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纯电动车驾驶室的加热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50813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7 2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纯电动车驾驶室的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驾驶室发出加热指令时,检测电机冷却液温度T,电机冷却液温度的最低设定值为T1,电机冷却液温度的最高设定值为T2,若T≤T1,则仅开启水加热回路;若T1<T<T2,则同时开启水加热回路和电机冷却液加热回路;若T≥T2,则仅开启电机冷却液加热回路。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设计的纯电动车驾驶室加热方法包含水加热和电机冷却液散热两种加热方法,对驾驶室的加热效果好,有效适用于低温环境,在对驾驶室加热的同时也进行了对电机冷却液的余热回收。

A heating control method of pure electric vehicle ca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纯电动车驾驶室的加热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驾驶室控制系统
,具体地指一种纯电动车驾驶室的加热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对于电动车而言,冬天气温低,电池的供电效率也会随环境温度下降而降低,从而影响续航里程,尤其是在开暖风的情况下,电池电量消耗很快,且由于纯电动车无发动机废热可进行供暖,采用传统的空气加热供暖法导致能源利用率低,进一步加大了低温环境下的电池电量消耗。申请号为201720912192.2,专利名称为《一种汽车空调热泵和汽车》的专利中采用空调热泵加热驾驶室,汽车空调热泵包括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室内换热系统和节流装置,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室内换热系统和节流装置通过冷媒管路连成冷媒循环回路,通过所述室内换热系统对车内空间进行制热或制冷作用。该专利能解决驾驶室加热问题,但是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空调系统采用热泵加热,加热效果较差,且当环境温度降到一定值时,不再适用;2、没有利用电机冷却液余热进行供暖,能源利用率低,进一步加大了电池电量消耗;3、系统结构复杂,零部件数量多,成本增加多。申请号为201620203456.2,专利名称为《一种电动汽车双泵冷却系统》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采用水泵、电机和加热器结构对驾驶室进行加热的系统,但该系统结构复杂,冷热系统分开布置,能源利用率不高,成本高。因此亟需一种高效的供暖方式,提高汽车空调冬季制热效果,延长车辆续航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源利用率高、制热效果好的纯电动车驾驶室的加热控制方法。为实现此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纯电动车驾驶室的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驾驶室发出加热指令时,检测电机冷却液温度T,电机冷却液温度的最低设定值为T1,电机冷却液温度的最高设定值为T2,若T≤T1,则仅开启水加热回路;若T1<T<T2,则同时开启水加热回路和电机冷却液加热回路;若T≥T2,则仅开启电机冷却液加热回路。进一步的,所述开启水加热回路包括第一水泵收到工作指令,驱动水箱内的水进入水加热器,水加热器收到加热指令对水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水由第一水泵泵入暖风芯体形成暖风,风扇收到工作信号,将暖风芯体内形成的暖风吹入至驾驶室。进一步的,所述开启电机冷却液加热回路包括第二水泵收到工作指令,驱动电机冷却液进入暖风芯体形成暖风,风扇收到工作信号,将暖风芯体内形成的暖风吹入至驾驶室。进一步的,当驾驶室未发出加热指令且电机发出过热指令时,开启电机冷却液制冷回路,关闭电机冷却液加热回路。进一步的,所述开启电机制冷回路包括开启电机与电机散热器之间的冷却管路,第二水泵收到工作指令,驱动电机冷却液进入电机散热器,电机散热器收到工作指令,对电机冷却液进行降温,经电机散热器降温后的电机冷却液由第二水泵泵入电机。进一步的,所述开启电机与电机散热器之间的冷却管路包括设置冷却管路上的电机制冷阀收到开启指令,电机制冷阀打开,冷却管路接通电机和电机散热器。进一步的,所述关闭电机冷却液加热回路包括关闭电机与暖风芯体之间的连接管路。进一步的,所述关闭电机与暖风芯体之间的连接管路包括设置于电机与暖风芯体之间的连接管路上的第一电机加热阀收到关闭指令,第一电机加热阀关闭。进一步的,所述关闭电机冷却液加热回路还包括关闭电机散热器与暖风芯体之间的连接管路。更进一步的,所述关闭电机散热器与暖风芯体之间的连接管路包括设置于电机散热器与暖风芯体之间的连接管路上的第二电机加热阀收到关闭指令,第二电机加热阀关闭。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纯电动车驾驶室加热方法包含水加热和电机冷却液散热两种加热方法,对驾驶室的加热效果好,有效适用于低温环境,在对驾驶室加热的同时也进行了对电机冷却液的余热回收。两条加热回路的暖风芯体在机械结构上集成在一起,便于安装,同时对电机冷却系统和传统空调系统的改动量不大,成本相对较低,弥补了热泵空调加热量不足的问题,具有很好的加热效果。相比较单独的水PTC加热驾驶室结构,本专利技术中加热器功耗低,同时降低了电机冷却风扇的功耗,提高了纯电动汽车的能源利用率,相比较风暖PTC,没有接入驾驶室的高压电,降低了安全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驾驶室加热结构的连接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仅开启水加热回路的水流动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同时开启水加热回路和电机冷却液加热回路的加热流动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仅开启电机冷却液加热回路的冷却液流动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仅开启电机冷却液制冷回路的冷却液流动示意图;其中,1—暖风芯体(1.1—第一腔室,1.2—第二腔室),2—水箱,3—电机,4—水加热器,5—第一水泵,6—第二水泵,7—电机散热器,8—逆变器,9—冷却管路,10—第一三通阀,11—第二三通阀,12—风扇,13—驾驶室,14—第一三通阀,15—第二三通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的纯电动车驾驶室加热结构,包括暖风芯体1和与暖风芯体1连接的加热回路,加热芯体1连接有两条加热回路,两条加热回路包括水加热回路和电机冷却液散热回路,水加热回路包括水箱2和可将水箱2内的水加热并导入加热芯体1内的水加热驱动结构,电机冷却液散热回路包括电机3和可将电机3的冷却液导入加热芯体1内的冷却液驱动结构,加热芯体1包括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第一腔室1.1连接水加热回路,第二腔室1.2连接电机冷却液散热回路,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为上下布置、且固定为为一体的腔室结构。水加热驱动结构包括水加热器4和第一水泵5,水箱2、水加热器4、第一水泵5和第一腔室1.1通过管路连接。冷却液驱动结构包括第二水泵6、电机散热器7、逆变器8,第二腔室1.2连接于电机3和电机散热器7之间,第二水泵6、电机3、第二腔室1.2、电机散热器7和逆变器8通过管路连接。电机3和电机散热器7之间连接有冷却管路9,电机冷却液散热回路上设置有控制冷却管路9通断的阀门机构,阀门机构包括设置于电机3与第二腔室1.2之间管路上的第一三通阀10和设置于电机散热器7与第二腔室1.2之间管路上的第二三通阀11,冷却管路9的一端连接于第一三通阀10上,冷却管路9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三通阀11上。基于上述纯电动车驾驶室结构的加热控制方法,当驾驶室13发出加热指令时,检测电机冷却液温度T,电机冷却液温度的最低设定值为T1,电机冷却液温度的最高设定值为T2,若T≤T1,则仅开启水加热回路;若T1<T<T2,则同时开启水加热回路和电机冷却液加热回路;若T≥T2,则仅开启电机冷却液加热回路。如图2所示,开启水加热回路包括第一水泵5收到工作指令,驱动水箱2内的水进入水加热器4,水加热器4收到加热指令对水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水由第一水泵5泵入暖风芯体1形成暖风,风扇12收到工作信号,将暖风芯体1内形成的暖风吹入至驾驶室13。如图3—4所示,开启电机冷却液加热回路包括第二水泵6收到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纯电动车驾驶室的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驾驶室(13)发出加热指令时,检测电机冷却液温度T,电机冷却液温度的最低设定值为T1,电机冷却液温度的最高设定值为T2,若T≤T1,则仅开启水加热回路;若T1<T<T2,则同时开启水加热回路和电机冷却液加热回路;若T≥T2,则仅开启电机冷却液加热回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纯电动车驾驶室的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驾驶室(13)发出加热指令时,检测电机冷却液温度T,电机冷却液温度的最低设定值为T1,电机冷却液温度的最高设定值为T2,若T≤T1,则仅开启水加热回路;若T1<T<T2,则同时开启水加热回路和电机冷却液加热回路;若T≥T2,则仅开启电机冷却液加热回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纯电动车驾驶室的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水加热回路包括第一水泵(5)收到工作指令,驱动水箱(2)内的水进入水加热器(4),水加热器(4)收到加热指令对水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水由第一水泵(5)泵入暖风芯体(1)形成暖风,风扇(12)收到工作信号,将暖风芯体(1)内形成的暖风吹入至驾驶室(1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纯电动车驾驶室的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电机冷却液加热回路包括第二水泵(6)收到工作指令,驱动电机冷却液进入暖风芯体(1)形成暖风,风扇(12)收到工作信号,将暖风芯体(1)内形成的暖风吹入至驾驶室(1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纯电动车驾驶室的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驾驶室(13)未发出加热指令且电机(3)发出过热指令时,开启电机冷却液制冷回路,关闭电机冷却液加热回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纯电动车驾驶室的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电机制冷回路包括开启电机(3)与电机散热器(7)之间的冷却管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丹丹方舟周建刚普刚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