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环境保护的土壤修复装置及修复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0689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7 2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环境保护的土壤修复装置及修复方法,涉及环境修复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主管体,主管体侧壁上行设有储液腔,主管体内侧壁上设有若干通孔,储液腔与通孔相连通;主管体的顶端设有一加液口;主管体内设有一防护网,防护网包括一管状的防护网本体,防护网本体的顶端连接有一第一支撑环,的底端连接有一第二支撑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土壤修复装置放入种植坑内,并进行种植植物,从而实现对土壤进行修复,且修复后土壤修复装置整体方便取出,不会存留在土壤中,造成二次污染。

Soil restoration device and method based 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环境保护的土壤修复装置及修复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修复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环境保护的土壤修复装置及一种基于该土壤修复装置的土壤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经济的迅猛发展,土壤污染越来越严重,可用于农、林业发展的土壤资源越来越匮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开始将土源锁定到已污染的土壤,如矿山重金属污染土壤、工农业废固及废水引起的土壤无机、有机污染。相应的土壤物理、化学、生物修复方法应运而生,但都有一定的局限。只有在根据污染土壤的具体情况,本着区别对待的原则,符合节能、节水、节地、节约投资的目标,才是污染土壤修复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环境保护的一种土壤修复装置及修复方法,以实现对环境中土壤进行修复。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基于环境保护的土壤修复装置,包括主管体,主管体侧壁上行设有储液腔,所述主管体内侧壁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储液腔与通孔相连通;所述主管体的顶端设有一加液口;所述主管体内设有一防护网,所述防护网包括一管状的防护网本体,所述防护网本体的顶端连接有一第一支撑环,所述的底端连接有一第二支撑环。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环的周侧设有若干固定支脚。进一步地,所述主管体的顶端还配合设有一卡环,所述卡环包括两半环体,所述主管体的顶部内边缘处设有用于安装半环体的卡槽,所述卡槽内设有固定盲孔;所述半环体上设有与固定盲孔相配合的固定通孔;所述半环体上设有抵接在第一支撑环底侧面的台阶部,所述台阶部一侧与半环体内边缘之间设有一导向部,所述导向部为一向内倾斜的斜面。进一步地,所述主管体的内径由上至下依次增大,所述主管体的外径由上至下依次减小,所述第一支撑环的外径小于主管体的顶部内径,所述卡环的内径小于第一支撑环的外径。进一步地,所述主管体的顶部内径为20cm,所述主管体的顶部外径为35cm,所述主管体的底端内径为24cm,所述主管体的底端外径为30cm,所述第一支撑环的外径为19cm,所述卡环的内径为18cm。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网本体为一滤布。一种土壤修复方法,包括:S01、在待修复土壤上挖设用于安放土壤修复装置的种植坑;S02、先将防护网从主管体的内径稍大端放入后,通过安装两个半环体组成卡环对防护网进行固定;S03、在种植坑的中心处插入预埋杆,S04、将土壤修复装置安放至种植坑内;S05、向土壤修复装置的防护网内围城的空间内由下至上依次填充形成土壤结合层、滤水层、土壤隔离层、营养土层和覆土层,并在营养土层内埋入植物种子或植株幼苗;S06、定期浇水,待植株长大后,先拆掉主管体上的两个半环体,然后依次取出主管体和防护网即可。进一步地,所述预埋杆为一秸秆或树枝。进一步地,所述土壤结合层为一污泥层,所述土壤隔离层为一田园土层;所述滤水层为一沙土层,所述沙土层内混入有土壤修复剂。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土壤修复装置放入种植坑内,并进行种植植物,从而实现对土壤进行修复,且修复后土壤修复装置整体方便取出,不会存留在土壤中,造成二次污染。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土壤修复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主视图;图3为图2中A-A处剖面图;图4为图3中B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防护网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半环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种植过程土壤修复装置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6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基于环境保护的土壤修复装置,包括主管体1,主管体1侧壁上行设有储液腔11,主管体1内侧壁上设有若干通孔12,储液腔11与通孔12相连通;主管体1的顶端设有一加液口13;主管体1内设有一防护网2,防护网2包括一管状的防护网本体21,防护网本体21的顶端连接有一第一支撑环22,的底端连接有一第二支撑环23。请参阅图5所示,第二支撑环23的周侧设有若干固定支脚24。请参阅图3、4和6所示,主管体1的顶端还配合设有一卡环,卡环包括两半环体3,主管体1的顶部内边缘处设有用于安装半环体3的卡槽14,卡槽14内设有固定盲孔15;半环体3上设有与固定盲孔15相配合的固定通孔31;半环体3上设有抵接在第一支撑环22底侧面的台阶部32,台阶部32一侧与半环体3内边缘之间设有一导向部33,导向部33为一向内倾斜的斜面。通过卡环和主管体1的底部分别对第一支撑环22和第二支撑环23进行抵接支撑,便于防护网2整体呈管状结构。其中,主管体1的内径由上至下依次增大,主管体1的外径由上至下依次减小,通过此设计,方便在种植后将主管体1从土壤中取出,减小外拔时的摩擦力;第一支撑环22的外径小于主管体1的顶部内径,卡环的内径小于第一支撑环22的外径。请参阅图6所示,主管体1的顶部内径D2为18-22cm,主管体1的顶部外径D1为30-35cm,主管体1的底端内径D3为22-26cm,主管体1的底端外径D4为28-32cm,第一支撑环22的外径为18-20cm,卡环的内径为17-19cm。其中,主管体1的顶部内径为20cm,主管体1的顶部外径为35cm,主管体1的底端内径为24cm,主管体1的底端外径为30cm,第一支撑环22的外径为19cm,卡环的内径为18cm。其中,防护网本体21为一滤布,滤布防止土壤进行渗透,同时便于水份扩散。请参阅图7所示,一种土壤修复方法,包括:S01、在待修复土壤4上挖设用于安放土壤修复装置的种植坑41;S02、先将防护网2从主管体1的内径稍大端放入后,通过安装两个半环体3组成卡环对防护网2进行固定;S03、在种植坑41的中心处插入预埋杆42,S04、将土壤修复装置安放至种植坑41内;S05、向土壤修复装置的防护网2内围城的空间内由下至上依次填充形成土壤结合层43、滤水层44、土壤隔离层45、营养土层46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环境保护的土壤修复装置,包括主管体(1),其特征在于:主管体(1)侧壁上行设有储液腔(11),所述主管体(1)内侧壁上设有若干通孔(12),所述储液腔(11)与通孔(12)相连通;/n所述主管体(1)的顶端设有一加液口(13);/n所述主管体(1)内设有一防护网(2),所述防护网(2)包括一管状的防护网本体(21),所述防护网本体(21)的顶端连接有一第一支撑环(22),所述的底端连接有一第二支撑环(23)。/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环境保护的土壤修复装置,包括主管体(1),其特征在于:主管体(1)侧壁上行设有储液腔(11),所述主管体(1)内侧壁上设有若干通孔(12),所述储液腔(11)与通孔(12)相连通;
所述主管体(1)的顶端设有一加液口(13);
所述主管体(1)内设有一防护网(2),所述防护网(2)包括一管状的防护网本体(21),所述防护网本体(21)的顶端连接有一第一支撑环(22),所述的底端连接有一第二支撑环(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环境保护的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环(23)的周侧设有若干固定支脚(2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环境保护的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体(1)的顶端还配合设有一卡环,所述卡环包括两半环体(3),所述主管体(1)的顶部内边缘处设有用于安装半环体(3)的卡槽(14),所述卡槽(14)内设有固定盲孔(15);
所述半环体(3)上设有与固定盲孔(15)相配合的固定通孔(31);所述半环体(3)上设有抵接在第一支撑环(22)底侧面的台阶部(32),所述台阶部(32)一侧与半环体(3)内边缘之间设有一导向部(33),所述导向部(33)为一向内倾斜的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基于环境保护的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体(1)的内径由上至下依次增大,所述主管体(1)的外径由上至下依次减小,所述第一支撑环(22)的外径小于主管体(1)的顶部内径,所述卡环的内径小于第一支撑环(22)的外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环境保护的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体(1)的顶部内径为20cm,所述主管体(1)的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忠伟王子祥任雪梅牛杏杏张传琦方鑫孙协龙明桂林林飞李志松秦月琴任飞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金联地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