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切两用菜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0122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3 14: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厨房刀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斩切两用菜刀。针对现有斩切两用菜刀刀刃厚度仅有两个选择的不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斩切两用菜刀,包括刀身和手柄,刀身下部上厚下窄形成刀刃部,刀刃部下端开刃形成刃口,所述刃口具有渐变段,所述渐变段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渐变段厚度自第一端部向第二端部逐渐变化,所述渐变段的第一端部位于刀身长度方向的端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刃口具有渐变段,渐变段中厚度较小处可用于切菜,渐变段中厚度较大处可用于斩剁;渐变段的厚度连续变化,具有不同厚度的刃口,选择范围更广,可以适宜更精细的斩切操作;渐变段的第一端部位于刀身长度方向的端部,加工较为容易。

Chopping kitchen kn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斩切两用菜刀
本技术属于厨房刀具
,具体涉及斩切两用菜刀。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传统的菜刀种类繁多,大都只有单一功能,如只能切不能斩,或者只能斩不能切。菜刀使用功能单一,如需要多功能则要购买价格昂贵的套刀。为此,出现了斩切两用菜刀。相关方案可参见授权公告号为CN2336931Y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的一种前切后斩二用菜刀、授权公告号为CN2465897Y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的菜刀、授权公告号为CN2562945Y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的厚薄双刃斩骨切菜两用菜刀。上述专利中公开的斩切两用菜刀,均具有厚刃段和薄刃段,且厚刃段和薄刃段间突变过渡,存在外观不美观、加工难度大、刀刃厚度厚度仅有厚薄两个可选择范围小等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斩切两用菜刀刀刃厚度仅有两个选择的不足,提供一种斩切两用菜刀,刀刃厚度可选择范围更大。进一步地,提升外观,降低加工难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斩切两用菜刀,包括刀身和手柄,刀身下部上厚下窄形成刀刃部,刀刃部下端开刃形成刃口,所述刃口具有渐变段,所述渐变段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渐变段厚度自第一端部向第二端部逐渐变化,所述渐变段的第一端部位于刀身长度方向的端部。本技术的斩切两用菜刀,其刃口具有渐变段,渐变段中厚度较小处可用于切菜,渐变段中厚度较大处可用于斩剁;渐变段的厚度连续变化,具有不同厚度的刃口,选择范围更广,可以适宜更精细的斩切操作;渐变段的第一端部位于刀身长度方向的端部,加工较为容易。作为改进,所述渐变段厚度自第一端部向第二端部逐渐增大,所述渐变段的第一端部相比第二端部更靠近手柄。适宜进行前斩后切。作为改进,所述渐变段的长度小于刃口长度,所述刃口还具有渐变段和恒定段。作为改进,所述渐变段的长度等于刃口长度,整个刃口均渐变。作为改进,所述渐变段厚度自第一端部向第二端部逐渐减小,所述渐变段的第一端部相比第二端部更靠近手柄。适宜进行前切后斩。作为改进,所述刀刃部侧面还加工形成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使得所述刃口具有渐变段,倾斜面的设置,消除现有技术中斩剁段和切菜段间的突变,外形更美观。作为改进,所述倾斜面由三个点限定而成,所述三个点包括位于刀身的渐变段的第一端部所在端的端面上的点A和点B以及位于刀刃部侧面上的点C,所述点A相比点B远离刃口,所述点A与刀身中轴面间尺寸大于点B与刀身中轴面间尺寸。作为改进,所述点A在刀刃部的上端线上。作为改进,所述倾斜面由平磨或者斜磨制得,加工较为容易。作为改进,所述刀身为对称的刀身。本技术的斩切两用菜刀的有益效果是:其刃口具有渐变段,渐变段中厚度较小处可用于切菜,渐变段中厚度较大处可用于斩剁;渐变段的厚度连续变化,具有不同厚度的刃口,选择范围更广,可以适宜更精细的斩切操作;渐变段的第一端部位于刀身长度方向的端部,加工较为容易。进一步地,形成渐变段的倾斜面由平磨或者斜磨即可制得,加工较为容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斩切两用菜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斩切两用菜刀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斩切两用菜刀的左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斩切两用菜刀的右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斩切两用菜刀的加工过程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斩切两用菜刀的主视图。图中,1、刀身,11、刀刃部,111、刃口,111A、渐变段,111B、恒定段;112、倾斜面,2、手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创造实施例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创造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保护范围。参见图1至图6,本技术的斩切两用菜刀,包括刀身和手柄,刀身下部上厚下窄形成刀刃部,刀刃部下端开刃形成刃口,所述刃口具有渐变段,所述渐变段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渐变段厚度自第一端部向第二端部逐渐变化,所述渐变段的第一端部位于刀身长度方向的端部。本技术的斩切两用菜刀,其刃口具有渐变段,渐变段中厚度较小处可用于切菜,渐变段中厚度较大处可用于斩剁;渐变段的厚度连续变化,具有不同厚度的刃口,选择范围更广,可以适宜更精细的斩切操作;渐变段的第一端部位于刀身长度方向的端部,加工较为容易。实施例一参见图1至图5,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斩切两用菜刀,包括刀身1和手柄2,刀身1下部上厚下窄形成刀刃部11,刀刃部11下端开刃形成刃口111,所述刃口111具有渐变段111A,所述渐变段111A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渐变段111A厚度自第一端部向第二端部逐渐变化,所述渐变段111A的第一端部位于刀身1长度方向的端部。作为改进,所述渐变段111A厚度自第一端部向第二端部逐渐增大,所述渐变段111A的第一端部相比第二端部更靠近手柄2。适宜进行前斩后切。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是所述渐变段111A厚度自第一端部向第二端部逐渐减小,所述渐变段111A的第一端部相比第二端部更靠近手柄2,以适宜进行前切后斩。作为改进,所述渐变段111A的长度小于刃口111长度,所述刃口111还具有渐变段111A和恒定段(111B)。作为改进,所述刀刃部11侧面还加工形成倾斜面112,所述倾斜面112使得所述刃口111具有渐变段111A,倾斜面112的设置,消除现有技术中斩剁段和切菜段间的突变,外形更美观。作为改进,所述倾斜面112由三个点限定而成,所述三个点包括位于刀身1的渐变段111A的第一端部所在端的端面上的点A和点B以及位于刀刃部11侧面上的点C,所述点A相比点B远离刃口111,所述点A与刀身1中轴面间尺寸大于点B与刀身1中轴面间尺寸。作为改进,所述点A在刀刃部11的上端线上。作为改进,所述倾斜面112由平磨或者斜磨制得,加工较为容易。作为改进,所述刀身1为对称的刀身1。参见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中,渐变段111A的第一端部的厚度T1为0.55mm,渐变段111A的第二端部和恒定段111B的厚度为1.69mm。参见图5,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斩切两用菜刀的加工方法:先制造刀坯,经过双面磨斜,产生两个斜面,然后标记出ABC三点,将ABC三点形成的面平磨,产生倾斜面112,在刀身1两面均进行平磨形成两个倾斜面112,最后开刃形成刃口111,即可制得。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斩切两用菜刀的有益效果是:其刃口111具有渐变段111A,渐变段111A中厚度较小处可用于切菜,渐变段111A中厚度较大处可用于斩剁;渐变段111A的厚度连续变化,具有不同厚度的刃口111,选择范围更广,可以适宜更精细的斩切操作;渐变段111A的第一端部位于刀身1长度方向的端部,加工较为容易;形成渐变段111A的倾斜面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斩切两用菜刀,包括刀身(1)和手柄(2),刀身(1)下部上厚下窄形成刀刃部(11),刀刃部(11)下端开刃形成刃口(111),其特征在于:所述刃口(111)具有渐变段(111A),所述渐变段(111A)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渐变段(111A)厚度自第一端部向第二端部逐渐变化,所述渐变段(111A)的第一端部位于刀身(1)长度方向的端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斩切两用菜刀,包括刀身(1)和手柄(2),刀身(1)下部上厚下窄形成刀刃部(11),刀刃部(11)下端开刃形成刃口(111),其特征在于:所述刃口(111)具有渐变段(111A),所述渐变段(111A)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渐变段(111A)厚度自第一端部向第二端部逐渐变化,所述渐变段(111A)的第一端部位于刀身(1)长度方向的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斩切两用菜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渐变段(111A)厚度自第一端部向第二端部逐渐增大,所述渐变段(111A)的第一端部相比第二端部更靠近手柄(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斩切两用菜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渐变段(111A)的长度小于刃口(111)长度,所述刃口(111)还具有渐变段(111A)和恒定段(111B)。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斩切两用菜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渐变段(111A)的长度等于刃口(111)长度,整个刃口(111)均渐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斩切两用菜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渐变段(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合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爱仕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爱仕达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