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支撑余热锅炉的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1363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支撑余热锅炉的支撑装置,包括:托架,所述托架适于分别安装到余热锅炉炉体的两侧面上;基座部件,所述基座部件分别设置在余热锅炉炉体的两侧;支撑辊,所述支撑辊分别可滚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部件上用于支撑所述托架。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支撑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且能够同时补偿和适应余热锅炉在各个方向上的受热变形,并且支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高。(*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支撑余热锅炉的支撑装置。技术背景余热锅炉是用于回收诸如熔炼炉产生的高温烟气中的热量的设备。传 统上,余热锅炉炉体是通过基座部件放置在厂房内的地面上。然而,放置 在地面上的余热锅炉无法适应炉体受热变形,因此,基座部件容易发生移 动,从而损害设备,发生危险。另外,传统上,也有将余热锅炉炉体悬挂在厂房内来适应炉体受热变 形。然而,为了悬挂炉体,需要在厂房内的上方设置强度非常高的托架和 吊杆,并且炉体和悬挂装置的安装和拆卸非常困难,由此导致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能够适应余热锅炉炉 体受热变形的用于支撑余热锅炉的支撑装置。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支撑余热锅炉的支撑装置包括托架, 所述托架适于分别安装到余热锅炉炉体的两侧面上;基座部件,所述基座 部件分别设置在余热锅炉炉体的两侧;支撑辊,所述支撑辊分别可滚动地 设置在所述基座部件上用于支撑所述托架。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支撑余热锅炉的支撑装置还具有如下 附加技术特征所述支撑辊包括第一支撑辊,所述第一支撑辊的轴线方向与余热锅 炉炉体的纵向方向平行;和第二支撑辊,所述第二支撑辊的轴线方向与余 热锅炉炉体的纵向方向相交。所述第二支撑辊的轴线方向与余热锅炉炉体的膨胀方向垂直。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支撑余热锅炉的支撑装置进一步包括 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用于以所述托架与所述基座部件能够相对于彼此 移动的方式连接所述托架与所述基座部件。所述连接部件包括托架连接板,所述托架连接板的一端固定在托架上 且另一端形成有托架连接孔;基座部件连接板,所述基座连接板的一端固 定在基座部件上且另一端形成有基座部件连接孔;和销轴,所述销轴穿过 所述托架连接孔和基座部件连接孔以便连接所述托架连接板与所述基座 部件连接板且所述托架连接板与所述基座部件能够相对于彼此移动。所述基座部件包括立柱;水平梁,所述水平梁固定在所述立柱上且 与立柱垂直;和辊座,所述辊座固定在所述水平梁上且所述支撑辊可滚动 的设置在所述辊座内。所述基座部件进一步包括辊座支架,所述辊座支架的下端设置在所 述水平梁上而其上端支撑辊座。所述辊座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用于支撑所述支撑辊;侧板,所述侧 板分别固定在底板的两侧,用于限制所述支撑辊在辊座横向方向上的移 动;和端板,所述端板分别固定在所述底板的两端,用于限制所述支撑辊 在辊座纵向方向上的移动。所述辊座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用于支撑所述支撑辊;和端板,所述 端板分别固定在所述底板的两端,每个端板的上端面形成有凹槽,其中所 述支撑辊的辊颈位于所述凹槽内以便限制所述支撑辊在辊座横向方向和 纵向方向的移动。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支撑余热锅炉的支撑装置进一步包括 辊罩,所述辊罩固定在所述基座部件上和/或所述托架上,用于罩住所述支 撑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下列优点之一 首先,由于采用能够转动的支撑辊支撑余热锅炉炉体,因此当余热锅 炉炉体受热变形时,余热锅炉炉体能够通过支撑辊相对于基座部件移动, 因此余热锅炉炉体不会带动基座部件移动,从而避免损坏设备。其次,通过将支撑辊相对于余热锅炉炉体的纵向方向倾斜设置,当余热锅炉炉体受热变形时,余热锅炉炉体能够通过支撑辊相对于基座部件在 横向和纵向方向上移动,从而适应余热锅炉炉体在各个方向上的变形。另外,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支撑装置从下面支撑余热锅炉炉体, 不需要在厂房内的上方设置强度很高的托架和吊杆,安全性高,结构简单, 余热锅炉炉体和支撑装置的安装和拆卸方便容易。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 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和优点从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余热锅炉的支撑装置支撑着余热锅炉的俯视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支撑着余热锅炉的支撑装置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支撑装置沿图1中的A-A的视图; 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支撑装置沿图1中的N-N的局部视图; 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支撑装置沿图2中的C-C的局部放大视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支撑装置沿图2中的D-D的局部放大 视图;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支撑装置沿图2中的E-E的局部放大 视图;图8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支撑装置沿图2中的F-F的局部放大 视图;图9是图2中的单个支撑辊的简化视图;和 图10是图9的侧视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 实施例用于解释本技术,所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而不能解释为对本 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支撑余热锅炉的支 撑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支撑余热锅炉炉体100的支撑装置包括托架1、基座部件3和支撑辊2。托架1沿余热锅炉炉 体100的纵向方向(图1中的左右方向)固定到余热锅炉炉体100的两侧 面上,如图4-6所示,托架1固定到余热锅炉炉体100的两侧面的上部, 例如,托架1可以通过将工字钢用上下加强肋板沿纵向方向固定到余热锅 炉炉体100的两侧面的上部形成,然而,本技术并不限于此。如图4所示,基座部件3分别设置在余热锅炉炉体100的两侧,位置 与托架1相对应。支撑辊2分别可滚动地设置在基座部件3上,支撑辊2 支撑托架1,由此支撑余热锅炉炉体100。当余热锅炉炉体100受热变形 时,支撑辊2能够在基座部件3上滚动,从而补偿余热锅炉炉体100的变 形。并且,由于是从下面支撑余热锅炉炉体100,因此结构简单,不需要 在厂房上方设置强度很高的支架和吊杆,降低了成本,余热锅炉炉体ioo 及支撑装置的安装、拆卸简单。另外,在余热锅炉炉体100受热变形时, 基座部件3保持不动,而是通过支撑辊2在基座部件3上的滚动来补偿余 热锅炉炉体100的变形,因此,不会导致由于基座部件3的移动带来的危 险。如图l-3所示,支撑辊2包括第一支撑辊2a和第二支撑辊2b,第一 支撑辊2a的轴线方向与余热锅炉炉体100的纵向方向平行,而第二支撑 辊2b的轴线方向与余热锅炉炉体100的纵向方向相交,例如第二支撑辊 2b的轴线方向与余热锅炉炉体的膨胀方向垂直,更具体而言,第二支撑辊 2b的轴线方向与余热锅炉炉体100的纵向方向之间的夹角a可以为45度, 当然所述夹角a也可以为其他角度,例如30度,60度,120度或150度 等。第一支撑辊2a和第二支撑辊2b可以在余热锅炉炉体100的两侧分组 设置,如图1所示,在余热锅炉炉体100的每一侧分别设置了一个第一支撑辊2a和四组第二支撑辊2b,每组包括四个第二支撑辊2b,另外,在图 1示出的示例中,四组第二支撑辊2b的轴线都相互平行且与余热锅炉炉体 100的纵向方向的夹角a为锐角,然而,本技术并不限于此,余热锅 炉炉体100—侧的第一支撑辊2a和第二支撑辊2b可以任意组合设置,例 如,余热锅炉炉体100 —侧的四组第二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支撑余热锅炉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托架,所述托架适于分别安装到余热锅炉炉体的两侧面上;基座部件,所述基座部件分别设置在余热锅炉炉体的两侧;支撑辊,所述支撑辊分别可滚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部件上用于支撑所述托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岗徐建炎陈逢胜劳学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