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景观生态环保的土壤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50689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7 20:57
一种用于景观生态环保的土壤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土壤评估及收集;过筛处理;搅拌处理;过滤处理;干燥处理;检测;填土;洒水;微生物添加;后期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景观生态环保的土壤修复方法,使用修复剂对土壤进行修复,改善土壤环境,增加土壤内微生物含量,进一步增强微生物对污染物的分解作用,提升修复效果,为植物提供更适宜的生存环境,适用范围广,投资成本低、高效节能、经济环保,适应广大市场需求。

A method of soil restoration for landscape ecological prot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景观生态环保的土壤修复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土壤修复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景观生态环保的土壤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农业生存的重要资源,全球面临的粮食、资源和环境问题与土壤密切相关。随着我国工业化、农训集约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受污染的土壤面积不断扩大,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土壤修复是指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转移、吸收、降解和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浓度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绿色植物作为景观生态环保中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土壤又作为绿色植物生长的重要介质,目前,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污染较为严重,工矿业、农业等人为活动以及土壤环境pH值高是造成土壤污染或超标的主要原因。目前普遍的污染方式为重金属污染,主要污染物为镉、镍、铜、砷、汞、铅等。造成金属污染的原因主要是采矿、金属冶炼、电镀工业、化工、金属加工、电子行业和废旧电器回收等领域产生和排放重金属污染物进入地表水、地下水和大气中后,这些重金属又最终汇集于土壤中,导致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过高,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当体内的重金属蓄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发各种人体疾病。因此需要维持景观生态环保的完整性和稳定性需要保持土壤的结构和土壤肥力,对于土壤结构已经遭到破坏的土壤进行修复是维持景观生态环保完整性和稳定性非常有必要。目前我国的土壤修复工艺不成熟,土壤修复的进展十分缓慢。以往我国对污染土壤的处理大都采用就地掩埋封闭处理,或者移出异地掩埋封闭处理的办法,不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壤污染问题,而且投资大,耗时长,土壤修复治理不彻底。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景观生态环保的土壤修复方法,使用修复剂对土壤进行修复,改善土壤环境,增加土壤内微生物含量,进一步增强微生物对污染物的分解作用,提升修复效果,为植物提供更适宜的生存环境,适用范围广。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景观生态环保的土壤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土壤评估及收集:对待修复土壤进行状况评估,将待修复区域的50-70cm深度的土壤进行收集;2)过筛处理:将步骤1)收集的待修复处理的土壤投入到分级振动筛中进行筛分处理,筛除块状杂质,得到筛分后的土壤;3)搅拌处理:将筛分后的土壤投入搅拌机中,根据步骤1)中的评估状况添加修复剂充分搅拌,得到浆状土壤;4)过滤处理:将搅拌后的浆状土壤进行过滤,得到固体土壤;5)干燥处理:将固体土壤放入干燥装置中进行加热干燥,降低土壤湿度;6)检测:对干燥后的土壤进行检测,若土壤中的污染物不合格时,则把土壤再次投放到搅拌机中,并重新添加修复剂搅拌过滤检测直到合格;7)填土:将检测合格的土壤填回至原位,依次铺设腐殖质层、碎干草和碎石灰石层,并在表面铺设没有污染的土壤;8)洒水:在填平的土壤表层喷洒水;9)微生物添加:向填土后的土壤表面喷洒微生物溶液;10)后期管理:每个3-5个月检测土壤状况,定期喷洒微生物溶液,定期加湿培养。进一步的,上述的用于景观生态环保的土壤修复方法,所述步骤2)中的筛分处理后土壤粒径≤8mm。进一步的,上述的用于景观生态环保的土壤修复方法,所述步骤3)中搅拌完毕的浆状土壤浸泡3-4小时。进一步的,上述的用于景观生态环保的土壤修复方法,所述步骤5)中的加热干燥,温度为35-55℃,是的土壤湿度降低至15%-25%。进一步的,上述的用于景观生态环保的土壤修复方法,所述步骤7)中腐殖质层厚度为10-15mm,碎干草厚度为10-15cm,碎石灰石层厚度为8-10cm。碎干草和碎石灰石层能够显著改善土壤的营养状况,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为植物提供更适宜的生存环境。进一步的,上述的用于景观生态环保的土壤修复方法,所述步骤8)中洒水后,在土壤中形成3-5cm的过水层。进一步的,上述的用于景观生态环保的土壤修复方法,所述步骤9)中微生物包括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在土壤中投放微生物,增加了土壤内的微生物含量,进而增强对污染物的分解能力,进一步提升修复效果。进一步的,上述的用于景观生态环保的土壤修复方法,所述步骤10)中的微生物溶液定期喷洒,每隔10-15天喷洒一次纯净水。后期定期管理减少土壤的修复次数。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景观生态环保的土壤修复方法,使用修复剂对土壤进行修复,改善土壤环境,增加土壤内微生物含量,进一步增强微生物对污染物的分解作用,提升修复效果,为植物提供更适宜的生存环境,适用范围广,投资成本低、高效节能、经济环保,适应广大市场需求,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用于景观生态环保的土壤修复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如图1所示的用于景观生态环保的土壤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土壤评估及收集:对待修复土壤进行状况评估,将待修复区域的50-70cm深度的土壤进行收集;2)过筛处理:将步骤1)收集的待修复处理的土壤投入到分级振动筛中进行筛分处理,筛除块状杂质,得到筛分后的土壤;3)搅拌处理:将筛分后的土壤投入搅拌机中,根据步骤1)中的评估状况添加修复剂充分搅拌,得到浆状土壤;4)过滤处理:将搅拌后的浆状土壤进行过滤,得到固体土壤;5)干燥处理:将固体土壤放入干燥装置中进行加热干燥,降低土壤湿度;6)检测:对干燥后的土壤进行检测,若土壤中的污染物不合格时,则把土壤再次投放到搅拌机中,并重新添加修复剂搅拌过滤检测直到合格;7)填土:将检测合格的土壤填回至原位,依次铺设腐殖质层、碎干草和碎石灰石层,并在表面铺设没有污染的土壤;8)洒水:在填平的土壤表层喷洒水;9)微生物添加:向填土后的土壤表面喷洒微生物溶液;10)后期管理:每个3-5个月检测土壤状况,定期喷洒微生物溶液,定期加湿培养。其中,所述步骤2)中的筛分处理后土壤粒径≤8mm。其中,所述步骤3)中搅拌完毕的浆状土壤浸泡3-4小时。其中,所述步骤5)中的加热干燥,温度为35-55℃,是的土壤湿度降低至15%-25%。其中,所述步骤7)中腐殖质层厚度为10-15mm,碎干草厚度为10-15cm,碎石灰石层厚度为8-10cm。碎干草和碎石灰石层能够显著改善土壤的营养状况,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为植物提供更适宜的生存环境。其中,所述步骤8)中洒水后,在土壤中形成3-5cm的过水层。其中,所述步骤9)中微生物包括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在土壤中投放微生物,增加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景观生态环保的土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土壤评估及收集:对待修复土壤进行状况评估,将待修复区域的50-70cm深度的土壤进行收集;/n2)过筛处理:将步骤1)收集的待修复处理的土壤投入到分级振动筛中进行筛分处理,筛除块状杂质,得到筛分后的土壤;/n3)搅拌处理:将筛分后的土壤投入搅拌机中,根据步骤1)中的评估状况添加修复剂充分搅拌,得到浆状土壤;/n4)过滤处理:将搅拌后的浆状土壤进行过滤,得到固体土壤;/n5)干燥处理:将固体土壤放入干燥装置中进行加热干燥,降低土壤湿度;/n6)检测:对干燥后的土壤进行检测,若土壤中的污染物不合格时,则把土壤再次投放到搅拌机中,并重新添加修复剂搅拌过滤检测直到合格;/n7)填土:将检测合格的土壤填回至原位,依次铺设腐殖质层、碎干草和碎石灰石层,并在表面铺设没有污染的土壤;/n8)洒水:在填平的土壤表层喷洒水;/n9)微生物添加:向填土后的土壤表面喷洒微生物溶液;/n10)后期管理:每个3-5个月检测土壤状况,定期喷洒微生物溶液,定期加湿培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景观生态环保的土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土壤评估及收集:对待修复土壤进行状况评估,将待修复区域的50-70cm深度的土壤进行收集;
2)过筛处理:将步骤1)收集的待修复处理的土壤投入到分级振动筛中进行筛分处理,筛除块状杂质,得到筛分后的土壤;
3)搅拌处理:将筛分后的土壤投入搅拌机中,根据步骤1)中的评估状况添加修复剂充分搅拌,得到浆状土壤;
4)过滤处理:将搅拌后的浆状土壤进行过滤,得到固体土壤;
5)干燥处理:将固体土壤放入干燥装置中进行加热干燥,降低土壤湿度;
6)检测:对干燥后的土壤进行检测,若土壤中的污染物不合格时,则把土壤再次投放到搅拌机中,并重新添加修复剂搅拌过滤检测直到合格;
7)填土:将检测合格的土壤填回至原位,依次铺设腐殖质层、碎干草和碎石灰石层,并在表面铺设没有污染的土壤;
8)洒水:在填平的土壤表层喷洒水;
9)微生物添加:向填土后的土壤表面喷洒微生物溶液;
10)后期管理:每个3-5个月检测土壤状况,定期喷洒微生物溶液,定期加湿培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景观生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锋葛康惠泓王永恒刘锡初朱锋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珠生态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