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工茶燃气自控温式炒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8711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0 1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制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手工茶燃气自控温式炒茶机,包括炒茶机架、整机底座、支撑柱、炉具支撑座、隔热板、炉具、烟管、炒茶锅、配电箱、储气罐、第一输气管、第二输气管、探头及探头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不仅节约了人工成本,而且设置有隔热层及隔热板,提高了耐热性及使用寿命,采用电磁阀、控制器及温控器,可实现自动控温,电炉丝升降温快,操作难度低,提高了工作效率。

A kind of manual tea gas automatic temperature type tea fry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工茶燃气自控温式炒茶机
本技术涉及制茶设备
,具体是一种手工茶燃气自控温式炒茶机。
技术介绍
随着炒茶设备的不断更新,现有的手工茶炒茶设备大致分为:手工茶叶加工设备,包括整体外壳、电炉丝炉盘、隔热棉、电炉丝、漏电保护开关及炒锅;该设备虽然节约人工成本,但是电炉丝升降温慢,且茶叶加工的操作难度高,对电力要求高,由于整体外壳为木料所制耐用程度差,使用成本高。其次是手工茶叶加工柴火灶,包括砖砌成的外体、炉膛及炒锅;该设备虽然成本低,但是需要人员无时无刻的控制柴火的放入,才能控制温度,稍有不慎便导致茶叶的损毁,增加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手工茶燃气自控温式炒茶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手工茶燃气自控温式炒茶机,包括炒茶机架、整机底座、支撑柱、炉具支撑座、隔热板、炉具、烟管、炒茶锅、配电箱、储气罐、第一输气管、第二输气管、探头及探头线,所述支撑柱一端与整机底座连接,另一端与炉具支撑座连接,所述炒茶机架设置于炉具支撑座上端,所述炒茶机架与炉具支撑座焊接,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工茶燃气自控温式炒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炒茶机架(1)、整机底座(2)、支撑柱(3)、炉具支撑座(4)、隔热板(5)、炉具(6)、烟管(7)、炒茶锅(8)、配电箱(9)、储气罐(10)、第一输气管(11)、第二输气管(12)、探头(13)及探头线(14),所述支撑柱(3)一端与整机底座(2)连接,另一端与炉具支撑座(4)连接,所述炒茶机架(1)设置于炉具支撑座(4)上端,所述炒茶机架(1)与炉具支撑座(4)焊接,所述隔热板(5)安装于炒茶机架(1)内的炉具支撑座(4)上端,所述炉具(6)安装于隔热板(5)上端,所述炒茶锅(8)设置于炒茶机架(1)上端,所述烟管(7)及配电箱(9)分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工茶燃气自控温式炒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炒茶机架(1)、整机底座(2)、支撑柱(3)、炉具支撑座(4)、隔热板(5)、炉具(6)、烟管(7)、炒茶锅(8)、配电箱(9)、储气罐(10)、第一输气管(11)、第二输气管(12)、探头(13)及探头线(14),所述支撑柱(3)一端与整机底座(2)连接,另一端与炉具支撑座(4)连接,所述炒茶机架(1)设置于炉具支撑座(4)上端,所述炒茶机架(1)与炉具支撑座(4)焊接,所述隔热板(5)安装于炒茶机架(1)内的炉具支撑座(4)上端,所述炉具(6)安装于隔热板(5)上端,所述炒茶锅(8)设置于炒茶机架(1)上端,所述烟管(7)及配电箱(9)分别设置于炒茶机架(1)一侧,所述储气罐(10)设置于配电箱(9)侧面,所述探头(13)安装于烟管(7)上,所述配电箱(9)内设置有控制器(91)、电磁阀(92)及温控器(93),所述第一输气管(11)一端与储气罐(10)连接,另一端与电磁阀(92)连接,所述第二输气管(12)一端与电磁阀(92)连接,另一端与炉具(6)连接,所述探头线(14)一端与温控器(93)连接,另一端与探头(13)连接,所述电磁阀(92)及温控器(93)分别与控制器(91)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朝见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区块黔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