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母线槽连接堵头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9883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3 1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母线槽连接堵头散热装置,属于电力传输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堵头、连接侧板,连接侧板通过堵头连接母线槽,连接侧板包括封闭挡板、侧连接片,侧连接片垂直连接封闭挡板,侧连接片外侧阵列设置散热鳍,连接侧板内部设置有循环风道,循环风道贯穿封闭挡板,并且由侧连接片内部延伸到侧连接片前端,循环风道在封闭挡板及侧连接片前端均开设有循环风道开口;循环风道位于侧连接片内部部分交替上下弯折盘绕设置,通过两组循环风道连通相邻两组母线槽,使得相邻两组母线槽内部空气可以相互流通,并且通过侧连接片外侧的散热鳍进行有效散热,避免热量积聚在母线槽内部的高发热部位、影响母线槽的性能、降低母线槽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A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of bus duct connecting plu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母线槽连接堵头散热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传输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母线槽连接堵头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母线槽,是由铜、铝母线柱构成的一种封闭的金属装置,用来为分散系统各个元件分配较大功率。在户内低压的电力输送干线工程项目中已越来越多地代替了电线电缆。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日益发展,母线槽的利用率越来越高,因而提高母线槽的质量刻不容缓。目前的母线槽在工作时会不同程度的发热,当温度升高后会产生一系列的不良现象。例如,温度升高直接影响到电能的损耗、绝缘材料老化快、母线槽的使用寿命缩短、金属导体受热后应力开始松弛从而降低了机械强度、使母线槽的机械强度也有所下降、致使周围的绝缘材料设备加快老化(如与母线槽在相邻搭或转接的电线电缆或电气绝缘支撑件等),甚至容易引起火灾事故。然而现有的母线槽为了避免灰尘或者水汽进入内部,多为全封闭式或半封闭式,内部空气无法有效流动,导致热量积聚在高发热部位,无法有效降温,更加无法在相邻两段母线槽内相互流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母线槽连接堵头散热装置,避免热量积聚在母线槽内部的高发热部位、影响母线槽的性能、降低母线槽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母线槽连接堵头散热装置,包括堵头、两组连接侧板,所述连接侧板通过堵头可拆卸连接母线槽,所述连接侧板包括封闭挡板、侧连接片,所述封闭挡板上设置有导体组穿孔,所述侧连接片与封闭挡板一体成型的垂直连接封闭挡板,所述侧连接片外侧阵列设置有多组散热鳍,所述连接侧板内部设置有循环风道,所述循环风道贯穿封闭挡板,并且由侧连接片内部延伸到侧连接片前端,所述循环风道在封闭挡板及侧连接片前端均开设有循环风道开口;所述循环风道位于侧连接片内部部分呈波浪形的交替上下弯折盘绕设置,并且连接相邻两段循环风道弯折部的循环风道相互平行,所述多组散热鳍与侧连接片的连接位置分别与连接相邻两段循环风道弯折部的循环风道相对应。作为优选,所述母线槽连接堵头散热装置还包括U型连接夹片,所述U型连接夹片夹持固定在侧连接片前端,所述侧连接片前端两侧设置有与U型连接夹片相配合的连接卡槽,所述U型连接夹片内侧两两对称的设置有四组与连接卡槽相配合的锁合凸脊,所述连接卡槽与散热鳍相互平行,所述U型连接夹片中部设置有锁合螺栓通孔,所述连接片前端中部设置有锁合螺栓槽孔。作为优选,所述母线槽连接堵头散热装置还包括循环风机,所述循环风机设置在封闭挡板的循环风道开口处。作为优选,所述母线槽连接堵头散热装置还包括MCU微控制单元、多组温度传感器,所述多组温度传感器分别布设在不同母线槽内部,所述多组温度传感器分别与MCU微控制单元通信端口通信连接,所述循环风机与MCU微控制单元控制端口电性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相邻两组母线槽相互连接后,通过两组循环风道连通相邻两组母线槽,使得相邻两组母线槽内部空气可以相互流通,并且通过侧连接片外侧的散热鳍进行有效散热,避免热量积聚在母线槽内部的高发热部位、影响母线槽的性能、降低母线槽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连接侧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连接侧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A处剖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连接侧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连接侧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连接侧板的轴向剖切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U型连接夹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两组母线槽连接堵头散热装置连接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0-堵头,20-连接侧板,21-封闭挡板,22-导体组穿孔,23-侧连接片,24-散热鳍,25-连接卡槽,26-锁合螺栓槽孔,27-循环风道,28-循环风道开口,30-U型连接夹片,31-锁合凸脊,32-锁合螺栓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母线槽连接堵头散热装置,包括堵头10、两组连接侧板20,所述连接侧板20通过堵头10可拆卸连接母线槽,所述连接侧板20包括封闭挡板21、侧连接片23,所述封闭挡板21上设置有导体组穿孔22,所述侧连接片23与封闭挡板21一体成型的垂直连接封闭挡板21,所述侧连接片23外侧阵列设置有多组散热鳍24,所述连接侧板20内部设置有循环风道27,所述循环风道27贯穿封闭挡板21,并且由侧连接片23内部延伸到侧连接片23前端,所述循环风道27在封闭挡板21及侧连接片23前端均开设有循环风道开口28;相邻两组母线槽相互连接时,四组侧连接片23前端的循环风道开口28两两相互拼接连通;所述循环风道27位于侧连接片23内部部分呈波浪形的交替上下弯折盘绕设置,并且连接相邻两段循环风道27弯折部的循环风道27相互平行,所述多组散热鳍24与侧连接片23的连接位置分别与连接相邻两段循环风道27弯折部的循环风道27相对应。具体的,在相邻两组母线槽相互连接后,通过两组循环风道27连通相邻两组母线槽,使得相邻两组母线槽内部空气可以相互流通,并且通过侧连接片23外侧的散热鳍24进行有效散热,避免热量积聚在母线槽内部的高发热部位、影响母线槽的性能、降低母线槽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进一步的,所述母线槽连接堵头散热装置还包括U型连接夹片30,所述U型连接夹片30夹持固定在侧连接片23前端,所述侧连接片23前端两侧设置有与U型连接夹片30相配合的连接卡槽25,所述U型连接夹片30内侧两两对称的设置有四组与连接卡槽25相配合的锁合凸脊31,所述连接卡槽25与散热鳍24相互平行,所述U型连接夹片30中部设置有锁合螺栓通孔32,所述连接片前端中部设置有锁合螺栓槽孔26,在连接两组母线槽时,先对齐两组连接侧板20,再将U型连接夹片30由上方插入,使得锁合凸脊31嵌合在连接卡槽25内,锁合螺栓通孔32与锁合螺栓槽孔26相互对齐。摒弃现有技术中,通过在两组侧连接片23外侧使用固定连接卡片连接两组连接侧板20的方案,采用体积更小的U型连接夹片30,避免干涉到散热鳍24或者是增加散热鳍24的布设空间,同时可以保持两组侧连接片23前端的循环风道开口28相互拼接连通。进一步的,所述母线槽连接堵头散热装置还包括循环风机,所述循环风机设置在封闭挡板21的循环风道开口28处,通过循环风机带动空气在母线槽内部或者两组母线槽间流动,循环风机可通过低压导体组取电。进一步的,所述母线槽连接堵头散热装置还包括MCU微控制单元、多组温度传感器,所述多组温度传感器分别布设在不同母线槽内部,所述多组温度传感器分别与MCU微控制单元通信端口通信连接,所述循环风机内部嵌入有正反转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母线槽连接堵头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堵头(10)、两组连接侧板(20),所述连接侧板(20)通过堵头(10)可拆卸连接母线槽,所述连接侧板(20)包括封闭挡板(21)、侧连接片(23),所述封闭挡板(21)上设置有导体组穿孔(22),所述侧连接片(23)与封闭挡板(21)一体成型的垂直连接封闭挡板(21),所述侧连接片(23)外侧阵列设置有多组散热鳍(24),所述连接侧板(20)内部设置有循环风道(27),所述循环风道(27)贯穿封闭挡板(21),并且由侧连接片(23)内部延伸到侧连接片(23)前端,所述循环风道(27)在封闭挡板(21)及侧连接片(23)前端均开设有循环风道开口(28);/n所述循环风道(27)位于侧连接片(23)内部部分呈波浪形的交替上下弯折盘绕设置,并且连接相邻两段循环风道(27)弯折部的循环风道(27)相互平行,所述多组散热鳍(24)与侧连接片(23)的连接位置分别与连接相邻两段循环风道(27)弯折部的循环风道(27)相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母线槽连接堵头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堵头(10)、两组连接侧板(20),所述连接侧板(20)通过堵头(10)可拆卸连接母线槽,所述连接侧板(20)包括封闭挡板(21)、侧连接片(23),所述封闭挡板(21)上设置有导体组穿孔(22),所述侧连接片(23)与封闭挡板(21)一体成型的垂直连接封闭挡板(21),所述侧连接片(23)外侧阵列设置有多组散热鳍(24),所述连接侧板(20)内部设置有循环风道(27),所述循环风道(27)贯穿封闭挡板(21),并且由侧连接片(23)内部延伸到侧连接片(23)前端,所述循环风道(27)在封闭挡板(21)及侧连接片(23)前端均开设有循环风道开口(28);
所述循环风道(27)位于侧连接片(23)内部部分呈波浪形的交替上下弯折盘绕设置,并且连接相邻两段循环风道(27)弯折部的循环风道(27)相互平行,所述多组散热鳍(24)与侧连接片(23)的连接位置分别与连接相邻两段循环风道(27)弯折部的循环风道(27)相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立勤缪银春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华创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