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9134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0 16: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墙体结构,包括:墙体框,四周包围的中空结构;墙体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墙体框内侧面上;外围板,覆盖所述墙体框的镂空面;中空层,位于所述墙体板和所述外围板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墙体结构可变的,减少墙体的厚度,实现墙体结构功能的多样性。

wall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墙体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墙体结构。
技术介绍
墙体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在于承重、围护或分隔空间。墙体可以分为外墙体和内墙体,内墙体设置在建筑物的内部,被外墙体所包围,用以分隔建筑物的内部空间。由于内墙体设置在建筑物的内部,因此内墙体的厚度影响着建筑物内部的使用面积。另外,内墙体用于分隔不同的房间,需要有较好的隔音、保温的效果。同时,现有技术中内墙体是与其他墙体一体式形成的,形成的内墙体的厚度较厚且重量很重,占了很大的建筑物内的面积;同时,内墙体的结构是不变的,内墙体只能作为墙体使用,用途单一,不能满足现代的生活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墙体结构,大大地减少了墙体的厚度,同时实现了墙体结构功能的多样性。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墙体结构,包括:墙体框,四周包围的中空结构;墙体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墙体框内侧面上;外围板,覆盖所述墙体框的镂空面;中空层,位于所述墙体板和所述外围板之间。可选的,所述外围板可拆卸地覆盖所述墙体框的镂空面。可选的,当所述外围板的数量为一个时,所述中空层的数量为一个。可选的,当所述外围板的数量为两个时,所述中空层的数量为两个。可选的,所述外围板覆盖所述墙体框的两个镂空面。可选的,所述墙体板包括:第一固定板,位于所述中空层一侧;保温板,所述保温板与所述中空层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两侧;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位于所述保温板的两侧。可选的,还包括:若干加强筋,固定于所述墙体框的内侧面,且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可选的,所述加强筋包括若干第一加强筋和垂直于所述第一加强筋的若干第二加强筋,若干所述第一加强筋之间平行排列,若干所述第二加强筋之间平行排列。可选的,还包括:若干隔段板,固定于所述墙体框内侧面,部分所述加强筋穿过所述隔段板。可选的,所述隔段板等间距地分布在所述墙体框内侧面。可选的,还包括:若干通孔,位于所述墙体框和所述隔段板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利用所述中空层预留的空间,将所述中空层作为橱柜等形式使用,增加了建筑物内部的使用面积,减小了墙体结构的厚度;同时由于中空层的存在,使得墙体结构内的线路布置变得更加容易;另外所述中空层还能起到很好的保温、隔音的效果。进一步,利用所述外围板可拆卸地覆盖所述墙体框的镂空面,当所述外围板从所述墙体框上拆卸下来的时候,所述中空层预留的空间可以就作为橱柜等形式使用,此时整个墙体结构的厚度就大大地减少了,从而能够增大建筑物的使用空间。附图说明图1至图3是本技术墙体结构一种实施例对应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墙体结构另一种实施例对应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目前在建筑领域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墙体结构包括混凝土层,在混凝土层上形成保温板,在保温板上形成装饰板。专利技术人经过分析发现,第一这种墙体结构作为内墙体使用的时候,由于混凝土层的存在,墙体结构的厚度太大,很大程度上占用了建筑物内部的空间;第二由于这种墙体结构没有中空层,在墙体内进行布置线路的时候,存在布线困难的问题;第三这种墙体结构在二次装修的时候,存在装修困难的问题需要破坏墙体的结构,费事费力,成本较高。专利技术人通过研究发现,当所述墙体结构作为内墙使用时,所述墙体结构内可以不设置有混凝土层也能起到相同的作用,此时的墙体结构的厚度大大地减少了;同时在墙体结构内设置所述中空层,由于所述中空层预留了一定的空间使得在墙体结构内布线变得容易;另外当所述中空层预留的空间作为橱柜等形式,此时的墙体结构的厚度进一步的减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建筑物内部的使用面积;再者就是由于中空层的存在,使得墙体结构具有很好的隔音、保温效果。同时,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采用外围板地可拆卸设置,方便二次装修的时候,直接更换外围板,使得工序变得简单,省时省力。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地说明。第一实施例图1至图3是本专利技术墙体结构一种实施例对应的结构示意图。首先参考图1,提供墙体框1。所述墙体框1,为四周包围的中空结构,具有镂空面;所述镂空面包括第一镂空面101和第二镂空面102。本实施例中,所述墙体框1的材料采用木塑板;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墙体框1的材料还可采用不锈钢等材质。本实施例中,所述墙体框1的内侧面上固定有若干根加强筋5;所述加强筋5的作用是为了增加墙体结构的强度;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使用加强板。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筋5包括第一加强筋501和垂直于所述第一加强筋501的第二加强筋502,采用不同方向排布的加强筋的目的保证当墙体结构在一个方向上发生形变或者位移的时候,另一个方向上的加强筋起到制约该方向位移或者形变的作用,从而保证墙体结构的完整而不被破坏,因此能够增加墙体结构的强度。本实施例中,所述墙体框1的内侧面上还固定有若干隔段板7,所述墙体框1和所述隔段板7上还具有若干通孔6。本实施例中,所述隔段板7与所述墙体框1之间采用胶水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隔段板7与所述墙体框1之间还可采用铆接等方式连接在一起。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墙体框1内设置有若干个隔段板7的目的增强所述墙体结构的稳定性,原因在于,当所述墙体框1内没有隔段板7时,此时形成的所述墙体结构1具有一个很大的面积,那么面积越大,所述墙体结构受到的压力是越大;那么利用所述隔段板7将所述墙体结构分割成多个很小的面积,将所述墙体结构原本受到的力分散成若干个小的力,这样可以提高所述墙体结构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所述通孔6的作用是便于连接液体在墙体结构中的流动,不仅能够实现所述墙体框1内部各个部件之间的紧密连接,这种连接方式使得不同部件之间的连接不需要额外的胶水或者固定件,大大地节省了资源,降低了成本。参考图2,提供墙体结构包括:墙体框1、墙体板2、外围板3、中空层4。图2是沿着所述第一加强筋501的截面图。所述墙体板2,固定连接在所述墙体框1内侧面;所述外围板3,覆盖所述墙体框1的镂空面;所述中空层4,位于所述外围板3和所述墙体板2之间。本实施例中,所述墙体结构用于内墙体。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围板3与所述墙体框1之间采用铆接;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胶水连接等。本实施例中,所述墙体板2与所述墙体框1之间采用混凝土连接;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铆接等。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围板3可拆卸地覆盖所述墙体框1的镂空面。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围板3可以作为外装饰板使用,采用两个包括第一外围板301和第二外围板302,所述第一外围板301、所述墙体板2以及所述第二外围板302之间呈平行排列的关系;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外围板3的数量还可以为1个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墙体框,四周包围的中空结构;/n墙体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墙体框的内侧面上;/n外围板,覆盖所述墙体框的镂空面;/n中空层,位于所述墙体板和所述外围板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墙体框,四周包围的中空结构;
墙体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墙体框的内侧面上;
外围板,覆盖所述墙体框的镂空面;
中空层,位于所述墙体板和所述外围板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板可拆卸地覆盖所述墙体框的镂空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外围板的数量为一个时,所述中空层的数量为一个。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外围板的数量为两个时,所述中空层的数量为两个。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板覆盖所述墙体框的两个镂空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板包括:
第一固定板,位于所述中空层一侧;
保温板,所述保温板与所述中空层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艮杰吴成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息数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