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光调制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1082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7 22:59
在具备反射型的空间光调制器的车载用的空间光调制单元中,有效抑制因振动负荷等而空间光调制器和支承基板的连接部分破损。构成为在比空间光调制器靠单元后方侧配置有在与该空间光调制器电连接的状态下经由插座支承该空间光调制器的周缘部的支承基板。另外,构成为在比空间光调制器靠单元前方侧配置有与该周缘部抵接的支架。而且,构成为在支承基板的多个部位安装有从单元前后方向两侧夹持该支承基板的夹持部件的状态下,各夹持部件固定于支架。由此,即使是振动负荷或冲击负荷作用在空间光调制单元的情况,支承基板和支架的单元前后方向的位置关系也不偏离。

Space optical modulation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间光调制单元
本申请专利技术涉及具备反射型的空间光调制器的车载用的空间光调制单元。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作为车载用的空间光调制单元,已知有具备反射型的空间光调制器的空间光调制单元。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作为车辆用灯具的空间光调制单元,具备以朝向投影透镜反射来自光源的光的方式构成的空间光调制器的空间光调制单元。另外,目前,作为具备反射型的空间光调制器的空间光调制单元的结构,已知有空间光调制器和从单元后方侧支承该空间光调制器的周缘部的支承基板电连接的结构。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91976号公报在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空间光调制单元中,通过利用空间光调制器控制反射光的空间的分布,可高精度地形成作为车辆用灯具的各种配光图案。然而,作为具备反射型的空间光调制器的空间光调制单元的结构,如果形成在比空间光调制器靠单元前方侧配置有从单元前方侧与其周缘部抵接的支架的结构,则可稳定维持空间光调制器和支承基板的电连接。然而,在将这种结构直接应用于车载用的空间光调制单元的情况下,会产生下面的问题。即,因车辆行驶等而会在车载用的空间光调制单元上有振动负荷或冲击负荷作用,因此支承空间光调制器的支承基板和支架的位置关系容易偏离。而且,若支承基板和支架的位置关系偏离,则会有不合理的负荷作用在空间光调制器和支承基板的连接部分,因而连接部分有可能会破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专利技术是鉴于该情况而开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间光调制单元,能够有效抑制在具备反射型的空间光调制器的车载用的空间光调制单元中因振动负荷等而空间光调制器和支承基板的连接部分破损。本申请专利技术通过对空间光调制器的支承结构实施研究,实现上述目的完成。即,本申请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间光调制单元,是具备反射来自光源的光的反射型的空间光调制器的车载用的空间光调制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比所述空间光调制器靠单元后方侧配置有在与该空间光调制器电连接的状态下从单元后方侧支承该空间光调制器的周缘部的支承基板,在比所述空间光调制器靠单元前方侧配置有从单元前方侧与该空间光调制器的周缘部抵接的支架,在所述支承基板的多个部位安装有从单元前后方向两侧夹持该支承基板的夹持部件,各所述夹持部件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空间光调制单元”只要是车载用,则其具体的用途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采用起到用于在车辆用灯具中形成配光图案的功能的用途或起到用于在平视显示器(HUD)等中生成图像信息的功能的用途等。所述“空间光调制器”只要在反射来自光源的光时可控制其反射光的空间的分布,则其具体的结构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采用使用数字微镜的结构或使用了反射型液晶的结构等。所述“单元前后方向”是指正交于空间光调制器的反射光控制区域的方向,反射光控制区域的正面侧为“单元前方侧”,反射光控制区域的背面侧为“单元后方侧”。所述“空间光调制器”产生的来自光源的光的反射方向可以是垂直于该空间光调制器的反射光控制区域的方向,也可以是与其倾斜的方向。所述“支承基板”为与空间光调制器电连接的状态下从单元后方侧支承该空间光调制器的周缘部的结构,此时,可以是直接支承空间光调制器的周缘部的结构,也可以是经由另外的部件支承空间光调制器的周缘部的结构。各所述“夹持部件”只要以从单元前后方向两侧夹持支承基板的状态安装于支承基板,则其具体的夹持结构及安装位置没有特别限定。另外,对用于将各所述“夹持部件”固定于支架的具体的结构也没有特别限定。本申请专利技术的空间光调制单元具备反射来自光源的光的反射型的空间光调制器,因此,通过在该空间光调制器中控制其反射光的空间的分布,可以高精度形成各种的配光图案,或者可以高精度生成各种图像信息。此时,空间光调制器与从单元后方侧支承该空间光调制器的周缘部的支承基板电连接,但由于空间光调制器的单元前方侧配置有从单元前方侧与其周缘部抵接的支架,因此能够稳定维持空间光调制器和支承基板的电连接。在此基础上,在支承基板的多个部位安装有从单元前后方向两侧夹持该支承基板的夹持部件,各夹持部件被固定在支架上,因此能够将支承基板和支架在单元前后方向维持为一定的位置关系。因此,即使是振动负荷或冲击负荷作用在空间光调制单元的情况,支承基板和支架的单元前后方向的位置关系也可以不偏离。而且,由此空间光调制单元无论是车载用,都能够有效抑制不合理的负荷作用在空间光调制器和支承基板的连接部分而该连接部分破损。这样,根据本申请专利技术,在具备反射型的空间光调制器的车载用的空间光调制单元中,能够有效抑制因振动负荷等而空间光调制器和支承基板的连接部分破损。在上述结构中,进一步在形成在支架的多个部位形成有沿与单元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螺纹孔,并且在各夹持部件形成有沿单元前后方向延伸的长孔的结构的基础上,如果形成螺钉经由各长孔与各螺纹孔紧固,各夹持部件固定在支架的结构,则能够形成支承基板以配置于单元前后方向最适合的位置的状态固定支承于支架的结构。并且,由此可以进一步有效抑制因振动负荷等而空间光调制器和支承基板的连接部分破损。此时,如果在支架的多个部位的每一处形成有与各夹持部件卡合并沿单元前后方向延伸的引导槽部的结构,则能够事先防止通过螺钉紧固将各夹持部件安装在支承基板时该夹持部件意外旋转。而且,由此可以在相对于支承基板适当的状态下安装各夹持部件。在上述结构中,如果进一步形成在支承基板上安装了各夹持部件的多个部位设定在空间光调制器的左右两侧的上下两部位的结构,则可以稳定进行通过支架的支承基板的固定支承。而且,由此能够进一步有效抑制因振动负荷等而空间光调制器和支承基板的连接部分破损。在上述结构中,作为各夹持部件的结构,如果进一步形成构成为L字形的两个金属板以在单元前后方向隔开间隔配置的状态相互焊接的结构,则可以将各夹持部件当作低廉简单的结构。在上述结构中,如果进一步形成在比支承基板靠单元后方侧配置有以与空间光调制器的中央部抵接的状态朝向单元前方侧弹性按压该空间光调制器的散热器的结构,则能够在空间光调制器上不会作用不合理的负荷的基础上,实现空间光调制器的散热。此时,由于支承基板和支架的单元前后方向的位置关系维持一定,因此即使在空间光调制单元上作用振动负荷或冲击负荷的情况,空间光调制器和散热器的位置关系也不会偏离,因此能够事先防止因来自散热器的负荷而空间光调制器破损。在形成具备这种散热器的结构的情况下,形成在空间光调制器的周围配置有用于将散热器固定在支架的多个阶梯形螺栓的结构的基础上,作为各阶梯形螺栓的结构,如果形成以其大径部插入形成于散热器的螺栓贯通孔及形成于支承基板的螺栓贯通孔的状态,在其前端面与支架抵接,并且在其小径部螺纹固定于支架的结构,且在其大径部安装有用于将散热器朝向单元前方弹性按压的弹簧的结构,则可容易地以规定的弹性按压力稳定进行通过散热器的对空间光调制器的按压。另外,在形成具备这种散热器的结构的情况下,进一步形成在空间光调制器的周围以在其后端部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间光调制单元,其为车载用,具备对来自光源的光反射的反射型的空间光调制器,其特征在于,/n在比所述空间光调制器靠单元后方侧配置有支承基板,该支承基板在与该空间光调制器电连接的状态下从单元后方侧支承该空间光调制器的周缘部,/n在比所述空间光调制器靠单元前方侧配置有从单元前方侧与该空间光调制器的周缘部抵接的支架,/n在所述支承基板的多个部位安装有从单元前后方向两侧夹持该支承基板的夹持部件,/n各所述夹持部件固定于所述支架。/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907 JP 2018-1675851.一种空间光调制单元,其为车载用,具备对来自光源的光反射的反射型的空间光调制器,其特征在于,
在比所述空间光调制器靠单元后方侧配置有支承基板,该支承基板在与该空间光调制器电连接的状态下从单元后方侧支承该空间光调制器的周缘部,
在比所述空间光调制器靠单元前方侧配置有从单元前方侧与该空间光调制器的周缘部抵接的支架,
在所述支承基板的多个部位安装有从单元前后方向两侧夹持该支承基板的夹持部件,
各所述夹持部件固定于所述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光调制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支架的多个部位形成有沿与单元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螺纹孔,
在各所述夹持部件形成有沿单元前后方向延伸的长孔,
通过经由各所述长孔将螺钉紧固于各所述螺纹孔内,而进行各所述夹持部件向所述支架的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间光调制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支架的所述多个部位分别形成有在与各所述夹持部件卡合的状态下沿单元前后方向延伸的引导槽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间光调制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基板的所述多个部位设定于所述空间光调制器的左右两侧的上下两个部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隆芳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