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换型挤压涂布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8854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0 1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换型挤压涂布机构。该涂布机构包括第一背辊(1)和第二背辊(2),用于支撑基材进行涂布;所述第一背辊(1)和所述第二背辊(2)可进行同步旋转运动;所述第一背辊(1)和所述第二背辊(2)的外侧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涂布模头(3)和第二涂布模头(4),分别用于对所述第一背辊(1)和第二背辊(2)上的基材进行涂布作业;所述第一涂布模头(3)可独立自由移动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背辊(1);所述第二涂布模头(4)可独立自由移动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背辊(2)。该挤压涂布机构可实现涂布类型的高效率、快速换型,并可实现在基材上底涂和二次涂布的同时进行,有效节省换型时长以及涂布时长,提高生产效率。

A fast changing extrusion coat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换型挤压涂布机构
本技术涉及基材涂布
,具体涉及一种可快速换型的挤压涂布机构。
技术介绍
在锂电池的生产过程中,制备电极极片时,首先需要将极片浆料均匀涂布在极片基材上,在对极片基材进行裁切,从而制备得到电极极片。对极片基材涂布极片浆料,通常采用模头背辊挤压涂布。然而,现有的模头背辊挤压涂布均为单模头背辊式挤压涂布装置。基于该单模头背辊式挤压涂布装置的涂布模式,由于在涂布时一次只能安装一种规格尺寸的垫片或模头,使得该挤压涂布装置只能实现单一规格尺寸型号的涂布。由此,当采用该单模头背辊式挤压涂布装置的涂布过程需要更换涂布类型时,需要将涂布垫片或模头拆卸出来,然后换上所需型号的垫片或模头,并组装上之后才能进行不同型号的生产。如此,整个过程耗时较长,生产效率低下,不利于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提供了一种快速换型挤压涂布机构。该挤压涂布机构可实现涂布类型的快速换型,换型效率高,并可实现底涂和二次涂布的同时进行,从而有效节省换型时长以及涂布时长,提高生产效率。本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快速换型挤压涂布机构,包括第一背辊和第二背辊,用于支撑基材进行涂布;所述基材先经过所述第一背辊过辊后,再经过所述第二背辊;所述第一背辊和所述第二背辊可进行同步旋转运动;所述第一背辊和所述第二背辊的外侧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涂布模头和第二涂布模头,分别用于对所述第一背辊和所述第二背辊上的基材进行涂布作业;所述第一涂布模头可独立自由移动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背辊;所述第二涂布模头可独立自由移动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背辊。优选的,所述第一背辊的进料端设置有压辊,用于将所述第一背辊上的基材压在第一背辊上。优选的,所述第一背辊与所述第二背辊通过同步带连接,以实现所述第一背辊与所述第二背辊同步旋转运动。优选的,所述第一涂布模头滑动设置在第一基座上,并由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在所述第一基座上滑行移动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背辊;所述第二涂布模头滑动设置在第二基座上,并由第二驱动机构驱动在所述第二基座上滑行移动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背辊。优选的,所述第一涂布模头和所述第二涂布模头相对位于所述基材的同一涂布侧。优选的,所述第一涂布模头和所述第二涂布模头相对位于所述基材的不同涂布侧。优选的,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快速换型挤压涂布机构还包括储料槽;所述储料槽的出口通过三通接头及管道分别与所述第一涂布模头的入料口和所述第二涂布模头的入料口连通。更优选的,所述三通接头连通所述第一涂布模头的入料口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一开闭阀;所述三通接头连通所述第二涂布模头的入料口的管道上均设置有第二开闭阀。优选的,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快速换型挤压涂布机构还包括底涂浆料容器和第二次涂布浆料容器;所述第一涂布模头的入料口与所述底涂浆料容器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二涂布模头的入料口与所述第二次涂布浆料容器的出口连通。更优选的,所述第一涂布模头的入料口连通所述底涂浆料容器的出口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三开闭阀;所述第二涂布模头的入料口连通所述第二次涂布浆料容器的出口的管道上设置有第四开闭阀。通过第一涂布模头和第二涂布模头分别与底涂浆料容器和第二次涂布浆料容器连通,所述第一涂布模头可首先对所述基材进行第一次涂布(简称底涂),所述第二涂布模头可对所述基材的表面上的底涂进行第二次涂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挤压涂布机构通过设置由相互独立运动的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分别进行独立驱动的第一涂布模头和第二涂布模头,从而使第一涂布模头和第二涂布模头可对第一背辊上过辊的基材和第二背辊上过辊的基材分别进行独立的挤压涂布作业,可实现涂布类型的快速换型,换型效率高,并可实现底涂和二次涂布的同时进行,有效节省换型时长以及涂布时长,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具体实施例中本技术的一种快速换型挤压涂布机构工作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具体实施例中本技术的快速换型挤压涂布机构中的涂布模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具体实施例中本技术的另一种快速换型挤压涂布机构工作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注:1-第一背辊,2-第二背辊,3-第一涂布模头,31-涂布模头上唇,310-斜槽,311-调节孔,312-调节螺栓,32-涂布模头下唇,320-涂布模头入料口,33-缝隙,34-涂布嘴,4-第二涂布模头,5-压辊,6-同步带,7-储料槽,801-第一开闭阀,802-第二开闭阀,9-底涂浆料容器,10-第二涂布浆料容器,1101-第三开闭阀,1102-第四开闭阀,12-基材。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及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仅用于区分描述,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更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实施例1参见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一种快速换型挤压涂布机构。该挤压涂布机构包括第一背辊1和第二背辊2,第一背辊1和第二背辊2均用于基材12的涂布过辊。其中,所述基材12的涂布过辊先经过所述第一背辊1过辊后,再经过所述第二背辊2过辊,过辊的基材12处于两个背辊的外公切线位置并且外包在两个背辊的外表面上。并且,所述第一背辊1和所述第二背辊2可进行同步旋转运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背辊1与所述第二背辊2通过同步带6连接,通过同步带6实现第一背辊1与第二背辊2的线速度同步,以实现所述第一背辊1与所述第二背辊2同步旋转运动。在所述第一背辊1和所述第二背辊2的外侧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涂布模头3和第二涂布模头4,第一涂布模头3和第二涂布模头4分别用于对所述第一背辊1和所述第二背辊2上过辊的基材进行涂布作业。本实施例中,采用的第一涂布模头3和第二涂布模头4均为挤压式涂布模头,结构示意图均参见图2所示,第一涂布模头3和第二涂布模头4均包括上唇31和下唇32,上唇31和下唇32相互上下对称分布且中间具有缝隙33,下唇32上开设有入料口320,且入料口320与缝隙33连通,缝隙33远离入料口320的一端出口为涂布嘴34。在上唇31的靠近涂布嘴34的一侧上开设有斜槽310,斜槽310将上唇31分为上、下两部分,且上唇31上、垂直于斜槽310设有调节孔311,调节孔311内设置有调节螺栓312,通过调节调节螺栓312的松紧,可调节上唇31的下部分与下唇32之间的缝隙33的间距。其中,所述第一涂布模头3可独立自由移动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背辊1;并且,所述第二涂布模头4可独立自由移动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换型挤压涂布机构,其特征在于,/n包括第一背辊(1)和第二背辊(2),用于支撑基材进行涂布;所述基材先经过所述第一背辊(1)后,再经过所述第二背辊(2);所述第一背辊(1)和所述第二背辊(2)可进行同步旋转运动;/n所述第一背辊(1)和所述第二背辊(2)的外侧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涂布模头(3)和第二涂布模头(4),分别用于对所述第一背辊(1)和所述第二背辊(2)上的基材进行涂布作业;/n所述第一涂布模头(3)可独立自由移动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背辊(1);所述第二涂布模头(4)可独立自由移动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背辊(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换型挤压涂布机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第一背辊(1)和第二背辊(2),用于支撑基材进行涂布;所述基材先经过所述第一背辊(1)后,再经过所述第二背辊(2);所述第一背辊(1)和所述第二背辊(2)可进行同步旋转运动;
所述第一背辊(1)和所述第二背辊(2)的外侧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涂布模头(3)和第二涂布模头(4),分别用于对所述第一背辊(1)和所述第二背辊(2)上的基材进行涂布作业;
所述第一涂布模头(3)可独立自由移动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背辊(1);所述第二涂布模头(4)可独立自由移动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背辊(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换型挤压涂布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背辊(1)的进料端设置有压辊(5),用于将所述第一背辊(1)上的基材压在第一背辊(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换型挤压涂布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背辊(1)与所述第二背辊(2)通过同步带(6)连接,以实现所述第一背辊(1)与所述第二背辊(2)同步旋转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换型挤压涂布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涂布模头(3)滑动设置在第一基座上,并由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在所述第一基座上滑行移动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背辊(1);所述第二涂布模头(4)滑动设置在第二基座上,并由第二驱动机构驱动在所述第二基座上滑行移动靠近或远离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四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赢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