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钢制产品上下合模翻转的模具翻身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8959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0 15: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钢制产品上下合模翻转的模具翻身轮,模具翻身轮具有L型开口,且其外周设有分别位于两侧的第一锥型齿轮部和第二锥齿轮部,以及位于中间的减重凹槽,其中,第一锥型齿轮部的锥型齿轮或第二锥型齿轮部的锥型齿轮与驱动齿轮上的锥齿轮啮合传动连接;模具翻身轮内周套设安装轴,安装轴通过位于其两端的轴承座安装在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上,驱动齿轮安装在第一安装板或第二安装板上,且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可以确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工作时的高扭矩稳定传动功能,同时方便加工制造,还可以有效降低模具翻转轮的重量,显著降低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制造成本。

A turning wheel for steel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钢制产品上下合模翻转的模具翻身轮
本技术属于钢制产品生产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用于钢制产品上下合模翻转的模具翻身轮。
技术介绍
钢制产品被大量应用在基建工程以及工业产品制造行业中,而钢制产品的上下合模是实现对钢制材料成型加工的核心生产设备。在现代制造业管理中,通常会对钢制产品上下合模定期维护保养,同时当钢制产品上下合模损坏时,需要对其进行维修。然而现有常规的工具仅能实现对该上下模的整体位移,缺乏可以实现翻转分离上下模的设备。而由于钢制产品上下合模重量重,保养维护操作人员在对上下合模进行分离翻转时面临严峻的人身安全问题。因此,基于以上问题,申请人迫切寻求技术方案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钢制产品上下合模翻转的模具翻身轮,可以确保本技术在工作时的高扭矩稳定传动功能,同时方便加工制造,还可以有效降低模具翻转轮的重量,显著降低了本技术的制造成本。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钢制产品上下合模翻转的模具翻身轮,所述模具翻身轮具有L型开口,且其外周设有分别位于两侧的第一锥型齿轮部和第二锥齿轮部,以及位于中间的减重凹槽,其中,所述第一锥型齿轮部的锥型齿轮或所述第二锥型齿轮部的锥型齿轮与驱动齿轮上的锥齿轮啮合传动连接;所述模具翻身轮内周套设安装轴,所述安装轴通过位于其两端的轴承座安装在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上,所述驱动齿轮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板或第二安装板上,且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L型开口设有相互垂直相交的第一开口面和第二开口面,所述第一开口面和第二开口面上分别设有用于固定所述钢制产品下模的若干螺钉孔;且所述第一开口面和第二开口面上分别设有若干定位销,用于钢制产品上下合模的快速安装限位;所述螺钉孔和所述定位销均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开口面和第二开口面的两侧,所述螺钉孔和所述定位销呈错位状排列。本技术通过特别设计一种专用于钢制产品上下合模的翻转安全装置,具体采用具有L型开口的模具翻转轮,在使用时,将钢制产品上下合模的下模固定安装在L型开口的的第一开口面上,通过开启电机用于驱动齿轮的转动,模具翻转轮收到齿轮啮合传动力而进行90°翻转,此时下模仍然固定位于第一开口面上,而上模被翻转放置在第二开口面上,进而可以快速实现对钢制产品上下合模的90°位移翻转分离,整个过程安全快速,有效避免了采用人工操作而面临严峻的人身安全问题;本技术进一步优选地提出了针对模具翻转轮的稳固安装结构,具体采用了锥型齿轮啮合,该锥型齿轮啮合可以确保在驱动翻转时,其啮合的齿轮数量为多个,避免了若采用直齿轮在其驱动翻转时其啮合的齿轮数量仅为1个,进而可以确保本技术在工作时的高扭矩稳定传动功能,进一步确保本技术的安全,而且本技术考虑到用于放置钢制产品上下合模的模具翻转轮尺寸较大,当在其外周部全部设置锥齿轮时,这要求与其啮合的驱动齿轮也具有较大的齿轮尺寸,这对于实际齿轮加工的要求很高,制造成本昂贵,因此本技术同时提出采用外周设有分别位于两侧的第一锥型齿轮部和第二锥齿轮部,位于中间的减重凹槽的模具翻转轮结构,这不仅利于齿轮结构件的加工,而且还可以有效降低模具翻转轮的重量,显著降低了本技术的制造成本。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下钢制产品上下合模的翻转安全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将图1旋转一定角度后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图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图1中模具翻转轮120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钢制产品上下合模翻转的模具翻身轮,模具翻身轮具有L型开口,且其外周设有分别位于两侧的第一锥型齿轮部和第二锥齿轮部,以及位于中间的减重凹槽,其中,第一锥型齿轮部的锥型齿轮或第二锥型齿轮部的锥型齿轮与驱动齿轮上的锥齿轮啮合传动连接;模具翻身轮内周套设安装轴,安装轴通过位于其两端的轴承座安装在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上,驱动齿轮安装在第一安装板或第二安装板上,且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本实施例进一步优选地提出了针对模具翻转轮的稳固安装结构,具体采用了锥型齿轮啮合,该锥型齿轮啮合可以确保在驱动翻转时,其啮合的齿轮数量为多个,避免了若采用直齿轮在其驱动翻转时其啮合的齿轮数量仅为1个,进而可以确保本实施例在工作时的高扭矩稳定传动功能,进一步确保本实施例的安全,而且本实施例考虑到用于放置钢制产品上下合模的模具翻转轮尺寸较大,当在其外周部全部设置锥齿轮时,这要求与其啮合的驱动齿轮也具有较大的齿轮尺寸,这对于实际齿轮加工的要求很高,制造成本昂贵,因此本实施例同时提出采用外周设有分别位于两侧的第一锥型齿轮部和第二锥齿轮部,位于中间的减重凹槽的模具翻转轮结构,这不仅利于齿轮结构件的加工,而且还可以有效降低模具翻转轮的重量,显著降低了本实施例的制造成本。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见图1、图2、图3所示的一种钢制产品上下合模的翻转安全装置100,包括具有用于放置定位钢制产品上下合模(图未示出)的L型开口110的模具翻转轮120,模具翻转轮120外周设有与电机140连接的驱动齿轮130啮合传动的外齿轮121,且模具翻转轮120、驱动齿轮130和电机140分别安装在安装防护板150上,模具翻转轮120通过驱动齿轮130的转动进行90°翻转实现上下合模的分离及翻转;L型开口110设有相互垂直相交的第一开口面111和第二开口面112,第一开口面111和第二开口面112上分别设有用于固定钢制产品下模的若干螺钉孔113;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开口面111和第二开口面112上分别设有若干定位销114,用于钢制产品上下合模的快速安装限位;螺钉孔113和定位销114均分别位于第一开口面111和第二开口面112的两侧,螺钉孔113和定位销114呈错位状排列;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请进一步参见图4所示的模具翻转轮120,模具翻转轮120具有L型开口110,且其外周设有分别位于两侧的第一锥型齿轮121a部和第二锥齿轮部121c,以及位于中间的减重凹槽121b,其中,第一锥型齿轮部121a的锥型齿轮与驱动齿轮130上的锥齿轮啮合传动连接;模具翻转轮120内周套设安装轴160,安装轴160通过位于其两端的轴承座170安装在第一安装板151和第二安装板152上,驱动齿轮130安装在第一安装板1上,且与电机140的输出轴141固定连接;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第二锥型齿轮部121c的锥型齿轮与驱动齿轮130上的锥齿轮啮合传动连接,这些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申请记载内容可做出的常规技术选择,本实施例对其不做具体限制。对于本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钢制产品上下合模翻转的模具翻身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翻身轮具有L型开口,且其外周设有分别位于两侧的第一锥型齿轮部和第二锥型齿轮部,以及位于中间的减重凹槽,其中,所述第一锥型齿轮部的锥型齿轮或所述第二锥型齿轮部的锥型齿轮与驱动齿轮上的锥齿轮啮合传动连接;所述模具翻身轮内周套设安装轴,所述安装轴通过位于其两端的轴承座安装在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上,所述驱动齿轮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板或第二安装板上,且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钢制产品上下合模翻转的模具翻身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翻身轮具有L型开口,且其外周设有分别位于两侧的第一锥型齿轮部和第二锥型齿轮部,以及位于中间的减重凹槽,其中,所述第一锥型齿轮部的锥型齿轮或所述第二锥型齿轮部的锥型齿轮与驱动齿轮上的锥齿轮啮合传动连接;所述模具翻身轮内周套设安装轴,所述安装轴通过位于其两端的轴承座安装在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上,所述驱动齿轮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板或第二安装板上,且与电机的输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彪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钢宝轧辊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