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密封锁扣承插接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0321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3 15: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密封锁扣承插接口,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以及弹性密封圈,所述第一管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呈圆环状的限位凸起,所述第二管体的一端插接在所述第一管体,所述弹性密封圈夹持在所述第二管体的端面以及所述限位凸起的端面之间实现密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多密封锁扣承插接口通过将弹性密封圈设置在第一管体的限位凸起与第二管体的端面之间,在插入过程中,弹性密封圈不会对于管体插接阻碍较小,便于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的安装插接,可以提高效率。

Multiple seal buckle so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密封锁扣承插接口
本技术涉及管道
,具体涉及一种多密封锁扣承插接口。
技术介绍
下水管道的重量往往较大,下水管道在连接过程中往往采用插接的方式。为了增强密封性,需要在下水管道的侧壁面上设置密封圈,从而实现两根管道之间连接处的密封效果。但是,插入管和承插管的尺寸相当,设置密封圈后插入管的插入不便利,如果插入管和承插管的相差较大会影响承插的密封效果。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急需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密封锁扣承插接口,可以提高管道安装连接的便利性。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密封锁扣承插接口,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以及弹性密封圈,所述第一管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呈圆环状的限位凸起,所述第二管体的一端插接在所述第一管体,所述弹性密封圈夹持在所述第二管体的端面以及所述限位凸起的端面之间实现密封。在本技术所述的多密封锁扣承插接口中,所述限位凸起的端面上设置有圆环状的第一凹槽,所述弹性密封圈的一部分嵌设在所述第一凹槽中,所述弹性密封圈的部分露出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管体的端面与所述弹性密封圈以及所述限位凸起的端面抵接。在本技术所述的多密封锁扣承插接口中,所述第二管体的端面上设置有圆环状的第二凹槽,所述弹性密封圈的一部分嵌设在所述第二凹槽中,所述弹性密封圈的另一部分露出于所述第二凹槽,所述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第二管体的端面以及所述弹性密封圈抵接。在本技术所述的多密封锁扣承插接口中,所述第一管体包括第一管层,所述第一管层由第一实心条沿着预设轴向并通过螺旋缠绕多圈形成,任意相邻两圈实心条之间通过热熔的方式连接。在本技术所述的多密封锁扣承插接口中,所述第二管体包括第二管层,所述第二管层由第二实心条沿着预设轴向并通过螺旋缠绕多圈形成,任意相邻两圈实心条之间通过热熔的方式连接。在本技术所述的多密封锁扣承插接口中,所述第一管体为压塑成型管或滚塑成型管。在本技术所述的多密封锁扣承插接口中,所述第二管体为压塑成型管或滚塑成型管。在本技术所述的多密封锁扣承插接口中,所述弹性密封圈为橡胶密封圈。在本技术所述的多密封锁扣承插接口中,所述弹性密封圈为膨胀密封圈。在本技术所述的多密封锁扣承插接口中,所述限位凸起的环宽与所述第二管体的壁厚相同。本技术提供的多密封锁扣承插接口通过将弹性密封圈设置在第一管体的限位凸起与第二管体的端面之间,在插入过程中,弹性密封圈不会对于管体插接阻碍较小,便于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的安装插接,可以提高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多密封锁扣承插接口的一种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多密封锁扣承插接口的第一管体的一种端面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多密封锁扣承插接口的第一管体另一种端面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多密封锁扣承插接口的第二管体一种端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参照图1,图1是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的一种多密封锁扣承插接口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该多密封锁扣承插接口,包括:第一管体10、第二管体20以及弹性密封圈30。该第一管体10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呈圆环状的限位凸起11,第二管体20的一端插接在所述第一管体10中,该弹性密封圈30夹持在所述第二管体20的端面21以及限位凸起11的端面之间实现密封。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该限位凸起11的端面上设置有圆环状的第一凹槽111,弹性密封圈30的一部分嵌设在所述第一凹槽111中,该弹性密封圈30的部分露出于所述第一凹槽111,所述第二管体20的端面21与所述弹性密封圈30以及所述限位凸起11的端面抵接,弹性密封圈30在第二管体20的挤压与限位凸起11的端面齐平。其中,第一管体10大致呈圆管状,其可以为压塑成型管或滚塑成型管,也可以为缠绕实壁管。该第一管体10为缠绕实壁管时,其包括第一管层,该第一管层由第一实心条沿着预设轴向并通过螺旋缠绕多圈形成,任意相邻两圈实心条之间通过热熔的方式连接。其中,第一管层采用的材料可以均为聚乙烯材料,或者其他非聚乙烯类工艺塑料制造生成。其中,该第二管体20大致呈圆管状,其可以为压塑成型管或滚塑成型管,也可以为缠绕实壁管。该第二管体20为缠绕实壁管时,其包括第二管层,该第二管层由第二实心条沿着预设轴向并通过螺旋缠绕多圈形成,任意相邻两圈实心条之间通过热熔的方式连接。其中,第二管层所采用的材料可以均为聚乙烯材料,或者其他非聚乙烯类工艺塑料制造生成。其中,该第二管体20的外径与该第一管体10的内径相当,可以略小于该第一管体10的内径,使得该第二管体20插入该第一管体10后较为紧密。该限位凸起11的环宽与所述第二管体20的壁厚相同。其中,该弹性密封圈30可以为橡胶密封圈。或者该弹性密封圈为膨胀密封圈,当膨胀密封圈遇水后自动膨胀,从而将第二管体20的端面抵紧,实现密封。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同时参照图3以及图4,第二管体20的端面21上设置有圆环状的第二凹槽211,所述弹性密封圈30的一部分嵌设在所述第二凹槽211中,所述弹性密封圈30的另一部分露出于所述第二凹槽211,所述所述限位凸起11与所述第二管体20的端面211以及所述弹性密封圈30抵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同时在第二管体20的端面21以及限位凸起11的端面开设凹槽并设置弹性密封圈,从而进一步提高密封性能。在该实施例中,第二管体20的端面21上设置有圆环状的第二凹槽211,所述弹性密封圈30的一部分嵌设在所述第二凹槽211中,所述弹性密封圈30的另一部分露出于所述第二凹槽211。该限位凸起11的端面上设置有圆环状的第一凹槽111,弹性密封圈30的一部分嵌设在所述第一凹槽111中,该弹性密封圈30的部分露出于所述第一凹槽111。并且,该第一凹槽与该第二凹槽相互错开,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密封锁扣承插接口,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以及弹性密封圈,所述第一管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呈圆环状的限位凸起,所述第二管体的一端插接在所述第一管体,所述弹性密封圈夹持在所述第二管体的端面以及所述限位凸起的端面之间实现密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密封锁扣承插接口,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以及弹性密封圈,所述第一管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呈圆环状的限位凸起,所述第二管体的一端插接在所述第一管体,所述弹性密封圈夹持在所述第二管体的端面以及所述限位凸起的端面之间实现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密封锁扣承插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起的端面上设置有圆环状的第一凹槽,所述弹性密封圈的一部分嵌设在所述第一凹槽中,所述弹性密封圈的部分露出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管体的端面与所述弹性密封圈以及所述限位凸起的端面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密封锁扣承插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体的端面上设置有圆环状的第二凹槽,所述弹性密封圈的一部分嵌设在所述第二凹槽中,所述弹性密封圈的另一部分露出于所述第二凹槽,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第二管体的端面以及所述弹性密封圈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密封锁扣承插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包括第一管层,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强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联博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