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冬冬专利>正文

一种管材自动卸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0870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7 2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材自动卸料装置,包括四驱小车,所述四驱小车顶端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一侧上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轴,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一侧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轴,所述第二支撑轴底端一侧通过连接板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支撑轴一侧中部镶嵌有激光测距灯,所述第一支撑轴外侧左部的上端与下端均等距固定安装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两侧均滑动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顶端固定安装有永磁铁,所述永磁铁底端与电磁铁顶端之间通过复位弹簧活动连接,所述四驱小车顶端中部镶嵌有控制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电磁铁、四驱小车与激光测距灯,具有工作噪音小、工作状态可靠等特点。

A kind of automatic pipe unloa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材自动卸料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材卸载设备
,具体为一种管材自动卸料装置。
技术介绍
管材就是用于做管件的材料,不同的管件要用不同的管材,管材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管件的质量,建筑工程、电厂、化工厂等多用此类管材,有执行标准GB/T5310,用于高压锅炉:有执行标准GB/T8163,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有执行标准GB3087,低压锅炉用无缝钢管:有执行标准GB/T9948,石油裂化用无缝钢管:有执行标准GB/T14976,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常见材质有合金(15CrMo、12Cr1MoV)、碳钢(10#、20#、45#)与不锈钢(304、316)等,管材在使用时需要频繁的装卸才能运抵到工作地点。目前市场上传统的管材卸载设备存在以下不足:1、传统的管材卸载设备的机构过于简单,在卸载管材时需要大量的人工辅助,同时容易造成管材破损。2、传统的管材卸载设备在使用时噪音太大,对工人的工作环境造成不太好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材自动卸料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材自动卸料装置,包括四驱小车,所述四驱小车顶端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一侧上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轴,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一侧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轴,所述第二支撑轴底端一侧通过连接板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支撑轴一侧中部镶嵌有激光测距灯,所述第一支撑轴外侧左部的上端与下端均等距固定安装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两侧均滑动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顶端固定安装有永磁铁,所述永磁铁底端与电磁铁顶端之间通过复位弹簧活动连接,所述四驱小车顶端中部镶嵌有控制器。优选的,所述控制器内部固定安装有中央芯片,所述中央芯片内部设置有激光测距模块,所述激光测距模块连接有数据信息整合模块,所述数据信息整合模块分别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控制模块、第二电动伸缩杆控制模块、电磁铁控制模块与四驱小车控制模块,所述激光测距模块、第一电动伸缩杆控制模块、第二电动伸缩杆控制模块、电磁铁控制模块与四驱小车控制模块分别通过数据线连接有激光测距灯、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二电动伸缩杆、电磁铁与四驱小车。优选的,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底端固定安装有弧形卡板,所述弧形卡板底端胶接有防滑垫。优选的,所述永磁铁底端与弧形卡板底端之间均通过防滑垫固定安装有管道。优选的,所述四驱小车顶端一侧固定安装有斜滑板,所述斜滑板顶端与第一电动伸缩杆一侧底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弧形卡板的位置与电磁铁的位置相互对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激光测距灯,首先激光测距灯通过激光测距模块将管道的位置信息传递给数据信息整合模块,然后数据信息整合模块将信息分类整合后分别传递给第一电动伸缩杆控制模块、第二电动伸缩杆控制模块、电磁铁控制模块与四驱小车控制模块,然后第一电动伸缩杆将第二支撑轴的高度调整到与管道中心的高度一致,然后四驱小车控制模块控制四驱小车向管道方向运动,在激光测距灯检测到进入管道内部的距离足够时,第二电动伸缩杆伸长,然后弧形卡板将管道外侧上部固定住,此时电磁铁控制模块控制电磁铁内部通入电流,然后电磁铁产生磁性与永磁铁磁性相反,然后将永磁铁向外侧排斥,永磁铁外侧通过防滑垫将管道卡住,此时复位弹簧处于拉伸状态。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斜滑板,在将管道放下时,首先第一电动伸缩杆控制模块控制第一电动伸缩杆缩短到最短处,然后第二电动伸缩杆控制模块控制第二电动伸缩杆缩短,弧形卡板从管道外部脱离,同时电磁铁控制模块将电磁铁内部电流断掉,然后电磁铁失去磁性,永磁铁被复位弹簧拉回初始位置,然后管道失去夹持力沿斜滑板滑下,管道卸载完毕,装置自动化程度相对较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管材自动卸料装置的部分竖切面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管材自动卸料装置的管道与永磁铁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管材自动卸料装置的中央芯片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四驱小车;2-第一电动伸缩杆;3-第一支撑轴;4-第二支撑轴;5-第二电动伸缩杆;6-弧形卡板;7-管道;8-激光测距灯;9-电磁铁;10-限位板;11-永磁铁;12-复位弹簧;13-斜滑板;14-控制器;15-防滑垫;16-中央芯片;17-激光测距模块;18-数据信息整合模块;19-第一电动伸缩杆控制模块;20-第二电动伸缩杆控制模块;21-电磁铁控制模块;22-四驱小车控制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管材自动卸料装置,包括四驱小车1,所述四驱小车1顶端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伸缩杆2,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2一侧上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轴3,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2一侧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轴4,所述第二支撑轴4底端一侧通过连接板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动伸缩杆5,所述第一支撑轴3一侧中部镶嵌有激光测距灯8,所述第一支撑轴3外侧左部的上端与下端均等距固定安装有电磁铁9,所述电磁铁9两侧均滑动连接有限位板10,所述限位板10顶端固定安装有永磁铁11,所述永磁铁11底端与电磁铁9顶端之间通过复位弹簧12活动连接,所述四驱小车1顶端中部镶嵌有控制器14。所述控制器14内部固定安装有中央芯片16,所述中央芯片16内部设置有激光测距模块17,所述激光测距模块17连接有数据信息整合模块18,所述数据信息整合模块18分别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控制模块19、第二电动伸缩杆控制模块20、电磁铁控制模块21与四驱小车控制模块22,所述激光测距模块17、第一电动伸缩杆控制模块19、第二电动伸缩杆控制模块20、电磁铁控制模块21与四驱小车控制模块22分别通过数据线连接有激光测距灯8、第一电动伸缩杆2、第二电动伸缩杆5、电磁铁9与四驱小车1,这样设计可以保证装置运行更加自动化与可靠;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5底端固定安装有弧形卡板6,所述弧形卡板6底端胶接有防滑垫15,这样设计可以保护管道7;所述永磁铁11底端与弧形卡板6底端之间均通过防滑垫15固定安装有管道7,这样设计在夹紧管道7的同时,保护管道7不被夹坏;所述四驱小车1顶端一侧固定安装有斜滑板13,所述斜滑板13顶端与第一电动伸缩杆2一侧底部固定连接,这样设计便于管道7的放下,同时保护四驱小车1;所述弧形卡板6的位置与电磁铁9的位置相互对应,这样设计可以将管道7夹的更加稳定。工作原理: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激光测距灯8,首先激光测距灯8通过激光测距模块17将管道7的位置信息传递给数据信息整合模块18,然后数据信息整合模块18将信息分类整合后分别传递给第一电动伸缩杆控制模块19、第二电动伸缩杆控制模块20、电磁铁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材自动卸料装置,包括四驱小车(1),其特征在于:所述四驱小车(1)顶端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伸缩杆(2),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2)一侧上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轴(3),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2)一侧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轴(4),所述第二支撑轴(4)底端一侧通过连接板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动伸缩杆(5),所述第一支撑轴(3)一侧中部镶嵌有激光测距灯(8),所述第一支撑轴(3)外侧左部的上端与下端均等距固定安装有电磁铁(9),所述电磁铁(9)两侧均滑动连接有限位板(10),所述限位板(10)顶端固定安装有永磁铁(11),所述永磁铁(11)底端与电磁铁(9)顶端之间通过复位弹簧(12)活动连接,所述四驱小车(1)顶端中部镶嵌有控制器(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材自动卸料装置,包括四驱小车(1),其特征在于:所述四驱小车(1)顶端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伸缩杆(2),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2)一侧上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轴(3),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2)一侧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轴(4),所述第二支撑轴(4)底端一侧通过连接板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动伸缩杆(5),所述第一支撑轴(3)一侧中部镶嵌有激光测距灯(8),所述第一支撑轴(3)外侧左部的上端与下端均等距固定安装有电磁铁(9),所述电磁铁(9)两侧均滑动连接有限位板(10),所述限位板(10)顶端固定安装有永磁铁(11),所述永磁铁(11)底端与电磁铁(9)顶端之间通过复位弹簧(12)活动连接,所述四驱小车(1)顶端中部镶嵌有控制器(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材自动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14)内部固定安装有中央芯片(16),所述中央芯片(16)内部设置有激光测距模块(17),所述激光测距模块(17)连接有数据信息整合模块(18),所述数据信息整合模块(18)分别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控制模块(19)、第二电动伸缩杆控制模块(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冬冬
申请(专利权)人:赵冬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