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能量转换功能的集积化驱动模块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48658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0 13:22
一种具有能量转换功能的集积化驱动模块包括一图案化导电线路层、一集积化电磁感应组件层、一第二介电层、一内埋组件以及一导电组件。集积化电磁感应组件层设置于图案化导电线路层上,且其包括多个导电线圈层、多个导电连接组件以及一第一介电层。这些导电线圈层相互堆栈设置,且这些导电连接组件分别电性连接于各导电线圈层之间,以及对应的导电线圈层与图案化导电线路层之间。第一介电层包覆这些导电线圈层及这些导电连接组件。第二介电层形成于图案化导电线路层上,并包覆图案化导电线路层。内埋组件和导电组件均设置于第二介电层内,内埋组件与图案化导电线路层电性连接。导电组件一端与图案化导电线路层电性连接,另一端面暴露于第二介电层。

Integrated driving module with energy conversion function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能量转换功能的集积化驱动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驱动模块及其制造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能量转换功能的集积化驱动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交网站的盛行与智能型手机的相机功能越来越强大,人们越来越倚重利用智能型手机的相机来拍照与录像,越来越多原本用于传统相机及录像机的技术导入手机相机之中。为了克服手机夜拍与摄影容易手抖模糊的问题,中高阶手机内建防手震功能越来越普遍。其中一种防手震的技术是光学防手震(OpticalImageStabilization,OIS),是利用内置的镜片(Lens-ShiftOpticalImageStabilization)或感光组件(Senor-ShiftOpticalImageStabilization)来对相机水平或上下的动作来逆向修正,可以用于照相及摄影的防手震上。光学防手震的优点是可靠性较高且不会牺牲影像的分辨率,效果比电子防手震好,但缺点成本较贵、镜头机身没办法做很薄且有边缘解析力下降的问题。上述光学防手震功能通过一磁驱动装置所达成,其设置于一镜头模块与一影像感测组件之间。请参照图1A与图1B所示,以说明现有的一种磁驱动装置10。其中,图1A显示磁驱动装置10的剖视图,而图1B显示图1A的磁驱动装置10的爆炸图。磁驱动装置10具有一支撑架11、一软性电路板12、一第一黏着层13、一霍尔传感器(Hallsensor)14、一软性线圈板15、一第二黏着层16以及一导电连接组件17。软性电路板12由软性的绝缘层121以及线路层(circuitlayer)122所组成。软性电路板12通过第一黏着层13而固着于支撑架11上。由于软性电路板12具有可挠性,因此其两侧可往下折而固着于支撑架11的侧面111。霍尔传感器14通过导电连接组件17而电性连接于软性电路板12的线路层122的连接焊垫。其中,导电连接组件17为焊锡(solder)。软性线圈板15具有多个线圈151,软性线圈板15通过第二黏着层16而固着于软性电路板12的绝缘层121,并且通过导电连接组件17而使软性线圈板15的连接焊垫152电性连接于软性电路板12的线路层122的连接焊垫。承上所述,现有的磁驱动装置10由多个组件组装而成,其至少包括支撑架11、软性电路板12、霍尔传感器14以及软性线圈板15。各个组件皆是由独立的制造商生产,最后由组装厂将各组件整合装配而成。据此所得的磁驱动装置至少具有下列缺点:(1)这些组件分别由不同的制造商所生产,意味着各个组件的尺寸、厚度皆会受到限制,无法有效的降低,致使整体厚度将达到800微米;(2)组件的数量较多,且必须使用人工操作组装,因此产品精度较不足,且会影响良率;(3)承前二点,则将会导致成本难以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目的提供一种具有能量转换功能的集积化驱动模块及其制造方法,其整合半导体工艺,而将驱动模块集积化,进而可降低整体尺寸及厚度。本专利技术的一目的提供一种具有能量转换功能的集积化驱动模块及其制造方法,其能够提高整体的结合精度,且可提高生产良率。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具有能量转换功能的集积化驱动模块,其包括一图案化导电线路层、一集积化电磁感应组件层、一第二介电层、一内埋组件以及一导电组件。图案化导电线路层具有相对设置的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集积化电磁感应组件层设置于该图案化导电线路层的该第一表面上。另外,该集积化电磁感应组件层还包括多个导电线圈层、多个导电连接组件以及一第一介电层。这些导电线圈层相互堆栈设置。这些导电连接组件分别电性连接于各导电线圈层之间,以及对应的该导电线圈层与该图案化导电线路层之间。第一介电层包覆这些导电线圈层及这些导电连接组件。第二介电层形成于该图案化导电线路层的该第二表面,并包覆该图案化导电线路层。内埋组件设置于该第二介电层内,并与该图案化导电线路层的该第二表面电性连接。导电组件设置于该第二介电层内,其一端与该图案化导电线路层的该第二表面电性连接,而其另一端面暴露于该第二介电层。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其中该导电组件为导电柱。另外,这些导电连接组件亦可分别为导电柱。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其中内埋组件为霍尔感测组件。另外,内埋组件还可以为半导体封装组件,或为晶粒(die)。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其中该集积化电磁感应组件层构成一平板线圈。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其中该第一介电层的材质为铸模化合物。另外,第二介电层的材质亦可为铸模化合物。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其中集积化驱动模块设置于影像撷取模块或马达控制模块。另外,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具有能量转换功能的集积化驱动模块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步骤一提供一载板。步骤二形成一具有一第一介电层、多个导电线圈层及多个导电连接组件的集积化电磁感应组件层于该载板的一表面。步骤三形成一图案化导电线路层于该集积化电磁感应组件层上,并且通过导电连接组件让彼此电性连接。步骤四设置一内埋组件于该图案化导电线路层上。步骤五设置一导电组件于该图案化导电线路层上。步骤六形成一第二介电层,并且包覆该内埋组件及该导电组件,可选择性地研磨第二介电层的上表面,以暴露出导电组件的一端面。步骤七移除该载板,以形成多个集积化驱动模块。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其中,形成该集积化电磁感应组件层还包括下列子步骤。子步骤一于该载板的一表面上形成一第一子介电层。子步骤二形成一第一导电线圈层于该第一子介电层的一表面。子步骤三形成一第二子介电层覆盖该第一导电线圈层及该第一子介电层,并暴露部分的该第一导电线圈层。子步骤四形成一第一导电连接组件于暴露的该第一导电线圈层上。子步骤五形成一第二导电线圈层于该第二子介电层及该第一导电连接组件上。子步骤六形成一第三子介电层覆盖该第二子介电层及该第二导电线圈层。子步骤七则选择性地重复上述步骤。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集积化驱动模块的制造方法还包括形成至少一开孔,以暴露部分的该图案化导电线路层。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集积化驱动模块的制造方法还包括切割这些集积化驱动模块,以形成个别的集积化驱动模块。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其中该载板具有至少一对位标靶,各工艺步骤执行之前,还包括依据该对位标靶进行对位。承上所述,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具有能量转换功能的集积化驱动模块及其制造方法,除了内埋组件之外,其余皆通过半导体工艺所形成,包括集积化电磁感应组件、图案化导电线路层以及导电组件等等。据此,可以减少人工组装的工序,而可提高生产良率,且可使得驱动模块为一体成型,进而可降低整体尺寸及厚度,另外,还可通过半导体工艺有效提高产品精度。附图说明图1A显示现有一种磁驱动装置的剖视示意图。图1B显示图1A的磁驱动装置的爆炸示意图。图2显示依据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具有能量转换功能的集积化驱动模块的剖视示意图。图3显示依据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具有能量转换功能的集积化驱动模块的另一实施态样的剖视示意图。图4A至图4J显示配合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具有能量转换功能的集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能量转换功能的集积化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其包括:/n一图案化导电线路层,具有相对设置的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n一集积化电磁感应组件层,设置于该图案化导电线路层的该第一表面上,该集积化电磁感应组件层包括:/n多个导电线圈层,相互堆栈设置;/n多个导电连接组件,分别电性连接于各导电线圈层之间,以及对应的该导电线圈层与该图案化导电线路层之间;及/n一第一介电层,包覆这些导电线圈层及这些导电连接组件;/n一第二介电层,形成于该图案化导电线路层的该第二表面,并包覆该图案化导电线路层;/n一内埋组件,设置于该第二介电层内,并与该图案化导电线路层的该第二表面电性连接;以及/n一导电组件,设置于该第二介电层内,其一端与该图案化导电线路层的该第二表面电性连接,而其另一端面暴露于该第二介电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能量转换功能的集积化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图案化导电线路层,具有相对设置的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
一集积化电磁感应组件层,设置于该图案化导电线路层的该第一表面上,该集积化电磁感应组件层包括:
多个导电线圈层,相互堆栈设置;
多个导电连接组件,分别电性连接于各导电线圈层之间,以及对应的该导电线圈层与该图案化导电线路层之间;及
一第一介电层,包覆这些导电线圈层及这些导电连接组件;
一第二介电层,形成于该图案化导电线路层的该第二表面,并包覆该图案化导电线路层;
一内埋组件,设置于该第二介电层内,并与该图案化导电线路层的该第二表面电性连接;以及
一导电组件,设置于该第二介电层内,其一端与该图案化导电线路层的该第二表面电性连接,而其另一端面暴露于该第二介电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积化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导电组件及/或这些导电连接组件分别为一导电柱。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积化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内埋组件为一霍尔感测组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积化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内埋组件为一半导体封装组件或为一晶粒。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积化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集积化电磁感应组件层构成一平板线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积化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介电层及/或该第二介电层的材质分别为一铸模化合物。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积化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其设置于一影像撷取模块或一马达控制模块。


8.一种具有能量转换功能的集积化驱动模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提供一载板;
形成一具有一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文宏陈宗岳
申请(专利权)人:凤凰先驱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开曼群岛;KY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