第四表面。进一步,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错位设置,且彼此不相互接触。进一步,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在上下方向上相互接触。进一步,所述第一主体设有上下贯穿的一第一通槽,所述第一弹臂向下穿过所述第一通槽且弹性抵接于所述第三表面,所述第二主体设有上下贯穿的一第二通槽,所述第二弹臂向下穿过所述第二通槽且弹性抵接所述第二表面。进一步,所述第一导接件设置多个且并排设置,所述第一导接件具有朝相邻的一个所述第一导接件延伸形成的至少一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使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导接件的所述第一弹臂之间形成间隙,所述第二导接件设置多个且并排设置,所述第二导接件具有朝相邻的一个所述第二导接件延伸形成的至少一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使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导接件的所述第二弹臂之间形成间隙。进一步,所述电源端子组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固持件,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分别设有至少一锁固孔,所述固持件插入所述锁固孔锁定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进一步,所述固持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导接单元,所述第一导接单元包括左右并排的多个所述第一导接件以及左右并排的多个所述第二导接件,所述固持件左右两侧的其中一侧,所述第一弹臂向前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弹臂向后延伸形成,所述固定件左右两侧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弹臂向后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弹臂向前延伸形成。进一步,所述第一导接单元的多个所述第一导接件多个所述第二导接件的数量相同,且上下一一对应。进一步,所述固持件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二导接单元,所述第二导接单元包括前后并排的多个所述第一导接件以及前后并排的多个所述第二导接件,所述固持件前后两侧中的一侧,所述第一弹臂向左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弹臂向右延伸形成,所述固定件前后两侧中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弹臂向右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弹臂向左延伸形成。进一步,所述第一主体包括一前端面,所述第一弹臂向前越过所述前端面且向下弹性抵接所述第三表面,所述第二主体包括一后端面,所述第二弹臂向后越过所述后端面且向上抵接所述第二表面。进一步,所述第一端子还包括一第一线缆,所述第一线缆位于所述第一主体的后方且与所述第一主体相导接,所述第二端子还包括一第二线缆,所述第二线缆位于所述第二主体的前方且与所述第二主体相导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电源端子组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第一端子设有所述第一主体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一主体的所述第一导接件,所述第二端子与所述第一端子相互对接形成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端子设有所述第二主体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二主体的所述第二导接件,所述第一导接件的所述第一弹臂从所述第一主体朝所述第二主体延伸且向下弹性抵接所述第二主体,所述第二导接件的所述第二弹臂从所述第二主体朝所述第一主体延伸且向上弹性抵接所述第一主体,除了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本身的接触面积之外,还增加了所述第一导接件的所述第一弹臂与所述第二主体的接触面积、以及所述第二导接件的所述第二弹臂与所述第一主体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大电流的传输,且稳定的电性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电源端子组件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2中沿A-A线剖切的剖视图;图4为图3中B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1的立体分解图;图6为图5中第一导接件以及第二导接件安装后的主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电源端子组件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源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第一端子,设有一第一主体以及导接于所述第一主体的至少一第一导接件,所述第一主体包括在上下方向上相对设置的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所述第一导接件设有一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安装且导接于所述主体,自所述第一安装部延伸形成一第一弹臂,所述第一弹臂从所述第一表面朝所述第二表面延伸设置;/n一第二端子,与所述第一端子对接形成电性连接,设有一第二主体以及导接于所述第二主体的至少一第二导接件,所述第二主体包括在上下方向上相对设置的一第三表面与一第四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向上接触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二导接件设有一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安装且导接于所述第二主体,自所述第二安装部延伸形成一第二弹臂,所述第二弹臂从所述第四表面朝所述第三表面延伸设置,所述第二弹臂向上弹性抵接所述第一主体,所述第一弹性臂向下弹性抵接所述第二主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端子,设有一第一主体以及导接于所述第一主体的至少一第一导接件,所述第一主体包括在上下方向上相对设置的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所述第一导接件设有一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安装且导接于所述主体,自所述第一安装部延伸形成一第一弹臂,所述第一弹臂从所述第一表面朝所述第二表面延伸设置;
一第二端子,与所述第一端子对接形成电性连接,设有一第二主体以及导接于所述第二主体的至少一第二导接件,所述第二主体包括在上下方向上相对设置的一第三表面与一第四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向上接触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二导接件设有一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安装且导接于所述第二主体,自所述第二安装部延伸形成一第二弹臂,所述第二弹臂从所述第四表面朝所述第三表面延伸设置,所述第二弹臂向上弹性抵接所述第一主体,所述第一弹性臂向下弹性抵接所述第二主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对接前,所述第一弹臂向下越过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二弹臂向上越过所述第三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以及所述第二主体均呈平板状设置,所述第一弹臂向下弹性抵接所述第三表面,所述第二弹臂向上弹性抵接所述第二表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的结构相同,应用同一套模具成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接件与所述第二导接件均为下料式结构,所述第一导接件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导接件位于同一竖直平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具有自所述第一表面向下凹设的一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安装部向下安装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主体具有自所述第四表面向上凹设的一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安装部向上安装于所述第二凹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源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向下贯穿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一安装部向下抵接所述第二主体,所述第二凹槽向上贯穿所述第三表面,所述第二安装部向上抵接所述第一主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源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一第一基部及自所述第一基部向下延伸形成的一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固定于所述第一凹槽且向下抵接所述第三表面,所述第一弹臂自所述第一基部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基部的至少一侧向下抵接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安装部包括一第二基部及自所述第二基部向下延伸形成的一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固定于所述第二凹槽且向上抵接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二弹臂自所述第二基部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基部的至少一侧向上抵接所述第四表面。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源端子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左锋
申请(专利权)人: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