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设备操作平台用地沟格栅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9129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0 16: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格栅板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耐磨设备操作平台用地沟格栅板,包括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栏,所述操作平台的正面左侧固定安装有扶梯。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操作平台内开设由的格栅板滑槽以及格栅板滑槽底部连接的滑轮槽,滑轮槽内转动连接有滑轮滑块,格栅板外框通过器底部的承接滑条与滑轮滑块对接,滑动进格栅板滑槽的内部,然后通过格栅板外框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的卡接块与卡接槽,使相对的两个格栅板外框进行卡接,且格栅板滑槽的左侧连接有卡接槽,与格栅板外框内的卡接块进行卡接,从而使格栅板外框可滑动进入操作平台,最后通过关闭遮挡门完成安装,使装置达到拆装便利的效果。

A kind of trench grid plate for wear-resistant equipment operation platfo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磨设备操作平台用地沟格栅板
本技术涉及格栅板领域,具体为一种耐磨设备操作平台用地沟格栅板。
技术介绍
格栅板是用扁钢或环保塑胶材料按照一定的间距和横杆进行交叉排列,并且焊接或一体成型成中间带有方形格子的一种组合制品,由于格栅板具有强度高、结构轻、外形美观、通风、采光、散热、防爆等优点,因此,格棚板在石油化工、电厂、水厂、污水处理厂、市政工程、环卫工程等领域都得到广泛的应。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地沟格栅板主要针对功能性进行发展,其具有具有通风,采光,散热,防暴等优势,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地沟格栅板的装配拆卸相对不便,且相对透风,可能使得通过格栅板落下的颗粒物通过格栅板重新刮起,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耐磨设备操作平台用地沟格栅板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耐磨设备操作平台用地沟格栅板,具备拆装便利且可阻挡颗粒物回流等优点,解决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地沟格栅板的装配拆卸相对不便,且相对透风,可能使得通过格栅板落下的颗粒物通过格栅板重新刮起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拆装便利且可阻挡颗粒物回流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磨设备操作平台用地沟格栅板,包括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栏,所述操作平台的正面左侧固定安装有扶梯,所述操作平台的顶部分别开设有格栅板滑槽与滑轮槽,两个所述滑轮槽位于格栅板滑槽底部的前后两侧,所述格栅板滑槽的上下两侧延伸至操作平台的顶部与底部,所述滑轮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滑轮滑块,所述格栅板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格栅板外框,所述格栅板外框底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承接滑条,所述承接滑条底部位于滑轮滑块的正上方且与滑轮滑块活动连接,所述格栅板外框的底部与格栅板滑槽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格栅板外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卡接块,所述操作平台的内侧与格栅板外框的右侧壁均开设有卡接槽,所述操作平台的内侧开设的卡接槽位于格栅板滑槽的左侧,且所述卡接块卡接于卡接槽的内侧,且所述格栅板滑槽的右侧延伸至操作平台的右侧壁,所述格栅板外框的内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支撑条和第二挡板,所述支撑条位于第一挡板的正下方,且所述支撑条与第一挡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挡板位于支撑条的正下方,且所述第二挡板与支撑条固定连接,所述格栅板滑槽的右侧侧面铰接有遮挡门。优选的,所述格栅板滑槽的侧视横截面的底部呈向内倾斜状,所述格栅板滑槽的前后壁距离大于格栅板外框的前后两侧距离,且所述格栅板滑槽的前后壁与相对的格栅板外框的前后壁相距一到三厘米。优选的,所述滑轮滑块的顶部与底部的横截面均呈等腰梯形,且所述承接滑条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且所述滑轮滑块的底部与承接滑条相贴合。优选的,所述滑轮槽底部与滑轮滑块的底部转动连接,且所述承接滑条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滑轮滑块。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板呈由左向右倾斜状,且若干个所述第一挡板相对平行且等距排列。优选的,所述第二挡板呈由右向左倾斜状,且若干个所述第二挡板相对平均且等距排列。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板的俯视截面与支撑条呈十字交叉状,且所述第二挡板与支撑条呈十字交叉状。(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耐磨设备操作平台用地沟格栅板,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耐磨设备操作平台用地沟格栅板,通过操作平台内开设由的格栅板滑槽以及格栅板滑槽底部连接的滑轮槽,滑轮槽内转动连接有滑轮滑块,格栅板外框通过器底部的承接滑条与滑轮滑块对接,滑动进格栅板滑槽的内部,然后通过格栅板外框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的卡接块与卡接槽,使相对的两个格栅板外框进行卡接,且格栅板滑槽的左侧连接有卡接槽,与格栅板外框内的卡接块进行卡接,从而使格栅板外框可滑动进入操作平台,最后通过关闭遮挡门完成安装,使装置达到拆装便利的效果。2、该耐磨设备操作平台用地沟格栅板,通过设置在格栅板外框内侧顶部固定连接的第一挡板,以及第二挡板,且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倾斜角相对称,且相对的第一挡板的底部位于与第二挡板底部的正上方,从而使得由格栅板外框顶部掉落入的颗粒物由第二挡板进行第一次遮挡,然后由第一挡板进行第二次遮挡,从而使装置达到阻挡颗粒物回流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图1结构A部示意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图1结构B部示意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结构第一挡板与支撑条连接结构示意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卡接块与卡接槽连接结构示意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滑轮滑块与承接滑条连接结构剖视截面图;图7为本技术格栅板滑槽与遮挡门连接结构示意侧视图。图中标号说明:1、操作平台;2、防护栏;3、扶梯;4、格栅板滑槽;5、滑轮槽;6、滑轮滑块;7、格栅板外框;8、承接滑条;9、卡接块;10、卡接槽;11、第一挡板;12、支撑条;13、第二挡板;14、遮挡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7,一种耐磨设备操作平台用地沟格栅板,包括操作平台1,操作平台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栏2,操作平台1的正面左侧固定安装有扶梯3,操作平台1的顶部分别开设有格栅板滑槽4与滑轮槽5,两个滑轮槽5位于格栅板滑槽4底部的前后两侧,格栅板滑槽4的上下两侧延伸至操作平台1的顶部与底部,滑轮槽5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滑轮滑块6,格栅板滑槽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格栅板外框7,格栅板外框7底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承接滑条8,承接滑条8底部位于滑轮滑块6的正上方且与滑轮滑块6活动连接,格栅板外框7的底部与格栅板滑槽4的底部滑动连接,格栅板外框7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卡接块9,操作平台1的内侧与格栅板外框7的右侧壁均开设有卡接槽10,操作平台1的内侧开设的卡接槽10位于格栅板滑槽4的左侧,且卡接块9卡接于卡接槽10的内侧,且格栅板滑槽4的右侧延伸至操作平台1的右侧壁,通过操作平台1内开设由的格栅板滑槽4以及格栅板滑槽4底部连接的滑轮槽5,滑轮槽5内转动连接有滑轮滑块6,格栅板外框7通过器底部的承接滑条8与滑轮滑块6对接,滑动进格栅板滑槽4的内部,然后通过格栅板外框7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的卡接块9与卡接槽10,使相对的两个格栅板外框7进行卡接,且格栅板滑槽4的左侧连接有卡接槽10,与格栅板外框7内的卡接块9进行卡接,从而使格栅板外框7可滑动进入操作平台1,最后通过关闭遮挡门14完成安装,使装置达到拆装便利的效果,格栅板外框7的内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11、支撑条12和第二挡板13,支撑条12位于第一挡板11的正下方,且支撑条12与第一挡板11固定连接,第二挡板13位于支撑条12的正下方,且第二挡板13与支撑条12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在格栅板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磨设备操作平台用地沟格栅板,包括操作平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平台(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栏(2),所述操作平台(1)的正面左侧固定安装有扶梯(3),所述操作平台(1)的顶部分别开设有格栅板滑槽(4)与滑轮槽(5),两个所述滑轮槽(5)位于格栅板滑槽(4)底部的前后两侧,所述格栅板滑槽(4)的上下两侧延伸至操作平台(1)的顶部与底部,所述滑轮槽(5)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滑轮滑块(6),所述格栅板滑槽(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格栅板外框(7),所述格栅板外框(7)底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承接滑条(8),所述承接滑条(8)底部位于滑轮滑块(6)的正上方且与滑轮滑块(6)活动连接,所述格栅板外框(7)的底部与格栅板滑槽(4)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格栅板外框(7)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卡接块(9),所述操作平台(1)的内侧与格栅板外框(7)的右侧壁均开设有卡接槽(10),所述操作平台(1)的内侧开设的卡接槽(10)位于格栅板滑槽(4)的左侧,且所述卡接块(9)卡接于卡接槽(10)的内侧,且所述格栅板滑槽(4)的右侧延伸至操作平台(1)的右侧壁,所述格栅板外框(7)的内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11)、支撑条(12)和第二挡板(13),所述支撑条(12)位于第一挡板(11)的正下方,且所述支撑条(12)与第一挡板(1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挡板(13)位于支撑条(12)的正下方,且所述第二挡板(13)与支撑条(12)固定连接,所述格栅板滑槽(4)的右侧侧面铰接有遮挡门(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设备操作平台用地沟格栅板,包括操作平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平台(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栏(2),所述操作平台(1)的正面左侧固定安装有扶梯(3),所述操作平台(1)的顶部分别开设有格栅板滑槽(4)与滑轮槽(5),两个所述滑轮槽(5)位于格栅板滑槽(4)底部的前后两侧,所述格栅板滑槽(4)的上下两侧延伸至操作平台(1)的顶部与底部,所述滑轮槽(5)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滑轮滑块(6),所述格栅板滑槽(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格栅板外框(7),所述格栅板外框(7)底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承接滑条(8),所述承接滑条(8)底部位于滑轮滑块(6)的正上方且与滑轮滑块(6)活动连接,所述格栅板外框(7)的底部与格栅板滑槽(4)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格栅板外框(7)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卡接块(9),所述操作平台(1)的内侧与格栅板外框(7)的右侧壁均开设有卡接槽(10),所述操作平台(1)的内侧开设的卡接槽(10)位于格栅板滑槽(4)的左侧,且所述卡接块(9)卡接于卡接槽(10)的内侧,且所述格栅板滑槽(4)的右侧延伸至操作平台(1)的右侧壁,所述格栅板外框(7)的内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11)、支撑条(12)和第二挡板(13),所述支撑条(12)位于第一挡板(11)的正下方,且所述支撑条(12)与第一挡板(1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挡板(13)位于支撑条(12)的正下方,且所述第二挡板(13)与支撑条(12)固定连接,所述格栅板滑槽(4)的右侧侧面铰接有遮挡门(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宪洲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扬天飞龙金属结构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