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向阳专利>正文

立式内燃湿背式火管燃煤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1318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立式内燃湿背式火管燃煤锅炉,其结构特征是:炉胆(1-4)上部设置一烟气转向室(1-2)或弯烟管,烟气转向室(1-2)下管板与锅炉下管板之间装设烟管(1-3),或弯烟管与锅炉下管板相连,锅炉底部设置烟气汇集室(1-6)与风室(1-8),它们之间通过钢管相连形成环形空气预热器(1-7)。它的容量可大可小,容易制成容量小于0.5t/h以上的锅炉。它占地面积小,耗钢量低,热惯性小,维修方便。(*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于工业锅炉
,尤其是指立式燃煤锅炉。在现有技术中,立式燃煤锅炉由考克兰(横烟管)、大横水管、立式弯水管、立式反烧炉排等构成,对流受热面布置于炉胆顶部。由于高度受到限制,立式锅炉不能向大容量发展,容量一般在0.5t/h以下,且存在维修不便的问题。而卧式外燃水火管燃煤锅炉,虽然可制成较大容量的锅炉,但占地面积大,存在“烧肚皮”,易出现锅壳鼓疱,有厚重炉墙、炉拱,热惯性很大,启动不便,耗钢量大等缺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环形集箱立式水火管锅炉”(ZL91207704,已终止),将原立式锅壳锅炉的“U”型、炉胆结构去掉,改为由环形集箱与布置其上的水冷壁管组成的炉膛燃烧室,作为辐射受热面,它可节省大量钢材,但容量也难以提高。“一种立式水火管锅炉”(ZL97213947)和“立式火管锅炉”(ZL97248973)等各有优点,但也难以适宜制成较大容量的锅炉。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式内燃湿背式火管燃煤锅炉,它容量容易可大可小,占地面积小,耗钢量低,热惯性小,维修方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解决方案是一种立式内燃湿背式火管燃煤锅炉,包括锅壳、炉胆、炉排、烟管,立式布置,燃烧空间为炉胆,炉胆上部设置一烟气转向室或弯烟管,烟气转向室下管板与锅炉下管板之间装设烟管,或者弯烟管与锅炉下管板相连,锅炉底部设置烟气汇集室与风室,烟气汇集室与风室之间通过钢管相连形成环形空气预热器。由于设置有烟气转向室或弯烟管,方便了维修,而且都为水冷却(湿背式),运行可靠,散热损失小;由于无炉墙与炉拱,热惯性小;由于对流受热面布置于炉胆环向,锅炉容量增加时,只要增加烟管排数和锅壳直径即可,锅炉很容易地向大容量发展。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技术及其产生的有益效果作进一步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二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三的示意图。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立式内燃湿背式火管燃煤锅炉,包括锅壳(1-1,2-1,3-1)、炉胆(1-4,2-4,3-4)、炉排(1-5,2-5,3-5)、烟管(1-3,2-3,3-3-1,3-3-2),立式布置,燃烧空间为炉胆(1-4,2-4,3-4),炉胆(1-4,2-4,3-4)上部设置一烟气转向室(1-2,3-2)或弯烟管(2-3),烟气转向室(1-2,3-2)下管板与锅炉下管板之间装设烟管(1-3,3-3-1)(如图1和图3所示),或者弯烟管(2-3)与锅炉下管板相连(如图2所示),锅炉底部设置烟气汇集室(1-6,2-6,3-6)与风室(1-8,2-8,3-8),烟气汇集室(1-6,2-6,3-6)与风室(1-8,2-8,3-8)之间通过钢管相连形成环形空气预热器(1-7,2-7,3-7)。如图3所示,实施例三是较大容量的锅炉(比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一的锅炉容量要大),在锅炉顶部与下管板之间还装设第二回程烟管(3-3-2),设置第二回程烟管(3-3-2)是为了增加容量,同时在锅炉的顶部第二回程烟管(3-3-2)烟气出口处又设置有烟气汇集室(3-9)。如图2所示,实施例二是较小容量的锅炉(比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一的锅炉容量要小),烟气转向室(1-2,3-2)退化,以炉胆(1-4,2-4,3-4)上部设置弯烟管(2-3)代替之。不管是烟气转向室(1-2,3-2)还是弯烟管(2-3)的弯部均为水冷却(湿背式),提高了热效率。不管是实施例一或二或三,炉胆(1-4,2-4,3-4)相对高大有利于燃烧与传热。根据本技术的技术,容易制成容量大于0.5t/h以上的锅炉。权利要求1.一种立式内燃湿背式火管燃煤锅炉,包括锅壳(1-1,2-1,3-1)、炉胆(1-4,2-4,3-4)、炉排(1-5,2-5,3-5)、烟管(1-3,2-3,3-3-1,3-3-2),立式布置,燃烧空间为炉胆(1-4,2-4,3-4),其特征在于炉胆(1-4,2-4,3-4)上部设置一烟气转向室(1-2,3-2)或弯烟管(2-3),烟气转向室(1-2,3-2)下管板与锅炉下管板之间装设烟管(1-3,3-3-1),或者弯烟管(2-3)与锅炉下管板相连,锅炉底部设置烟气汇集室(1-6,2-6,3-6)与风室(1-8,2-8,3-8),烟气汇集室(1-6,2-6,3-6)与风室(1-8,2-8,3-8)之间通过钢管相连形成环形空气预热器(1-7,2-7,3-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内燃湿背式火管燃煤锅炉,其特征在于当锅炉容量较大时,在锅炉顶部与下管板之间还装设第二回程烟管(3-3-2),在锅炉的顶部第二回程烟管(3-3-2)烟气出口处又设置有烟气汇集室(3-9)。专利摘要一种立式内燃湿背式火管燃煤锅炉,其结构特征是:炉胆(1—4)上部设置一烟气转向室(1—2)或弯烟管,烟气转向室(1—2)下管板与锅炉下管板之间装设烟管(1—3),或弯烟管与锅炉下管板相连,锅炉底部设置烟气汇集室(1—6)与风室(1—8),它们之间通过钢管相连形成环形空气预热器(1—7)。它的容量可大可小,容易制成容量小于0.5t/h以上的锅炉。它占地面积小,耗钢量低,热惯性小,维修方便。文档编号F22B9/00GK2382952SQ9921903公开日2000年6月14日 申请日期1999年8月10日 优先权日1999年8月10日专利技术者郑向阳, 谢正霞, 徐翔 申请人:郑向阳, 谢正霞, 徐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式内燃湿背式火管燃煤锅炉,包括锅壳(1-1,2-1,3-1)、炉胆(1-4,2-4,3-4)、炉排(1-5,2-5,3-5)、烟管(1-3,2-3,3-3-1,3-3-2),立式布置,燃烧空间为炉胆(1-4,2-4,3-4),其特征在于:炉胆(1-4,2-4,3-4)上部设置一烟气转向室(1-2,3-2)或弯烟管(2-3),烟气转向室(1-2,3-2)下管板与锅炉下管板之间装设烟管(1-3,3-3-1),或者弯烟管(2-3)与锅炉下管板相连,锅炉底部设置烟气汇集室(1-6,2-6,3-6)与风室(1-8,2-8,3-8),烟气汇集室(1-6,2-6,3-6)与风室(1-8,2-8,3-8)之间通过钢管相连形成环形空气预热器(1-7,2-7,3-7)。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向阳谢正霞徐翔
申请(专利权)人:郑向阳谢正霞徐翔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