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层房屋用中型混凝土复合砌块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51024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7 2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低层房屋用中型混凝土复合砌块及其制作方法,涉及建筑工程材料技术领域,该低层房屋用中型混凝土复合砌块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轻质混凝土层、网架板、保温板和第二轻质混凝土层,所述网架板和保温板通过连接件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低层房屋用中型混凝土复合砌块的抗压强度≥3.5MPa,其传热系数≤0.45W/(m

A medium-sized concrete composite block for low rise buildings and its fabric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层房屋用中型混凝土复合砌块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材料
,具体是一种低层房屋用中型混凝土复合砌块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混凝土自保温复合砌块是指由粗细集料、胶结料、粉煤灰、外加剂、水等组分构成的混凝土拌合料,经过砌块成型机成型、满足保温热性能要求、不需要再做保温处理的多排孔砌块,或者由混凝土拌合料与高效保温材料复合(一次复合与两次复合)而成、具有满足建筑力学性能和保温隔热性能要求、不需要再做保温处理、保温材料与建筑物同寿命的砌块。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低层房屋用中型混凝土复合砌块由于结构以及材料上的限制,其抗压性能、传热性能以及吸水性能有限,难以进一步的提高,不能很好的满足市场的需求,限制了建筑质量的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层房屋用中型混凝土复合砌块,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低层房屋用中型混凝土复合砌块,其抗压性能、传热性能以及吸水性能有限,难以进一步的提高,不能很好的满足市场的需求,限制了建筑质量的提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低层房屋用中型混凝土复合砌块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轻质混凝土层、网架板、保温板和第二轻质混凝土层,所述网架板和保温板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轻质混凝土层包括依次设置的轻质混凝土层A、空心轻质混凝土层B和轻质混凝土层C,所述空心轻质混凝土层B内等间距的开设有空心椭圆。所述轻质混凝土层A的厚度为35mm,所述空心轻质混凝土层B的厚度为80mm,所述空心椭圆的尺寸为Φ80*120mm,相邻的两个空心椭圆的间距为86mm,所述轻质混凝土层C的厚度为35mm,所述第一轻质混凝土层1的厚度为30mm。所述连接件包括钉帽、垂直设置在钉帽上的钉杆以及倾斜设置在钉杆上的限位凸,所述钉杆穿过所述网架板和保温板,所述钉帽与所述网架板接触。所述连接件为尼龙材质,所述钉帽的直径为60mm,所述钉杆的直径为8mm,其长度为120mm。所述保温板为EPS、XPS或PU材质制成的燕尾槽板,所述网架板为EPS、XPS或PU材质制成的网片。所述第一轻质混凝土层和第二轻质混凝土层浇筑在所述网架板和保温板上。所述第一轻质混凝土层和第二轻质混凝土层包括以下按照质量配比的原料:PO425水泥47-50%、炉渣灰或建筑垃圾回收骨料13-15%、早强剂0.5-1%、发泡剂1-1.5%、其余为水。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层房屋用中型混凝土复合砌块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网架板通过连接件固定在保温板的一侧;步骤二,将带有所述网架板的所述保温板固定安装在模具内,并调节好模具的位置;步骤三,称取质量配比为PO425水泥47-50%、炉渣灰或建筑垃圾回收骨料13-15%、早强剂0.5-1%、发泡剂1-1.5%、其余为水的原料;步骤四,将质量配比后的PO425水泥和水加入到混凝土搅拌机内,搅拌1-2min,再加入质量配比后的炉渣灰或建筑垃圾回收骨料和早强剂搅拌至均匀;步骤五,使用发泡机将质量配比后的发泡剂发成泡沫,并将泡沫打入混凝土搅拌机内的泥浆进行混合,制得浆料;步骤六,将步骤五中制得的浆料浇入已安装好的模具内,养护6-8小时后脱模,再次养护14天即制得低层房屋用中型混凝土复合砌块。所述步骤一中的所述连接件呈梅花状分布,且所述连接件每平方米设置的数量为5-6个。所述步骤三中称取质量配比为PO425水泥48-49%、炉渣灰或建筑垃圾回收骨料13.5-14.5%、早强剂0.6-0.9%、发泡剂1.1-1.4%、其余为水的原料。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低层房屋用中型混凝土复合砌块的抗压强度≥3.5MPa,其传热系数≤0.45W/(m2·K),其吸水率≤10%,其耐火极限不低于Ⅱ级,其体积密度≤800(kg/m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低层房屋用中型混凝土复合砌块的性能有所提高,能够更好的满足市场的需求,提高建筑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低层房屋用中型混凝土复合砌块的立体图。图2是低层房屋用中型混凝土复合砌块中第二轻质混凝土层的立体图。图3是低层房屋用中型混凝土复合砌块中网架板和连接件的俯视图。图4是低层房屋用中型混凝土复合砌块中保温板的立体图。图5是低层房屋用中型混凝土复合砌块中连接件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一种低层房屋用中型混凝土复合砌块,如图1-5所示,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轻质混凝土层1、网架板3、保温板4和第二轻质混凝土层,所述网架板3和保温板4通过连接件2连接。本专利技术是以网架板3、保温板4和连接件2为增强辅助结构,利用轻质混凝土浇筑复合、凝固形成具有良好保温隔热等特性的轻质混凝土制品,并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低层房屋用中型混凝土复合砌块的抗压强度≥3.5MPa,其传热系数≤0.45W/(m2·K),其吸水率≤10%,其耐火极限不低于Ⅱ级,其体积密度≤800(kg/m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低层房屋用中型混凝土复合砌块的性能有所提高,能够更好的满足市场的需求,提高建筑质量。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轻质混凝土层包括依次设置的轻质混凝土层A5、空心轻质混凝土层B6和轻质混凝土层C7,所述空心轻质混凝土层B6内等间距的开设有空心椭圆。优选的,所述轻质混凝土层A5的厚度为35mm,所述空心轻质混凝土层B6的厚度为80mm,所述空心椭圆的尺寸为Φ80*120mm,相邻的两个空心椭圆的间距为86mm,所述轻质混凝土层C7的厚度为35mm,所述第一轻质混凝土层1的厚度为30mm。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2包括钉帽21、垂直设置在钉帽21上的钉杆22以及倾斜设置在钉杆22上的限位凸起23,所述钉杆22穿过所述网架板3和保温板4,所述钉帽21与所述网架板3接触,所述连接件2为尼龙材质,所述钉帽21的直径为60mm,所述钉杆22的直径为8mm,其长度为120mm。优选的,所述保温板4为EPS、XPS或PU材质制成的燕尾槽板,所述网架板3为EPS、XPS或PU材质制成的网片,所述第一轻质混凝土层1和第二轻质混凝土层浇筑在所述网架板3和保温板4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轻质混凝土层1和第二轻质混凝土层包括以下按照质量配比的原料:PO425水泥47-50%、炉渣灰或建筑垃圾回收骨料13-15%、早强剂0.5-1%、发泡剂1-1.5%、其余为水。其具体制作方法的实施例如下:实施例1一种低层房屋用中型混凝土复合砌块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网架板3通过连接件2固定在保温板4的一侧,所述连接件2呈梅花状分布,且所述连接件2每平方米设置的数量为5个;步骤二,将带有所述网架板3的所述保温板4固定安装在模具内,并调节好模具的位置;步骤三,称取质量配比为PO425水泥47%、炉渣灰或建筑垃圾回收骨料13%、早强剂0.5%、发泡剂1%、其余为水的原料;步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层房屋用中型混凝土复合砌块,其特征是,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轻质混凝土层(1)、网架板(3)、保温板(4)和第二轻质混凝土层,所述网架板(3)和保温板(4)通过连接件(2)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层房屋用中型混凝土复合砌块,其特征是,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轻质混凝土层(1)、网架板(3)、保温板(4)和第二轻质混凝土层,所述网架板(3)和保温板(4)通过连接件(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层房屋用中型混凝土复合砌块,其特征是,所述第二轻质混凝土层包括依次设置的轻质混凝土层A(5)、空心轻质混凝土层B(6)和轻质混凝土层C(7),所述空心轻质混凝土层B(6)内等间距的开设有空心椭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层房屋用中型混凝土复合砌块,其特征是,所述轻质混凝土层A(5)的厚度为35mm,所述空心轻质混凝土层B(6)的厚度为80mm,所述空心椭圆的尺寸为Φ80*120mm,相邻的两个空心椭圆的间距为86mm,所述轻质混凝土层C(7)的厚度为35mm,所述第一轻质混凝土层(1)的厚度为3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层房屋用中型混凝土复合砌块,其特征是,所述连接件(2)包括钉帽(21)、垂直设置在钉帽(21)上的钉杆(22)以及倾斜设置在钉杆(22)上的限位凸起(23),所述钉杆(22)穿过所述网架板(3)和保温板(4),所述钉帽(21)与所述网架板(3)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层房屋用中型混凝土复合砌块,其特征是,所述连接件(2)为尼龙材质,所述钉帽(21)的直径为60mm,所述钉杆(22)的直径为8mm,其长度为120mm。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低层房屋用中型混凝土复合砌块,其特征是,所述保温板(4)为EPS、XPS或PU材质制成的燕尾槽板,所述网架板(3)为EPS、XPS或PU材质制成的网片。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广东杨升辉张朋帅赵永乐李萌
申请(专利权)人:焦作朝钦节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