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轿厢温度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9057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0 15: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轿厢温度控制装置,包括轿厢、与轿厢的壁板接触的液体管道,还包括半导体制冷片,半导体制冷片包括用于制冷或制热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连接有两端开口的第一导热腔体,第一导热腔体连接液体管道形成第一循环回路。此电梯轿厢温度控制装置,第一导热腔体和液体管道内通入液体,半导体制冷片通电,其两端分别吸收热量和放出热量,半导体制冷片的第一端与第一导热腔体连接,使第一导热腔体升温或降温,从而加热或冷却内部循环流动的液体,液体管道与轿厢的壁板接触,使壁板升温或降温,实现轿厢内温度的控制,采用半导体制冷片和液体管道的形式控制轿厢温度,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维护,此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电梯领域。

An elevator car temperature control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轿厢温度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梯轿厢温度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梯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尤其在现代城市中,具有智能功能的电梯被广泛地用于各种智能社区、智能办公建筑以及酒店、景区等智能化建筑中。在现有的电梯中,当发生火灾时,乘客需启动报警按键或打电话才能报警,轿厢内一般也未设置灭火装置,被困电梯乘客只能等待救援,不利于争取救援时间。此外,现用电梯轿厢采用的送风系统一般采用普通风扇、横流风机,以及普通空调。普通风扇、横流风机有利于电梯轿厢内的空气流通,但无法控制电梯轿厢温湿度等效果,在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会使乘坐电梯变得极不舒适。电梯轿厢安装普通空调,能够控制电梯轿厢内温度的升降,但受限于电梯较小的空间,使空调的安装、维护相当困难,并且由于电梯井道灰尘较多,空调散热片容易阻塞,影响空调的制冷制热效果。因此,电梯安装普通空调难以普及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便于安装和维护的电梯轿厢温度控制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梯轿厢温度控制装置,包括轿厢、与轿厢的壁板接触的若干液体管道,还包括半导体制冷片,半导体制冷片包括用于制冷或制热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连接有两端开口的第一导热腔体,第一导热腔体连接液体管道形成第一循环回路。优选地,轿厢内设有检测温度的温度检测器。优选地,半导体制冷片的第二端连接有两端开口的第二导热腔体,第二导热腔体通过管道连接有散热器并形成第二循环回路。优选地,第一端为冷端,第二端为热端,第二导热腔体连接液体管道形成第三循环回路,第一导热腔体连接散热器形成第四循环回路。优选地,还设有若干控制第一循环回路、第二循环回路、第三循环回路和第四循环回路通断的电磁阀,电磁阀采用三位两通电磁阀,包括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优选地,液体管道呈扁平状,液体管道镶嵌于轿厢的壁板中。优选地,轿厢的壁板内还镶嵌有保温材料。优选地,保温材料为发泡材料。优选地,轿厢内安装有烟雾检测器和消防水淋喷头,消防水淋喷头连接有消防水管,液体管道连接有中转箱,消防水管连接中转箱。优选地,还包括横流风机,横流风机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均与轿厢内部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此电梯轿厢温度控制装置,第一导热腔体和液体管道内通入液体,半导体制冷片通电,其两端分别吸收热量和放出热量,半导体制冷片的第一端与第一导热腔体连接,使第一导热腔体升温或降温,从而加热或冷却内部循环流动的液体,液体管道与轿厢的壁板接触,使壁板升温或降温,实现轿厢内温度的控制,采用半导体制冷片和液体管道的形式控制轿厢温度,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维护。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液体管道的布置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第一循环回路和第二循环回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使轿厢降温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使轿厢升温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轿厢的壁板的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横流风机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6,本技术为一种电梯轿厢温度控制装置,包括轿厢、与轿厢的壁板10接触的以及环绕轿厢的壁板10设置的若干液体管道20,还包括半导体制冷片30,半导体制冷片30包括用于制冷或制热的第一端31和第二端32,第一端31连接有两端开口的第一导热腔体40,第一导热腔体40连接液体管道20形成第一循环回路,如图2所示。轿厢由若干壁板10围成,半导体制冷片30可安装于轿厢顶部或壁板10的外壁面。液体管道可多道弯折固定于壁板上,以增大与壁板的接触面积。半导体制冷片30是由半导体所组成的一种冷却装置,利用半导体材料的珀耳帖效应,当直流电通过两种不同半导体材料串联成的电偶时,电偶的两端分别吸收热量和放出热量,从而实现制冷的目的,其特点是无运动部件,可靠性较高。此电梯轿厢温度控制装置,第一导热腔体40和液体管道20内通入液体,对半导体制冷片30通电,其两端分别吸收热量和放出热量,半导体制冷片30的第一端31与第一导热腔体40连接,使第一导热腔体40降温或升温,从而冷却或加热内部循环流动的液体,液体管道20与轿厢的壁板10接触,使壁板10降温或升温,实现轿厢内温度的控制,采用半导体制冷片30和液体管道20的形式控制轿厢温度,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维护。对半导体制冷片30通电,若第一端31吸收热量,则第二端32放出热量,改变电流流向或正反接电极,可使第二端32吸收热量,第一端31放出热量。半导体制冷片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设置,可采用多个并列安装的结构形式。作为优选,轿厢内设有检测温度的温度检测器。温度检测器检测轿厢内温度,半导体制冷片30根据检测的温度高低控制轿厢内的温度。作为优选,半导体制冷片30的第二端32连接有两端开口的第二导热腔体50,第二导热腔体50通过管道连接有散热器60并形成第二循环回路,如图2所示。管道内通入液体,第二端32连接散热器60,当第二端32为热端即放出热量时,通过主动散热的方式降低热端的温度,冷端即第一端31的温度也会相应的下降,从而达到更低的温度。散热器60可采用翅片式结构,翅片可增大散热面积,通过自然冷却或风冷降温。第一导热腔体40和第二导热腔体50采用导热性能较好的材料制作,如铁、铝、铜等金属,用于传递半导体制冷片30的热量。作为优选,控制电流流向,半导体制冷片30的第一端31为冷端,吸收热量,第二端32为热端,放出热量,第二导热腔体50连接液体管道20形成第三循环回路,第一导热腔体40连接散热器60形成第四循环回路,如图3和图4所示。当轿厢内需要降温时,第一循环回路和第二循环回路导通,冷端使轿厢降温,热端通过散热器60散热,如图3所示;当轿厢内需要升温时,第三循环回路和第四循环回路导通,改变液体的流向,热端连接的第二导热腔体50与壁板10上的液体管道20连接,使轿厢升温,冷端则通过散热器60吸收热量,如图4所示,以此实现电梯轿厢内降温和升温控制的切换,而无需改变电流流向,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制冷和制热相互转换时的能耗,提高降温和升温的效率。具体地,还设有若干电磁阀,通过电磁阀控制第一循环回路、第二循环回路、第三循环回路和第四循环回路通断,电磁阀采用三位两通电磁阀,包括第一电磁阀71、第二电磁阀72、第三电磁阀73和第四电磁阀74。如图3所示,当轿厢内需要降温时,第三电磁阀73的F位和第四电磁阀74的H位导通,冷端使轿厢降温,以及第一电磁阀71的A位和第二电磁阀72的C位导通,热端散热;如图4所示,当轿厢内需要升温时,第三电磁阀73的E位和第四电磁阀74的G位导通,热端使轿厢升温,以及第一电磁阀71的B位和第二电磁阀72的D位导通,冷端通过散热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轿厢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轿厢、与轿厢的壁板接触的若干液体管道,还包括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包括用于制冷或制热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连接有两端开口的第一导热腔体,所述第一导热腔体连接所述液体管道形成第一循环回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轿厢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轿厢、与轿厢的壁板接触的若干液体管道,还包括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包括用于制冷或制热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连接有两端开口的第一导热腔体,所述第一导热腔体连接所述液体管道形成第一循环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内设有检测温度的温度检测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第二端连接有两端开口的第二导热腔体,所述第二导热腔体通过管道连接有散热器并形成第二循环回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轿厢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为冷端,所述第二端为热端,所述第二导热腔体连接所述液体管道形成第三循环回路,所述第一导热腔体连接散热器形成第四循环回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轿厢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有若干控制第一循环回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娜谭峥嵘周德颀刘漫丹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广日电梯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