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0713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7 2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金属射出成型的喷嘴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长喷嘴,长喷嘴沿轴向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外侧环绕设置有第一加热器;于成型时,第一部分固定设置在成型模具的母灌嘴内;第二部分外侧环绕设置有第二加热器,于成型时,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结合处设置有衬套,第一部分前端设置有压板,压板内设有风冷通道;其中,第一加热器与第二加热器均为螺旋式电热丝。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有螺旋式电热丝以替代电感加热线圈,省去了电感加热线圈对应的射出机台温控系统;成型过程中不会滴料、喷料,生产过程稳定且节约了原料。

Nozzl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喷嘴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成型
,具体是涉及一种金属射出成型的喷嘴结构。
技术介绍
金属射出成型是指将金属熔体以高压的方式填充到封闭的模具型腔内。现阶段,金属射出成型的喷嘴结构多用到冷流道成型和热流道成型两种喷嘴结构。其中,冷流道成型多采用球型喷嘴结构,但是球型喷嘴结构在生产过程中射座需前后移动,射压过大时常出现喷嘴口滴料、喷料的情况出现;另外,冷流道成型常出现料头体积过大的问题。而热流道成型多采用长喷嘴结构,在喷嘴侧壁装设电感加热线圈使得喷嘴内的熔体在进入模仁前始终保持熔融状态不凝固且不需移动喷嘴。但是电感加热线圈价格昂贵且使用寿命低,购买更换的成本较高。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新式的喷嘴结构,使之能够克服上述两种喷嘴结构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克服球型喷嘴结构和长喷嘴结构缺陷的喷嘴结构。该喷嘴结构包括:长喷嘴,所述长喷嘴沿轴向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外侧环绕设置有第一加热器;于成型时,所述第一部分固定设置在成型模具的母灌嘴内;所述第二部分外侧环绕设置有第二加热器,于成型时,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结合处设置有衬套,所述第一部分前端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内设有风冷通道;其中,所述第一加热器与第二加热器均为螺旋式电热丝。较佳的,所述第二加热器按照所述第二部分的长度至少设置有两段。较佳的,所述第一加热器及所述第二加热器由装设在射出机台上的温度控制器控制。较佳的,所述压板内的风冷通道可连接风冷装置。较佳的,所述成型模具型腔内公模板一侧正对所述长喷嘴处还设置有冷料井,用于容纳冷料,于成型时通过所述冷料井将所述长喷嘴前端已经冷凝的冷料收集。较佳的,所述第一部分的外侧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外侧直径。较佳的,于成型时,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成型模具的母灌嘴内部处于封闭状态。较佳的,所述第一部分在靠近所述成型模具的浇口一端外侧还设置有套环。较佳的,所述第一部分外侧还设置有感温线。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喷嘴结构通过将长喷嘴分别设置为成型模具母灌嘴内的第一部分及外部的第二部分,并于外侧分别设置有螺旋式电热丝以替代电感加热线圈。本专利技术在成型过程中不会发生滴料、喷料,替代电感加热线圈同时省去了射出机台的温控系统,降低了成本,生产过程稳定且节约了原料。【附图说明】图1绘示为本专利技术喷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绘示为衬套侧视图。图3绘示为本专利技术喷嘴结构于一较佳实施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图1绘示为本专利技术喷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绘示为衬套侧视图,图3绘示为本专利技术喷嘴结构于一较佳实施例示意图。该喷嘴结构包括:长喷嘴100,长喷嘴100沿轴向分为第一部分101和第二部分102;第一部分101外侧环绕设置有第一加热器103;于成型时,第一部分101固定设置在成型模具的母灌嘴104内;第二部分102外侧环绕设置有第二加热器105,于成型时,第一部分101和第二部分102的结合处设置有衬套106,衬套106与母灌嘴104相接触,使长喷嘴100成型时不会晃动;第一部分101前端设置有压板107,压板107内设有风冷通道,避免滴料及易脱模;其中,第一加热器103与第二加热器105均为螺旋式电热丝。较佳的,第二加热器105按照第二部分102的长度设置有两段,如果仅设置为一段,因热功率不足无法达到设定温度。较佳的,第一加热器103及第二加热器105由装设在射出机台上的温度控制器控制;螺旋式电热丝控制系统较之电感加热线圈控制系统造价更为低廉。较佳的,压板内的风冷通道可连接风冷装置,成型时通过风冷通道对第一部分101内的金属熔体进行间断式进风降温。较佳的,成型模具型腔内公模板一侧正对长喷嘴100处还设置有冷料井(图未示),相当于在公模板处开设一个与长喷嘴嘴口尺寸对应的小凹槽,用于容纳料头;于成型时通过所述冷料井将长喷嘴100前端处已经冷凝的冷料收集。较佳的,第一部分101的外侧直径小于第二部分102的外侧直径;使长喷嘴100整体结构呈前部外径较小、后部外径较大的结构,在长喷嘴100伸入模具中进行射出成型时增强其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较佳的,于成型时,第一部分101在所述成型模具的母灌嘴104内部处于封闭状态;通过在第一部分101靠近浇口处设置套环108以及压板107,成型时温度升高利用热膨胀使第一部分101达到密封效果,防止成型时热量散失同时也使金属熔体射入模具型腔的过程中长喷嘴100不发生移动。较佳的,第一部分101外侧还设置有感温线109,感温线109用于测量射出成型时长喷嘴的温度。其中,设置衬套的目的在于使长喷嘴在母灌嘴内进行射出成型时处于固定状态;本专利技术还在压板内加工有风冷通道,成型时使得长喷嘴前部的金属熔体能够较快地冷却凝固完成封料。本专利技术针对模具的改动主要有压板的制作,成型前将套环套在长喷嘴的前端并将压板安装于第一部分前端;本专利技术针对射出机台的修改还包括:将电感加热温控系统改为电热丝温控系统,设置连接压板风冷通道的风冷装置,以螺旋式电热丝替代电感加热圈,分别设计长喷嘴两部分外径大小。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喷嘴结构通过将长喷嘴分别设置为成型模具母灌嘴内的第一部分及外部的第二部分,并于外侧分别设置有螺旋式电热丝以替代电感加热线圈,电热成本仅为原来的1/15。本专利技术在成型过程中不会发生滴料、喷料,替代电感加热线圈同时省去了射出机台的温控系统,降低了成本生产过程稳定且节约了原料。需要指出的是,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基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对上述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都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喷嘴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n长喷嘴,所述长喷嘴沿轴向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n所述第一部分外侧环绕设置有第一加热器;于成型时,所述第一部分固定设置在成型模具的母灌嘴内;/n所述第二部分外侧环绕设置有第二加热器,于成型时,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结合处设置有衬套,所述第一部分前端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内设有风冷通道;/n其中,所述第一加热器与第二加热器均为螺旋式电热丝。/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嘴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长喷嘴,所述长喷嘴沿轴向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所述第一部分外侧环绕设置有第一加热器;于成型时,所述第一部分固定设置在成型模具的母灌嘴内;
所述第二部分外侧环绕设置有第二加热器,于成型时,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结合处设置有衬套,所述第一部分前端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内设有风冷通道;
其中,所述第一加热器与第二加热器均为螺旋式电热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热器按照所述第二部分的长度至少设置有两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器及所述第二加热器由装设在射出机台上的温度控制器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嘴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江平向富光计连友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华复精密金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