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伤铆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0081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3 1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伤铆合装置,涉及模具的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下模固定板,所述下模固定板上开设有相互交错的横槽和纵槽,相邻两所述纵槽之间形成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上开设有第二固定槽,所述纵槽两端各形成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上开设有第一固定槽,所述横槽与第一固定槽、第二固定槽连通,所述下模固定板上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纵槽底部的第一定位块、滑设于纵槽内的第二定位块以及限制第二定位块移动的限位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定位不同长度的工件的效果。

A kind of anti injury rive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伤铆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模具的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伤铆合装置。
技术介绍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冲压模具是在常温下,利用冲压模具在压力机上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目前,普遍的模具只能加工一种尺寸的工件,当需要加工其他尺寸的工件时,需要工作人员更换模具,再对其他工件进行加工。如此操作,步骤繁琐且浪费人力,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防伤铆合装置,具有定位不同长度的工件的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伤铆合装置,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固定板,所述下模固定板上开设有相互交错的横槽和纵槽,相邻两所述纵槽之间形成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上开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伤铆合装置,包括上模(1)和下模(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2)包括下模固定板(3),所述下模固定板(3)上开设有相互交错的横槽(31)和纵槽(32),相邻两所述纵槽(32)之间形成有第二固定块(33),所述第二固定块(33)上开设有第二固定槽(331),所述纵槽(32)两端各形成有第一固定块(35),所述第一固定块(35)上开设有第一固定槽(351),所述横槽(31)与第一固定槽(351)、第二固定槽(331)连通,所述下模固定板(3)上设置有定位机构(24);所述定位机构(24)包括固定连接于纵槽(32)底部的第一定位块(41)、滑设于纵槽(32)内的第二定位块(42)以及限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伤铆合装置,包括上模(1)和下模(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2)包括下模固定板(3),所述下模固定板(3)上开设有相互交错的横槽(31)和纵槽(32),相邻两所述纵槽(32)之间形成有第二固定块(33),所述第二固定块(33)上开设有第二固定槽(331),所述纵槽(32)两端各形成有第一固定块(35),所述第一固定块(35)上开设有第一固定槽(351),所述横槽(31)与第一固定槽(351)、第二固定槽(331)连通,所述下模固定板(3)上设置有定位机构(24);所述定位机构(24)包括固定连接于纵槽(32)底部的第一定位块(41)、滑设于纵槽(32)内的第二定位块(42)以及限制第二定位块(42)移动的限位件(4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伤铆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块(35)之间开设有滑槽(36),所述滑槽(36)与纵槽(32)连通,所述滑槽(36)内滑设有滑板(37),所述第二定位块(42)固定连接于滑板(37)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伤铆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37)朝向第一固定块(35)的一端开设有卡槽(372),所述限位件(43)包括设置于卡槽(372)内的弹簧(431)以及滑设于卡槽(372)内的卡块(432),所述弹簧(431)两端分别与卡槽(372)远离开口的一端抵接和卡块(432)抵接,所述第一固定块(35)上开设有供卡块(432)嵌入的多个插槽(35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伤铆合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福涛付前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建申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