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井下猴车运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08316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7 2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化井下猴车运输装置,包括猴车、地下矿用架空索道和自动挂车装置;猴车包括猴车本体和机械手臂抓取接头,地下矿用架空索道包括钢丝绳;自动挂车装置包括滑道和能够沿着滑道滑动的机械手臂,滑道上设置有齿条;机械手臂包括机械臂移动装置、抓取装置、升降装置,机械臂移动装置包括滑块、齿轮和齿轮驱动部件,升降装置包括升降驱动部件、丝杠、丝母套管和滑座,滑座内沿竖直方向开设有滑孔,丝母套管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防止丝母套管沿滑孔转动的凸起。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井下活猴猴车的自动挂车。

A kind of intelligent underground monkey car transport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化井下猴车运输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模井下设备
,具体是涉及一种智能化井下猴车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矿井专门运输作业人员的设备有人车和猴车两种,人车对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和安装倾角有较高要求,部分矿井因此对于布置人车存在较大困难。猴车对于倾角和地质条件的适应能力较强,从经济角度考虑猴车也较合理。猴车有分为死猴和活猴,活猴需要乘坐之人自己将猴车挂在钢丝绳上,如果没有受到专业的培训很可能会出现猴车掉落或是在半路出现不稳定的状况,并且不能合理的选择在什么时候将猴车挂在钢丝绳上,出现两猴车距离太大不能有效的实现对猴车的利用,反之距离太小则会出现两猴车碰撞或在同一滚轮下受力过大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化井下猴车运输装置,该装置实现了井下活猴猴车的自动挂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化井下猴车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猴车、地下矿用架空索道和自动挂车装置;所述猴车包括猴车本体和机械手臂抓取接头,所述机械手臂抓取接头固定设置在猴车本体的顶部;所述地下矿用架空索道包括钢丝绳;所述自动挂车装置包括滑道和能够沿着滑道滑动的机械手臂,所述滑道设置在钢丝绳的上侧,所述滑道上设置有齿条;所述机械手臂包括机械臂移动装置、抓取装置和升降装置,所述机械臂移动装置一端与滑道连接且另一端与升降装置连接,所述抓取装置与升降装置的下端固定连接;机械臂移动装置包括滑块、齿轮和齿轮驱动部件,所述滑块滑动安装在滑道上且能够沿着滑道滑动,所述齿轮驱动部件固定安装在滑块上,所述齿轮固定安装在齿轮驱动部件的输出轴上,所述齿轮与齿条相啮合;所述升降装置固定在滑块上且能够带动其下端的抓取装置上下移动,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驱动部件、丝杠、丝母套管和滑座,所述滑座内沿竖直方向开设有滑孔,所述丝母套管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防止丝母套管沿滑孔转动的凸起,所述丝母套管的外壁与滑孔相配合且能沿所述滑孔上下滑动,所述丝杠穿入丝母套管内且与丝母套管螺纹配合,所述升降驱动部件安装在滑座的顶端且升降驱动部件的输出轴与丝杠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抓取装置固定设置在丝母套管的下端且用于与机械手臂抓取接头相配合来抓取猴车。上述的一种智能化井下猴车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猴车还包括按摩触手、控制面板、快速可充电式电池和靠背倾斜角度可调整的座椅,所述座椅固定安装在猴车本体上,所述按摩触手设置在座椅的靠背与人体背部接触的一侧上,所述控制面板固定设置在猴车本体上与位于座椅位置相对的一侧,所述快速可充电式电池可拆卸安装在座椅的底部,所述快速可充电式电池与按摩触手电连接且用于为按摩触提供电能,所述快速可充电式电池与控制面板电连接且用于为控制面板提供电能,所述控制面板与按摩触手电连接且用于控制按摩触手工作。上述的一种智能化井下猴车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猴车还包括安全带,所述安全带设置在座椅上。上述的一种智能化井下猴车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猴车还包括红外线人体感应器和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红外线人体感应器固定安装在座椅上且用于检测是否有人乘坐在座椅上,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与控制面板电连接且用于将控制面板输入的指令信息传输出去,所述红外线人体感应器与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电连接且用于将红外线人体感应器的监测信息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传输出去。上述的一种智能化井下猴车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为手持式智能触屏终端。上述的一种智能化井下猴车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矿用架空索道还包括用于检测钢丝绳上是否有猴车的挂接点前侧检测装置和挂接点后侧检测装置,所述挂接点前侧检测装置和挂接点后侧检测装置均设置在猴车挂接点前侧钢丝绳的外侧。上述的一种智能化井下猴车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接点前侧检测装置和挂接点后侧检测装置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挂接点前侧检测装置依次均匀布设在钢丝绳的外侧,多个所述挂接点后侧检测装置依次均匀布设在钢丝绳的外侧。上述的一种智能化井下猴车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化井下猴车运输装置还包括储车装置,所述储车装置包括限位挡块、限位挡块驱动装置、接近开关和倾斜设置的储车轨道,所述限位挡块驱动装置固定安装在储车轨道内,所述限位挡块固定安装在限位挡块驱动装置上且能够在限位挡块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从储车轨道内伸出储车轨道的轨面以阻挡猴车沿着储车轨道的轨面滑动,所述接近开关安装在储车轨道的下侧且用于检测接近开关检测处是否有猴车。上述的一种智能化井下猴车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化井下猴车运输装置还包括控制器和无线接收模块,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与控制器电连接且用于将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接收的信息传递给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接近开关电连接且用于接收接近开关传递给它的开关信息,所述控制器与挂接点前侧检测装置电连接且用于接收挂接点前侧检测装置传输给它的检测信息,所述控制器与挂接点后侧检测装置电连接且用于接收挂接点后侧检测装置传输给它的检测信息,所述控制器与齿轮驱动部件电连接且用于控制齿轮驱动部件动作,所述控制器与升降驱动部件电连接且用于控制升降驱动部件动作,所述控制器与限位挡块驱动装置电连接且用于控制限位挡块驱动装置动作,所述控制器与抓取装置电连接且用于控制抓取装置松开机械手臂抓取接头。上述的一种智能化井下猴车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驱动部件、升降驱动部件和限位挡块驱动装置均包括电机驱动器和电机,所述电机驱动器与所述电机电连接且用于控制和驱动电机工作;所述挂接点前侧检测装置和挂接点后侧检测装置均为红外线接近开关。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通过自动挂车装置实现自动挂车,避免了人工挂车,车距不好控制,挂车难度大,需要专业培训采可以掌握。2、本专利技术通过自动挂车装置,挂车更加安全可靠,静态上次,对于携带生产工具的工作人员极大的减轻劳动强度以及减少在乘坐设备时磕碰事故的发生。3、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器可以合理的控制各设备之间的安全距离,极大的加强对空间的利用率,减少在乘坐时的拥挤现象,实现部分智能化操作,增加了设备的稳定性。4、本专利技术在座椅的靠背上设置了按摩触手,通过按摩极大缓解工作人员的疲劳和放松乘坐人员的背部肌肉,对于乘坐的舒适感也有显著提高。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猴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自动挂车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滑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机械手臂的装置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自动挂车装置的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气原理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储车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抓取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猴车;11—猴车本体;12—机械手臂抓取接头;13—座椅;14—按摩触手;15—安全带;16—控制面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化井下猴车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猴车(10)、地下矿用架空索道(20)和自动挂车装置(30);/n所述猴车(10)包括猴车本体(11)和机械手臂抓取接头(12),所述机械手臂抓取接头(12)固定设置在猴车本体(11)的顶部;/n所述地下矿用架空索道(20)包括钢丝绳(21);/n所述自动挂车装置(30)包括滑道(31)和能够沿着滑道(31)滑动的机械手臂(32),所述滑道(31)设置在钢丝绳(21)的上侧,所述滑道(31)上设置有齿条(31-1);/n所述机械手臂(32)包括机械臂移动装置(32-1)、抓取装置(32-2)和升降装置(32-3),所述机械臂移动装置(32-1)一端与滑道(31)连接且另一端与升降装置(32-3)连接,所述抓取装置(32-2)与升降装置(32-3)的下端固定连接;/n所述机械臂移动装置(32-1)包括滑块(32-11)、齿轮(32-12)和齿轮驱动部件(32-13),所述滑块(32-11)滑动安装在滑道(31)上且能够沿着滑道(31)滑动,所述齿轮驱动部件(32-13)固定安装在滑块(32-11)上,所述齿轮(32-12)固定安装在齿轮驱动部件(32-13)的输出轴上,所述齿轮(32-12)与齿条(31-1)相啮合;/n所述升降装置(32-3)固定在滑块(32-11)上且能够带动其下端的抓取装置(32-2)上下移动,所述升降装置(32-3)包括升降驱动部件(32-31)、丝杠(32-32)、丝母套管(32-33)和滑座(32-34),所述滑座(32-34)内沿竖直方向开设有滑孔(32-35),所述丝母套管(32-33)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防止丝母套管(32-33)沿滑孔(32-35)转动的凸起(32-36),所述丝母套管(32-33)的外壁与滑孔(32-35)相配合且能沿所述滑孔(32-35)上下滑动,所述丝杠(32-32)穿入丝母套管(32-33)内且与丝母套管(32-33)螺纹配合,所述升降驱动部件(32-31)安装在滑座(32-34)的顶端且升降驱动部件(32-31)的输出轴与丝杠(32-32)的上端固定连接;/n所述抓取装置(32-2)固定设置在丝母套管(32-33)的下端且用于与机械手臂抓取接头(12)相配合来抓取猴车(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化井下猴车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猴车(10)、地下矿用架空索道(20)和自动挂车装置(30);
所述猴车(10)包括猴车本体(11)和机械手臂抓取接头(12),所述机械手臂抓取接头(12)固定设置在猴车本体(11)的顶部;
所述地下矿用架空索道(20)包括钢丝绳(21);
所述自动挂车装置(30)包括滑道(31)和能够沿着滑道(31)滑动的机械手臂(32),所述滑道(31)设置在钢丝绳(21)的上侧,所述滑道(31)上设置有齿条(31-1);
所述机械手臂(32)包括机械臂移动装置(32-1)、抓取装置(32-2)和升降装置(32-3),所述机械臂移动装置(32-1)一端与滑道(31)连接且另一端与升降装置(32-3)连接,所述抓取装置(32-2)与升降装置(32-3)的下端固定连接;
所述机械臂移动装置(32-1)包括滑块(32-11)、齿轮(32-12)和齿轮驱动部件(32-13),所述滑块(32-11)滑动安装在滑道(31)上且能够沿着滑道(31)滑动,所述齿轮驱动部件(32-13)固定安装在滑块(32-11)上,所述齿轮(32-12)固定安装在齿轮驱动部件(32-13)的输出轴上,所述齿轮(32-12)与齿条(31-1)相啮合;
所述升降装置(32-3)固定在滑块(32-11)上且能够带动其下端的抓取装置(32-2)上下移动,所述升降装置(32-3)包括升降驱动部件(32-31)、丝杠(32-32)、丝母套管(32-33)和滑座(32-34),所述滑座(32-34)内沿竖直方向开设有滑孔(32-35),所述丝母套管(32-33)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防止丝母套管(32-33)沿滑孔(32-35)转动的凸起(32-36),所述丝母套管(32-33)的外壁与滑孔(32-35)相配合且能沿所述滑孔(32-35)上下滑动,所述丝杠(32-32)穿入丝母套管(32-33)内且与丝母套管(32-33)螺纹配合,所述升降驱动部件(32-31)安装在滑座(32-34)的顶端且升降驱动部件(32-31)的输出轴与丝杠(32-32)的上端固定连接;
所述抓取装置(32-2)固定设置在丝母套管(32-33)的下端且用于与机械手臂抓取接头(12)相配合来抓取猴车(10)。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井下猴车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猴车(10)还包括按摩触手(14)、控制面板(16)、快速可充电式电池(18)和靠背倾斜角度可调整的座椅(13),所述座椅(13)固定安装在猴车本体(11)上,所述按摩触手(14)设置在座椅(13)的靠背与人体背部接触的一侧上,所述控制面板(16)固定设置在猴车本体(11)上与位于座椅(13)位置相对的一侧,所述快速可充电式电池(18)可拆卸安装在座椅(13)的底部,所述快速可充电式电池(18)与按摩触手(14)电连接且用于为按摩触手(14)提供电能,所述快速可充电式电池(18)与控制面板(16)电连接且用于为控制面板(16)提供电能,所述控制面板(16)与按摩触手(14)电连接且用于控制按摩触手(14)工作。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智能化井下猴车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猴车(10)还包括安全带(15),所述安全带(15)设置在座椅(13)上。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化井下猴车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猴车(10)还包括红外线人体感应器(17)和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9),所述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杰何义峰康小杰李宏儒白文勇刘清洲陈诚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