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薄壁喷管壳体焊接装配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0735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7 2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薄壁喷管壳体焊接装配工艺,将待焊工件的对接接口由平口改为止口。所述的待焊工件对接时采用止口对接结构工装,止口对接结构工装包括芯轴、底盘、堵盖和螺母,将芯轴大端朝下垂直立于装配平台上,将收敛段套装在芯轴上,使其与底盘贴紧,将尾管套入芯轴,然后装尾环,最后套上堵盖,拧紧螺母,即可完成装配。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简化焊接装配工艺,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焊前装配精度。

A welding and assembling technology for thin wall nozzle shell of eng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薄壁喷管壳体焊接装配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航天发动机薄壁喷管壳体焊接装配的改进技术。
技术介绍
发动机薄壁喷管壳体由收敛段、尾管和尾环采用真空电子束焊方法组焊成形。壳体壁厚1.5mm左右,焊口采用平口对接方式,必须使用内撑式工装来保证焊缝装配精度,现行工装结构如图1所示。工装结构复杂,由芯轴、挡圈、前涨套、中间套、锥套、后涨套、压紧螺帽和背帽等零件组成。焊接装配过程繁琐耗时,并且随着使用次数增加,与工装芯轴配合的前、后涨套会发生变形,内撑时引起三种零件在轴线方向上不同心,造成零件焊口对接处错位及径向跳动量超差。焊接不合格的产品只能降级使用或报废,会大幅增加经济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严重制约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动机薄壁喷管壳体焊接装配工艺,通过改变焊口对接形式、调整工装结构的方法来改进焊接装配方式,防止装配错位超差,并提高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待焊工件的对接接口由平口改为止口。所述的待焊工件依次包括尾环、尾管和收敛段,所述的尾环和收敛段为凹止口,尾管为凸止口。所述的尾管加工止口时采用尾管车端面工装,将尾管撑起。所述的尾环、尾管和收敛段利用拉杆式工装完成装配。所述的待焊工件对接时采用止口对接结构工装,止口对接结构工装包括芯轴、底盘、堵盖和螺母,将芯轴大端朝下垂直立于装配平台上,将收敛段套装在芯轴上,使其与底盘贴紧,将尾管套入芯轴,然后装尾环,最后套上堵盖,拧紧螺母,即可完成装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简化焊接装配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采用原工装进行装配时,焊前装配错位合格情况下,单发工件装配所需工时0.4h,若装配检验不合格必须重新装调,耗费工时久,最长达到6h,生产效率极低;改成止口对接形式采用拉杆式工装进行装配只需要不到0.15h,生产效率提高了1.7倍;2)提高焊前装配精度,改善焊后零件径向和端口跳动量,焊缝质量与接头机械性能均能满足设计指标要求,具备生产合格产品的能力。附图说明图1是喷管壳体平口对接焊接工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凸止口(尾管)与凹止口(尾环、收敛段)对接接头示意图;图3是尾管车端面工装示意图;图4是改进后的止口对接形式装配示意图;图中,1-内撑工装芯轴,2-挡圈,3-前涨套,4-中间套,5-锥套,6-后涨套,7-压紧螺帽,8-螺母,9-尾环,10-尾管,11-收敛段,12-尾管车端面芯轴,13-锁紧帽,14-压紧帽,15-小锥套,16-夹簧,17-压圈,18-垫圈,19-背帽,20-平键,21-弹簧,22-拉杆工装芯轴,23-底盘,24-堵盖,25-螺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包括但不仅限于下述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将待焊工件的对接接口由平口改为止口。尾环和收敛段为凹止口,尾管为凸止口。由于尾管壁薄、尺寸长,因此止口难加工,采用尾管车端面工装,将尾管撑起,可完成尾管的止口加工。对接接口更改后,即可利用拉杆式工装完成收敛段、尾管、尾环间的装配,避免因工装涨瓣和轴不同心引起的装配错位超差问题。止口对接结构工装主要由芯轴、底盘、堵盖和螺母构成。将芯轴大端朝下垂直立于装配平台上,将收敛段套装在芯轴上,使其与底盘贴紧,将尾管套入芯轴,然后装尾环,最后套上堵盖,拧紧螺母,即可完成装配。使用对接试件对改进后的方法进行了焊接工艺参数确认,并焊接了多发喷管壳体模拟件(全尺寸产品),焊接参数符合工艺文件规定的参数范围。喷管壳体模拟件焊后收缩量与优化前焊接收缩量基本一致,说明改进后的装配方法对焊接收缩量无明显影响。焊后按照QJ972-86《电子束焊接技术条件》Ⅰ级焊缝要求对喷管壳体试验件进行焊缝外观质量检验和X射线照相检验,并对其随炉焊接试样进行拉伸试验,焊缝质量和机械性能均满足设计要求,说明改进后的装配方法能够保证焊缝质量和机械性能。本专利技术将待焊工件的对接接口由平口改为止口,如图2所示。尾环和收敛段为凹止口,尾管为凸止口。由于尾管壁薄、尺寸长,因此刚度低、易变形,在车床上不好装夹及找正,车端面止口时无法保证形位公差(即端面垂直度),因此使用尾管车端面工装,如图3所示。具体操作方法为:先依次将四个压圈、三个垫圈和一个背帽套入芯轴,再将尾管套入芯轴,用錾子将背帽上紧;分别装两端的小锥套、夹簧和弹簧,再拧紧压紧帽,最后拧紧锁紧帽,使用该工装可以将尾管撑紧,便于在车床上装夹,且提高刚度,保证了端面止口的加工精度和形位公差尺寸要求。对接接口更改后,即可利用拉杆式工装完成收敛段、尾管、尾环间的装配,避免因工装涨瓣和轴不同心引起的装配错位超差问题。止口对接结构工装如图4所示,主要由拉杆工装芯轴22、底盘23、堵盖24和螺母25构成。将芯轴大端朝下垂直立于装配平台上,将收敛段套装在芯轴上,使其与底盘贴紧,将尾管套入芯轴,然后装尾环,最后套上堵盖,拧紧螺母,即可完成装配。使用优化后的对接试件对焊接工艺参数进行了确认,并焊接了四发喷管壳体模拟件(全尺寸产品),编号为PSY01~PSY04,焊前装配错位量如表1所示,装配质量完全满足工艺要求。表1喷管壳体模拟件焊前装配错位焊后按照QJ972-86《电子束焊接技术条件》Ⅰ级焊缝要求对模拟件进行焊缝外观质量检验,焊缝正面和背面质量见表2。焊缝质量满足设计要求与标准要求。表2喷管壳体模拟件焊缝正面和背面质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薄壁喷管壳体焊接装配工艺,其特征在于:将待焊工件的对接接口由平口改为止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薄壁喷管壳体焊接装配工艺,其特征在于:将待焊工件的对接接口由平口改为止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薄壁喷管壳体焊接装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待焊工件依次包括尾环、尾管和收敛段,所述的尾环和收敛段为凹止口,尾管为凸止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薄壁喷管壳体焊接装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尾管加工止口时采用尾管车端面工装,将尾管撑起。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莉孟强张鹏博刘涛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长峰机电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