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叠式可调卫燃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0640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层叠式可调卫燃带是一种设于锅炉炉膛内水冷壁管侧边的控制锅炉燃烧效率的设备,它以导向支撑6上装设一块固定耐火隔热板10和3排分3层可上下移动的耐火隔热管1组成,该3层移动耐火隔热管1经由驱动电机3,转轴13,链条5和驱动杆3控制下沿水冷壁管9上下移动,达到卫燃带面积可调的目的。(*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锅炉燃烧室,具体指炉膛卫燃带。目前在燃煤锅炉中广泛采用在炉膛内敷设卫燃带,以克服因负荷和燃料变化使燃烧不稳定的缺陷。但现有的敷设卫燃带的方法中,卫燃带是一次性敷设,面积是不可变的,而且一旦敷设好后,运行中无法调整,敷设面积过大,高负荷运行或燃料质优时,炉温过高,容易造成结渣;敷设面积如过小,低负荷或燃料质劣的情况下炉温过低,难以稳定燃烧,此时必须投油助燃,充分说明固定敷设的卫燃带存在一定缺陷,难以适应负荷与燃料的变化。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层叠式可调卫燃带,该可调卫燃带,是安装在炉膛内,并可根据锅炉负荷情况和燃料特性调节卫燃带的工作面积,以解决锅炉对燃料和负荷的适应性,把锅炉的最低不投油稳燃负荷降低到用户要求的任何负荷。当燃料特性变差或负荷下降使炉膛内燃烧不稳定时,可调节卫燃带的面积以减少炉内受热面的吸热量,提高炉内温度水平,从而稳定燃烧。这样完全改变了固定敷设卫燃带的性质,为锅炉卫燃带的设计与应用带来了一种开创性的进步。本设计方案是在水冷壁管的外侧构筑一层叠式的可上下伸缩的耐火隔热层,其最上部是一个固定的外层耐火隔热板,在其下则安装几组由空心耐火隔热管组或其它板材组成的可移动耐火隔热板组,上述耐火隔热管组或耐火隔热板组可以由电机驱动用钢缆或链条拉动其上下从而则形成一种本设计所述的层叠式卫燃带。本设计的层叠式卫燃带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由于避免了投油助燃,保证了燃用低值煤时产生的燃烧不稳定而引起的锅炉机组安全性问题;2、当燃料特性变好,煤的灰熔点变低,或者因锅炉负荷偏高等各种原因导致炉内结渣时,可以调节卫燃带改变有效隔热面积,适当增大炉内水冷壁的吸热量而降低炉内温度水平,从而消除结渣现象。3、可调节卫燃带可以维持炉内准恒温燃烧,从而可使低负荷时的燃烧效率高于或基本上等于额定负荷时的燃烧效率,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4、可调节卫燃带作为一种辅助的调温手段,可改善过热器的汽温特性,使锅炉在很低的负荷范围内维持额定汽温,提高机组在低负荷时的循环热效率;5、可调卫燃带可以提高低负荷时的热空气温度,有利于稳定燃烧和提高燃烧效率,有利于制粉系统中煤的干燥;6、可调卫燃带可以提高低负荷时的排烟温度,有效防止尾部受热面的低温腐蚀。本技术结合附图详述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层叠式可调卫燃带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3为图2的B-B剖面;图4为图1的A-A剖面双管示意图;图5为层叠式可调卫燃带另一实施例方案示意图;图6为图5的D-D剖面。附图标记1、移动耐火隔热管2、拉紧装置3、驱动杆4、导向轮5、链条 6、导向支撑7、驱动电机 8、电机支架9、水冷壁管 10、固定耐火隔热板11、支撑钢 12、驱动杆滑槽13、轴承座 14、转轴15、平衡重 16、移动耐火隔热板如图所示,在锅炉的水冷壁管9的一侧,装有带有滑槽的导向支撑6,在该导向支撑6的上部有一块固定耐火隔热板10,且该导向支撑6根据炉膛大小分设1-6排移动耐火隔热管2(但说明书以附图所设置3排耐火隔热管为例予以详述),且如图2所示,该3排移动耐火隔热管是分层安置于固定耐火隔热板10与水冷壁管9之间,在下端紧靠水冷壁管9的移动耐火隔热管的隔热管下有一块嵌装于驱动杆滑槽12的驱动杆3,其它两排隔热管下则各有支撑钢11用以支撑各排的隔热管。由图3所示上述支撑钢11是设于移动耐火隔热管两侧的,而驱动杆3则嵌装于驱动杆滑槽12内。在水冷壁管9的另一侧上部设有一个支架8,支架上装有一台驱动电机7(该支架8和驱动电机7都在炉膛外侧,但在本图中未予表示),该驱动电机7带动一根由轴承座13支承的转轴14,在转轴上装有2根链条5(见图1),由电机驱动经设于下部的导向轮4形成一牵引装置;且该链条5在合适的位置与驱动杆3的另一端固接,为了使驱动杆3上升或下降时保持水平位置,在驱动杆3的左端设有平衡重15,且为了保证牵引力均匀有效在链条中还设有拉紧装置2。由图2可见当开动驱动电机7后,链条可把驱动杆3沿着驱动杆导槽12向上提升,同时依靠支撑钢11可带动各排移动耐火隔热管1上升,这样就形成了一层叠式可调卫燃带。即当驱动杆在最下端位置时卫燃带面积最大,往上提升时逐步减少,到三排隔热管全部提高到顶部时,卫燃带面积最小仅相当于固定耐火隔热板的大小。图4所表示的移动耐火隔热管的安排与图2不同,它是由两排隔热管组成的,但其它结构均与图2所表示的相同。图5和图6表示本设计的另一实施方案,即由移动耐火隔热板16取代了移动耐火隔热管1,可以得到同样的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层叠式可调卫燃带,其特征是在锅炉炉膛水冷壁管(9)的一侧装有带有滑槽的导向支撑(6),在导向支撑(6)上部有一块固定耐火隔热板(10),并在固定耐火隔热板(10)与水冷壁管(9)间分设3排移动耐火隔热管(2),最下端的移动隔热管的下面有一个驱动杆(3),另2排移动耐火隔热管下各设有支撑钢(11),上述驱动杆(3)嵌装于驱动杆滑槽(12)内,并在驱动杆的另一侧设有平衡重(15),且可沿驱动杆滑槽(12)上下水平移动;在水冷壁管(9)的另一侧上部有一个支架(8),上设有驱动电机(7),该驱动电机(7)可带动由轴承座(13)支承的转轴(14)旋转,在该转轴(14)上装有链条(5),链条(5)设有拉紧装置(2),其下端与驱动杆(3)固接,并经设于底端的导向轮(4),可使链条(5)循环转动,带动驱动杆(3)和移动耐火隔热管(1)作上下位移而成为面积可调的卫燃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式可调卫燃带,其特征为移动耐火隔热管(2)可以用移动耐火隔热板(16)取代。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层叠式可调卫燃带,其特征为所述的移动耐火隔热管或隔热板的数量可以是为1-6排。专利摘要层叠式可调卫燃带是一种设于锅炉炉膛内水冷壁管侧边的控制锅炉燃烧效率的设备,它以导向支撑6上装设一块固定耐火隔热板10和3排分3层可上下移动的移动耐火隔热管1组成,该3层移动耐火隔热管1经由驱动电机3,转轴13,链条5和驱动杆3控制下沿水冷壁管9上下移动,达到卫燃带面积可调的目的。文档编号F22B35/00GK2298426SQ9720793公开日1998年11月25日 申请日期1997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1997年1月29日专利技术者陈冬林, 汪淑奇 申请人:长沙电力学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层叠式可调卫燃带,其特征是在锅炉炉膛水冷壁管(9)的一侧装有带有滑槽的导向支撑(6),在导向支撑(6)上部有一块固定耐火隔热板(10),并在固定耐火隔热板(10)与水冷壁管(9)间分设3排移动耐火隔热管(2),最下端的移动隔热管的下面有一个驱动杆(3),另2排移动耐火隔热管下各设有支撑钢(11),上述驱动杆(3)嵌装于驱动杆滑槽(12)内,并在驱动杆的另一侧设有平衡重(15),且可沿驱动杆滑槽(12)上下水平移动;在水冷壁管(9)的另一侧上部有一个支架(8),上设有驱动电机(7),该驱动电机(7)可带动由轴承座(13)支承的转轴(14)旋转,在该转轴(14)上装有链条(5),链条(5)设有拉紧装置(2),其下端与驱动杆(3)固接,并经设于底端的导向轮(4),可使链条(5)循环转动,带动驱动杆(3)和移动耐火隔热管(1)作上下位移而成为面积可调的卫燃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冬林汪淑奇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电力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